城市 病
2009-09-14文韬远望
文 韬 远 望
前言:
城市,是人类城邦文明的代表。它曾经承载早期人类社区化、组织化生活的功能,随着近代工、№革命的步伐,城市更像一部巨大的抽水机,张开大口积聚着海量资源,体量逐渐膨大。大,成了判断城市发展的唯一标杆,超级大城市的多少成为现代化的指标。然而,追求硕大无朋的“摊大饼”模式塑造的城市,在暴雨等自然灾害面前,人们一次又一次无奈地看到大水漫街,交通瘫痪、行路艰难。城市的最原始的秩序化生活功能退化、萎缩。
我们引为自豪的现代都市为何成了如此脆弱的“孤岛”?是什么击中了在城市化道路上高歌猛进的人们的软肋?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闭着眼睛让天方夜谭的神毯带你飞到一个陌生的国度”,睁开眼后,你将如何分辨这是个发达国家,还是个所谓的发展中国家?她说: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飘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所以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得出真面目来。
我们应该佩服龙应台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因为现实中,她的这段话正在成为一条道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破绽的谶语。
大雨掀开城市软肋
2009年6月30日,27年来最猛的6月大暴雨袭击江城武汉,在短短24小时内,武汉降雨量超过147毫米,是自1982年以来6月份最大的日降雨量,在历史同期排第三位。由于雨势太急,排水管网来不及抽排,全市较严重渍水处多达260多处,很多主要干道被积水淹没,车辆在水中行驶犹如行舟,城市交通出现六小时的全城大拥堵,一度近乎瘫痪。
2009年7月5日,广西柳州,流经柳州市区的柳江河出现20年来罕见的洪峰,超警戒水位7.14米,沿江两岸成为一片泽国,江边楼房被汪洋大水包围,一层已经被完全淹没,市民只能借助舟楫出入其中。汹涌的河水夹杂着上游漂浮下来的杂物猛烈地冲击着市区的跨江桥梁,为确保该市文惠桥安全,三十辆满载石头的重型卡车开上桥压重。这些卡车装满石头后,每辆重达二十六吨,开上桥后能增加桥梁垂直重力,以此来抵御洪水对桥梁的冲击。
不仅仅对于上述城市,许多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的中国城市都有同样的雨水漫城的尴尬记忆。
2008年6月,在中国北方,正在为奥运会紧张备战的北京,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阵脚。6月13日,入夏以来最大的一场雨骤降北京,降水量最大达到126毫米,雨水汹涌地灌进地铁5号线地下售票大厅,地铁公司被迫拉闸断电,地铁5号线南段因此封闭停运,中关村附近的知春路地铁最深积水更是达到2.5米,汪洋一片。首都机场95%进出港航班因此延误,60架航班备降周边地区。奥运之城接受了一次猝不及防的“洗礼”。
在中国南方,2008年6月3日,暴雨突袭广州城区,强降雨造成广州20多条主要路段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出现堵塞。大暴雨也导致市区多个“锅底”地区出现排水不畅和水浸情况,暴雨扰得不少市民拿出家中锅碗瓢勺,和积水作斗争。“水浸街”成了这座南方城市一年几度的“必修课”……
在中国的大西南,2008年7月1日晚间至2日清晨,暴雨突袭昆明,113 6毫米的短时降水量使著名春城一夜变“水城”:交通瘫痪、机场封闭、200余名学生中考被延误……同以往一样,每逢暴雨,昆明总是难逃“内涝”噩运。在网络论坛上,网友们纷纷发泄着不满:“市区一夜变‘泽国、低洼地段已是‘海洋。”“昆明到底想成为宜居城市还是‘鱼居城市?!”……
而翻开建国之后中国一些城市的防洪历史,也不难发现倾城军民与水患拼死相搏的案例。
如今,在靓丽现代的汉口江滩,似乎洪水已经从武汉市民的记忆中淡去,只有矗立在江滩上的防汛纪念碑,时刻提醒着人们,洪水曾经肆虐过这个城市。
1954年夏,武汉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洪水袭击。7月21日,武汉关水位达到1931年的最高水位28.28米;8月3日,武汉关的水位突破了29米,超过堤防一米多高,市区完全依靠临时筑成的子堤挡水,全市堤防险象环生。
