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假设”在二语习得中的认知分析
2009-09-11张灿灿
张灿灿
摘要: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人们在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中存在只注意输入、忽视输出的片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假设具有注意,触发、假设验证、元语言和增强流利性的四大功能,提出了学习者和教师在二语习得中保证有效输出的举措。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二语习得的实践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二语习得:输出假设;功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4-0120-03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将母语习得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迅速发展起来,现在已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为活跃的一门学科。最初,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语言输入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其中,Krashon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osis)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理论。该假设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惟一途径。学习者通过情境理解这些语言输入,就能够自然地发展语言能力。语言输出并不是语言习得中的必要环节(Krashen 1994,1998),而只是语言能力发展导致的结果。学习者只要具备语言能力,迟早都会出现语言输出。“输入假设”将语言习得归功于语言输入,归功于对语言的理解,这未免过于片面(蒋祖康,1999)。到了20世纪8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开始对语言输出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其中,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是研究最成熟、影响最深远的一个理论。
二、输出假设的研究背景
1985年,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她认为,语言输入对于语言习得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却又是不够充分的。成功的第二外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对达到较高语言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
1假设提出的依据
该假设的提出是基于Swain多年来对“加拿大沉浸计划”的研究,向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在SLA中起主要作用”的观点提出挑战。“加拿大沉浸计划”的宗旨是通过整合语言教学和其他专业知识传授,使学习者取得学术和二语习得两方面的收获。这一计划在学习者听力理解、流利程度、语言功能、语言运用自信等语言开发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研究发现,即使参与该计划多年以后,学习者在目的语的语法,尤其在形态句法方面仍存在问题(Swain 1985)。Swain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学习者缺少语言输出机会,从事语言实践活动太少。基于这些观察,Swain得出如下结论:尽管“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习得来说很重要,但不足以充分开发学习者的二语精炼能力。要想提高中介语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也需要“可理解性输出”。总之,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认为,在某些状况下。通过允许学习者实践和扩展中介语的能力,输出能促进语言习得。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内部反馈可以意识到中介语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输出促进了句法处理和自我监测,抑或外部反馈,即输出诱发了交谈对象、老师等的反馈。这种认知可以促使学习者进一步明确交际需要,更加专注地搜索现有的知识或寻求相关的输入,以产生更好的替代用法。
2假设研究的现状
在国外,一些研究者已对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做了不少研究,如(swain 1985,1995,etc;Nobuyoshi and E1-lis 1993;Swain and Lapkin 1995;Izumi and Bigelow 2000;Izumi 2000,etc)。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暗示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输出是能够促进二语习得的。国内,对输出在语言习得中作用的讨论才起步(如赵平2000,尤其达2001,李红2002,赵培2004,郑银芳2005等),并出现了少量合乎规范的实证研究(如冯纪元和黄娇2004)。这说明