那年,从6月27日到10月初,武汉全城军民都在进行着一场和洪水反复拉锯的搏斗,长江大堤成了一道与洪魔较量的战场。近百目的苦苦鏖战,防汛战士们先后在堤上抢救了两千多次较大险情,其中八次是形将溃口的大险。据后来统计,用在堤上的土方,可以在北京和武汉之间筑成两道半宽高各一公尺的长堤:用于防浪的木材能绕武汉市75圈。可见当时抗争状况之惊心动魄。
城市安居的功能定位和大水漫街的现实形成巨大错位,貌似健康、现代的城市化进程背后,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功能软肋被无情地揭开,一个个病态的城市还原了某些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场大雨,正是大自然劈头盖脸的冲刷,才“浇”会了我们怎么去反思某些繁华世界背后的真相。
温馨提示暴雨天气如何安全行车
专家提醒车主们,以后遇到暴雨导致车辆涉水应该先想办法自救,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以保证把车辆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涉水行驶一定要慢:驾驶者涉水行车时一定要慢,如果激起水进入进气管,会导致发动机熄火,且还可能因此引发一系列机器损坏等问题。
二、车辆进水后熄火停车:如果水上涨速度快,达到一定高度时(过机器盖),驾驶者最好选择在水中主动熄火,而不是让水涌进发动机后被迫熄火。这样虽然车辆也会进水,但是不会因在行驶中进水冲撞气门而导致发动机等配件损坏。等到水退去后,只需让车内水排净或是做简单处理,车辆即可照常行驶。
三、车辆水中熄火后不要再打火:如果强行再打火,极易造成发动机损坏。发动机如损坏通常需要大修,维修换件费用相当可观。
城市的华丽“面子”与破旧的“里子”
昆明市防汛办综合处处长王明书介绍,6月至8月是昆明雨季,极易引起内涝,而薄弱的防洪基础设施“难辞其咎”,淹水点80%以上管网已经沿用数十年甚至近百年,年久失修,在短时强暴雨的袭击之下实在不堪重负。
昆明市排水设施管理公司总经理马跃基总结的原因有三一一、城市排水能力、排水管网建设和布局都有局限。二、主城区的排水系统仍是雨污合流,一个管道承担两个功能,雨水、污水都要排,河道也是两个功能并用,但日益狭窄老迈的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时必然沿着管网倒灌。三、昆明多数河道存在“瓶颈”,行洪能力偏低。
对于去年的暴雨淹城,北京市政有关负责人也自揭病因:排水设施不完善,管网配套建设滞后,城区原有排水管网很多都是解放前设计的,超期服役现象严重,排放能力不够,排水标准较低。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排水量已远远超过管线的原
有设计能力。
也许这位负责人没有意识到,他的这段反思触及了一个远超出排水和北京范围的关键问题——防灾减灾能力落后于经济发展能力,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主要羁绊。
近二三十年来,世界许多城市规模急剧扩张,有些城市人口增加了上百倍。相形之下,城市自身功能却显出了种种老态、疲态、病态。
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现代城市地面上的建设花费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花费应该基本上是相匹配的。地上建设得越繁华,地下支撑起这种繁华的投入就越大。而一个城市水患频频发生表明,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在欠账。
矗立于水泥地面上的高楼可以直冲云霄,而设于地下的排水系统往往却“小家子气”,特别是植于城市人心中的防灾上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意识恒久性匮乏。这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倒挂现象”是全国不少城市的通病。
而且,一些城市水患频发的地区,是建成没有多少年的新城区,才一二十年就变得滞后,这表明这些地方的市政设施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
此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对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地下室、地下停车场、下穿式立交通道大量修建。地下设施(如地下商场、地下交通网)的增加,减弱了城市整体对暴雨沥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易使灾情加重,暴雨洪涝灾害的次生影响也在不断加重。
城市的软肋越多,也就越脆弱。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配套设施完善跟进,既重视“面子”,也重视“里子”,这并不是两难的选择。城市规划建设不能忽略防灾功能,一个现代的城市,要能经受自然灾害的考验,才能给市民安全感。
“多头”纠结的利益链条
如果深究,昆明防洪排涝体系薄弱的背后,是“多头管理”的沉疴。目前昆明市排水管网约2000公里,其中昆明排水公司负责的仅400多公里;排水设施这同一本“账”竟有7个市、区级的“管家”来管,防洪指导、工程建设、行政执法等等职能分属不同部门,各部门交叉管理、分工不明。记者调查中,涉及管网管理的滇管局、排水公司、区水务局都在互相推诿、彼此埋怨,而负责审批管网建设的昆明市规划局局长周峰越说,审批的前置环节由建设局把关,与规划没什么关系;市建设局的答复更干脆:这是滇管局的责任……
同时,这些管网设施不配套,管径标高不统一。
济南7.18泉城之殇
2007年7月18日,一场3小时的暴雨,竟罕见地使济南的中心城区成了泽国。由于当时正好是下班交通高峰期,暴雨导致济南市交通出现严重瘫痪,上千辆私家车和公交车被水淹熄火,缺乏排洪通道的雨水在市区中心聚集,道路几成河流,路上的积水达到半米多深,整个城市濒临瘫痪状态。有位-1记号的网友目击者在博客中记下了当时的见闻,“整个路上跟洪流一样,旁边一辆富康,开始没咋地,一会儿水就没到大灯了,又过了三分钟,水淹到玻璃,又过了五分钟,水直接上到前挡顶上了。电冰箱和摩托车被大水冲得呼呼地跑,可怕啊!”
在济南市中心繁华的银座地下超市,由于附近的护城河突然倒灌,汹涌的河水涌入超市,整个超市被齐腰深的水所淹没,不到半个小时,这个济南中心地带最大最繁华的标志性商场,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箱。水线一直淹没到超市正门上方的牌匾处,从路面向下看,这个下沉式广场成了一个池塘。一位亲历者日后在博客中回忆起当时亲历的场景,“当时水流速度特快,一分钟水就没了脚踝,再一会儿就到了腰,后来到了胸口,个子矮的人只能踮着脚尖相互搀扶着走。这个时候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商品,还有人民币、衣服等等,有个顾客捞到一件很贵重的貂皮大衣,想扛着带走,但最终因为衣服浸水后太重而放弃,停车场里的车都漂了起来,有的还撞到了一起。更恐怖的是商场里的水进到一定程度时就断电了,当时一片漆黑,大家只能摸索着前进……”,这一场景让人联想起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一些人涉水逃出超市之后,感叹说“活着真好!”
当天,有多名市民被道路上的急流冲倒,最终冲进不同的泄洪沟或河流。目击者证实,市中心的大明湖和北面的小清河内捞起多具尸体。
事后,根据济南市民政局公布的数字,暴雨共致34人死亡,6人失踪,171人受伤。这一天成为济南城市历史上黑暗的一天。“先建的小区管道直径80厘米,后开发的小区只铺设了直径60厘米的管道——先建小区的水漫过来,新小区60厘米管道怎么排?”王明书说。
王明书认为,当前水务一体化改革已迫在眉睫,所有涉水行业都应由一个部门管理,以便于协作、提高效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其他城市理应借鉴。
他说,必须依法从源头上整治管网设计、建设的混乱状况。管网的规划、验收必须有排水、防汛部门参与,“按照我国防洪法规定,防汛排水建设,任何部门都要征求防汛部门的意见!但现在任何一个开发商来建小区,防汛部门根本不知道他的防洪排水设施怎么搞。这是有法不依!”
一位城市水利专家表示,作为城市规划部门,在审批地产项目时应该对管网排水设施严格把关,“但现实是,在开发商与政府部门种种利益纠葛下,规划审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其实很受‘歧视,你怎么指望它们能统一、高效、稳定地发挥排水防涝功能?”
不仅仅在一座城市内的排涝体系问题上出现如此问题,在城市分布如珠串一般的流域防洪排涝问题上也是如此。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珠江流域广西段的很多沿江城市,比如柳州、梧州等重镇基本没有防洪工程,即使有少量堤围,也只达到抵抗五至十年一遇洪水的水平。有专家称其为“不设防”。历史上往往是水来人走,水退人来。柳州开埠上千年来,水患始终不断,但因洪水伤亡之事并不多见。民间更是戏称之为人与洪水的“和谐相处”。当地民居也发展出一个颇为独特的现象,这里的人修房子都是修两三层,一层和上层分设两条电路,下面淹了上面照样可以过日子。很多家庭都自备有舟船,一遇洪水借此代步。
而正是这种不设防,客观上却有利于洪水外泄,在洪水期间减缓了下游广东的压力。
1995年5月8日,柳州市防洪工程河西堤破土动工。从这一天起,柳州对于洪水不设防的历史就此终结。
此后柳州虽遇多次水灾,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小于1994年和1996年,此即堤防之功。但另一方面,堤防也减少了河道两岸的滞蓄容积,迫使洪水归槽下泄,增加了下游的抗洪压力。
“大堤修建后,河道被牢牢固定,洪水无处泄洪,水位自然升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所副所长谭徐明说,“汛期内洪水每升高一公分,都将对堤防和下游加倍叠加压力,所谓‘头顶一盆水,指的就是大堤和水库的潜在危险”。
这一后果在此后的多次洪水中得到体现。柳州以上来水水量仅30年一遇,而柳州以下却达到超百年一遇,堤防建设致洪水归槽是原因之一。
专家分析,其弊一是堤防加剧了洪水归槽;二是堤防越高风险越大;三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全线筑堤
也未必是最合算的。
珠江水利委员会也证实,广西加高堤防之后,下游广东的一些地方也被迫提高了堤防标准。这被珠委水文局副总工程师姚章民称为“筑堤竞赛”。珠委担心,“受洪水归槽影响,部分下游河段可能陷入‘加高堤防、洪水位上升、再加高堤防的恶性循环。”
“作为防洪一线的堤防,中国的规模已是世界之最,今后再加高培厚已无太多余地”,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周魁一教授说,“现在哪个地方有钱,就自顾自地修了堤防,却不肯考虑流域的整体利益。水利工程应该通盘、综合考虑,否则,再坚固的工程也不是完全无害的”。
链接国内外“借雨”法不少
美国:就地滞洪蓄水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在芝加哥市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伦敦:用雨水冲厕所
以伦敦世纪圆顶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例,泰晤士河水公司为了研究不同规模的水循环方案,设计了英国2000年的展示建筑广一世纪圆顶示范工程。在该建筑物内每天回收500立方米水用以冲洗该建筑物内的厕所,其中100立方米为从屋顶收集的雨水。这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建筑物内的水循环设施。从面积相当于12个足球场大小的10万平方米的圆顶盖上收集来的雨水,经过24个专门设置的汇水斗进入地表水排放管中。
德国:放跑雨水要收费
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如位于柏林的一家公寓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改建扩建,居民人数迅速增加,屋顶面积仅有少量增加。通过采用新的卫生原则,并有效地同雨水收集相结合,实现了雨水的最大收集。从屋顶、周围街道、停车场和通道收集的雨水通过独立的雨水管道进入地下贮水池。经简单的处理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浇洒庭院。
德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如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
丹麦:用水22%靠天降
丹麦过去供水主要靠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含水层已被过度开采。为此,丹麦开始寻找可替代水源。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在7个月的降雨期,从屋顶收集的雨水量,就足以满足冲洗厕所的用水。而洗衣服的需水量仅4个月就可以满足。每年能从居民屋顶收集645万立方米的雨水,占居民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实际用水量的68%,占居民用水总量的22%。
日本:运动场也蓄水
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还将蓄洪池的雨水用做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市杂用水。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做运动场。近年来,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印度:集雨已见成效
2005年,被称为水资源领域“诺贝尔奖”的“斯德哥尔摩年度水奖”颁发给了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以表彰其成立25年来对于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何以获得此项殊荣?原来在过去的20多年里,该中心创造性地开发出一整套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沉淀和清洁的方法,通过在农村建造水池、池塘、人工湖泊等,积蓄雨水。不仅如此,该中心还针对很多城市地下水开采过度的现状,把古老的雨水储蓄技术也搬到了城市:通过在屋顶设置雨水采集箱、在地面设立雨水过滤箱等措施,把洁净的雨水导入地下水井,建立起一套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简易系统。
在印度一些大中城市,高架的立交桥在雨水收集中也派上了用场。市政部门在许多幅面比较宽的立交桥下修建了大型储水池。雨水充沛时会顺着立交桥两侧的排水沟直接流入到桥下的水池里。可别小看了这些雨水,它们基本上可以满足城市绿地的浇灌需求了。在一些大型广场、学校操场和机场等场所,一般也预先修建了宽约两尺、深一尺多的导流渠,将雨水导入附近的储水池内。
新加坡:建起“集水区”
受岛国地质条件限制,新加坡严禁开采地下水,以防止地面沉降,因而获取水资源的主要途径就是采集雨水。经过多年的实践,新加坡政府成功地采取了适合岛国特色的集水区计划,在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
目前,新加坡政府开源与节流双项并举,提出开发四大“国家水喉”计划,即天然降水、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正在向着实现水资源自力更生的目标努力,而其中适合岛国特色的集水区计划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
不会呼吸的城市土地
城市遇雨成灾,也和城市化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密切相关。一个地方城市化的进程,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是这个地方被日益“水泥化”的过程。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被人们称做“水泥森林”:寸土寸金,高昂的城市地价,使得城里的大多数空地都被开发成楼盘,裸露的地面大部分都“硬化”,绿地缺乏,这些使城市大部分地区成了“水泥板”,土壤原有的“水库”功能渐失,雨水渗透不进土壤,“库容”严重萎缩,有学者形象地称之为“城市地下荒漠化”。再加上排水管网的滞后,雨水往下走不了,于是在地表汇集成患。
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甘霖介绍,正常的土壤应该是“上虚下实”,这样有利土壤的水分下渗。而现在城市土壤由于机械压实、人为践踏和雨点打击地面,被压实的现象非常明显,这对土壤的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土壤表层压实使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数量降低,原有的“水库”功能渐失。一旦遇上暴雨,水不能快速进入土壤下层回灌地下水,城市内就容易形成洪涝。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内承纳水体不断减少,汇水面积却日益增加,排涝工程建设步伐又跟不上,这
就构成了城市内涝的硬伤。
从自然界角度来说,要想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就应该解决城市地面硬化带来的水难以渗透问题。因此更现实的做法是,选择不同的材料来铺设城市的地面,解决城市地面硬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尽量对各类地面采取非硬化铺设,这是一种既能避免城市在降大暴雨时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又能帮助城市利用雨水来补充地下水资源比较有效的人工补偿方法。典型的做法有,在城市的主要路面选用孔型砖加碎石来铺设,这样的地面不生杂草,但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由此看来,要解决城市积涝问题,尽管先进的排涝设备和检测系统必不可少,但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有计划地逐步改造城市地面硬化问题,让城市地面恢复呼吸功能,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而且还能使雨水渗透进地面,回灌到地下土层,形成良性的水循环系统。
拦住天赐之水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人们为缓解供水不足的矛盾而超采地下水,造成了市区地面大面积严重沉降。一项调查显示,天津市从1959~1997年的38年间累计最大沉降值为2.79米,而地面的沉降给深埋地下的排水、地下管道、泄洪等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了极大危害,深受“内伤”之苦并且超期“服役”的管网系统,让排涝能力减弱,内涝成灾风险加大。
而另一方面,近二三十年以来,由于我国城市人口的日益密集,高大建筑物不断增多,城市的有效植被不断减少,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大量热能和废气,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在雨季来临之际,城市地表温度极易飙高,加剧暖湿气流的抬升,从而客观上促使大暴雨的产生。天津市对1961~1998年5~10月的日降雨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后十年市区汛期雨量均大干近郊,平均增量为5%,且降雨强度明显大于郊区。降雨量及强度的增加,使城市更容易发生雨量的短时间积聚,内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与频度显著增加。
中国一方面是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很多城市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一方面是城市降水量将会相对增加,“水多成灾”。而现在城市降水的处理方面的理念还停留在有水尽快排走,减轻城市内涝压力的阶段,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雨水排走,白白浪费大量淡水资源。
雨水作为一种非传统水源,在我国曾被当做灾害加以防治,而依据先进国家的集约雨水经验,现在雨水已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的可用水资源之一。在日本,人们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消防、洗车、冲厕所、冷却用水,有的则经过处理后供居民饮用。善于经营的日本商人还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口雨水,赚取外汇。
如何拦住这“天赐”的水资源,补给城市的缺水短板,是建设集约型城市的一个新课题。
作为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08年郑州市开展了雨水积存和二次利用的试点工作,并实施地渗工程和绿化蓄水池工程建设。这意味着政府部门在对待雨水的思路上已经发生转变。
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教授胡良明曾对城市雨水利用做过专题研究。他说,郑州市年降雨量可供利用的在16亿立方米以上,价值48.8亿多元。如果利用得好,600余万郑州人,每人每年能从中受益800元,但目前仅能受益8元。也就是说,有99%的雨水没有被利用,相当于浪费了47.85亿元。
“郑州市的绿地面积越来越大,但灌溉却用的全是自来水或者地下水。实际上,如果绿地灌溉要节水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雨水,其他城市公共用水比如环卫、景观等也是如此。”胡教授说,“由于路面过度硬化,郑州市只有大约10%的雨水可以渗入地下。利用雨水灌溉绿地,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建设微型水利工程,如蓄水池、集雨水窖等,在汛期汇集雨水后,平时用来灌溉。郑州市年均降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全年的绿化用水需求。”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朱铁群教授,对集雨工程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说,每年7、8、9月份雨季集中的月份,先把雨水收集起来。雨季过后,等农田、绿地都需要用水时,储存的雨水就能派上用场。比如,可在小区一角修建地下水库,下雨时,楼顶、水泥地面上的雨水全部经集水管汇集,进入蓄水池,然后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完毕的水,可以用于小区植被灌溉、冲洗汽车、构建水景观、居民冲厕、消防设施等方面。
朱教授称,现有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实现雨水净化处理。如果不作为饮用水使用,净化工序并不复杂,净化雨水的成本也不是太高。
据专家介绍,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城市雨水利用还主要在缺水地区进行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只有个别城市和地区已进入工程实施和推广阶段,但技术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尽管如此,北京、天津等城市都相继开展了研究或应用,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汪洋”补牢的机会
追溯历史,城市规划起源于卫生防疫。100多年前,英国的城市规划是由卫生部主管的。当时为什么要编制城市规划?因为黑死病、伤寒等疾病的流行大多发生在大城市。伦敦发生黑死病时,起初人们乱丢猫狗尸体,结果加重了疫情。人们对城市灾害进行反思,才有了城市规划,通过预先规划来解决城市的下水道修建、垃圾堆放、城市布局和绿化带问题。
罗马、巴黎等欧洲著名城市,都是先建地下排污设施,再在上面建城市。那里的人们很早就知道城市自我保障功能的重要性。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邹时萌说,有些地方领导醉心于人人看得见的“形象工程”,轻视那些真正能够提高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因为这类项目一般都在地下,投入大,运营费用高,一般人看不见。“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请专家去搞规划只是做做样子。”他说。
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国伍教授认为,现在的局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难以治本,必须调整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他的观点是,要把城市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不能人为割裂各种功能。张国伍说,现在负责城市建设的部门很多,经常是各自为政,互不协调。修路的不管排水问题,排水的不管供电问题。各部门内部机构也不统一,只管自己眼前一段,极少考虑整体布局。“如果换成一个人,身体各部分这么不配套,他能站起来吗?”
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一个大中型城市的河道防汛最起码要按照不低于100年一遇的洪涝标准设防。但现在,很多城市的河道防汛标准或许连5年一遇都达不到。相反的,比如青岛,至今仍然使用着100多年前德国人的防洪排水系统而安然无恙,为什么老外就有超前的规划魄力而我们没有?一个城市的执政者应该具备勇气和智慧,规划时应有前瞻性,要舍得花大力气搞基本设施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排水问题。
除此之外,无论是加强河道整理、排涝站的建设,还是以大规模水体保障城市蓄水面积的规划,都应突出一个中心思想:要摆脱“治理跟不上涝灾”的困境,必须把内涝治理纳入环保总战略,树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其内在调节力、对曾遭破坏的环境重新修复的绿色发展观。
在自然界的蜂巢结构中,蜜蜂的数量成千上万只,集中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并不影响其生存繁殖,这是因为蜜蜂分泌出来的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能。这启示人们,只有将防灾意识贯彻到城市全部的规划、建设和制度中,城市机体才能保持健康和活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会越来越多,这对城乡减灾防灾能力是个严峻考验。城市只有具备科学的规划、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机制,防灾减灾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链接城市洪灾志
国内世界各国城市洪灾记载较多,种类也较多。
中国河南开封市因黄河多次决口,曾6次全城被淹。
武汉市在1870年、1931年被淹。
上海市在1949年7月遭强台风增水大部分被淹。
银川市在1955年、1961年、1970年因山洪带来较大灾害。
陕西安康城在1 983年因汉江上游洪水漫城造成重大损失。
国外
在美国,1844年圣路易斯市被密西西比河洪水所淹。雷克斯堡和休格两城在1976年6月5日因爱达荷州斯内克河支流的蒂顿坝溃决被摧毁。芝加哥城在1885年一次降雨150mm,全市被淹。
英国伦敦市在1953年2月因大西洋暴风,海水从泰晤士河口涌入,漫过堤防淹及市区,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
1883年9月27日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引起海啸,浪高达30m,印度尼西亚的马拉克市被摧毁。
专家视点
城市内涝是我国城市的“富贵病”——城市给排水系统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教授
周玉文
城市内涝,是我国城市的一种“富贵病”。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就像在摊大饼。原来的河流和湿地都没了,原来可以渗水的地面都变成不渗水的水泥地了。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就对突然发生的积水和交通瘫痪等不能容忍。
有人曾说,现代城市地面上的建设花费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花费应该基本上是等量的。地上建设得越繁华,地下支撑起这种繁华的投入就越大。我们现在地上和地下投入的差距很大!一个事实就是,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在欠账。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总的来看,我们城市建设的前瞻性还不够。
从公众的角度看,排水设计标准当然越高越好,下多大的雨都能够通畅地排掉。但建这么好的系统,资金哪里来昵?其实,我认为,就北京来说排水的标准不用设计得太高,天安门广场设计的标准是10年一遏的标准,但从来没有积过水,如果能科学地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再辅助以风险评估,排水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而且我们不能光想排,如果所有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都是10年,那么连接管道的下游河流就承受不住了,还要考虑利益上下游平衡的问题,同时考虑到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否则一个事情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国际上有很多好的应对城市内涝问题的办法,包括把公园、停车场、运动场等地设计得比其他地方低一点,暴雨时把水暂时存在这里,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交通,像挪威,市区修得不是很整齐,他们的做法是多在市区建设绿地,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进行雨水量平衡,实现防灾减灾的作用。一些国家还建设了一些暂时储水的调节池,等下完雨再进行二次排水。我们在实践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总是出现问题,它才受到关注,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这是被动的应对措施,结果也是被动的。
变害为利是城市水患治理之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所长
谢映霞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内涝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几率还是比较多,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城市内涝的发生率要低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亚洲的一些国家出现城市内涝,大家躲开避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在西方建设观念上,就认为这是很大的事故。
国外排水系统的建设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而发展,比我国早,他们非常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在雨水排涝方面理念比我们先进,建设标准高,系统完善,管理到位。调蓄是通常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例如德国汉堡等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的能力,消减洪水,大规模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另外德国绿化率非常高,减少了雨水径流。近些年来国外还运用一些生态方法改善雨水系统条件,如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状等。
我们现在采取的很多措施是和国外接轨的,例如可持续发展的雨水系统。怎么样能够保证设施可持续地利用,能够发挥作用,怎样使雨水还能够重复利用?内涝有害,但是要是做好了收集系统就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变害为利。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变害为利。
我在美国看到的城市抗洪
袁铁成
“公告——需立即播发。洪水警报。(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7月12日上午6时23分。国家气象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国家气象局已签发下列县(萨利文县)洪水警报:(该警报)直到东部时间周一上午10时(解除)。自今天早晨3时起,全县下了3到4英寸的骤雨。虽然现在全县降雨已经结束,但水流仍在产生洪水。紧急要求驾驶者回避低水路口。开车不要路过被洪水淹没的道路。”
记者这里援引的是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最新洪水警报。从美国当地时间7月11日晚上8时至12日6时23分,10个小时多时间内,该局至少已经发布了1 O次洪水警报。每次警报都是通报洪水最新情况,并提醒人们应该注意的事项。
这只是美国国家气象局成熟而完善的洪水警报系统的一个例证。
此前不久,记者从纽约赶到中西部的衣阿华州拉皮兹市时,正赶上龙卷风袭击该地区。记者走下飞机,看到当地最大报纸《公报》的头条新闻标题是“ShockintheTown”(《城市冲击》)。
那时正是龙卷风频频袭击该地区季节的开始。此后,《公报》一周内的头条新闻都是关于龙卷风以及由于龙卷风所引发的洪水。这是自1993年以来当地最严重的一次洪水。
记者沿着拉皮兹市的河边看到,虽然护城河水位涨到了1993年以来的最高点,有的地方也被整个淹没在水里,但整个城市依然井然有序。街道上没有积水,没有交通堵塞,没有人心惶惶,老百姓也没有什么抱怨。
在布有警戒线的护城河边,记者看到,虽有三三两两的人员在那里施工,不过都是一些加固措施,其整个城市的抗洪体系是健全的、畅通的、有效的。什么河段有什么泄洪或蓄洪的闸门,都标识得清清楚楚。有当地记者向本报记者介绍说,这些措施都是完备的,而且还有备用措施,一旦第一方案不能成功,还有第二方案。
当时,记者看到,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各种媒体把防洪、抗洪信息悉数告知公众。比如,我在拉皮兹市的第二周,正赶上好几场龙卷风带来的暴风雨。每次暴风雨来之前和来时,广播、电视都会及时发布类似本文开始的预警消息。有时,广播、电视会强行中断正常播出的节目而播放有关暴风雨的消息,告诉受众这次暴风雨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以及暴雨的强度等等。电视即使不中断正常节目,也会在电视画面的正上方打出很醒目的字幕,提醒观众关注暴风雨信息,或者干脆提醒观众把电视频道切换到“天气频道”。
当然,当地的防洪和抗洪设施均没有“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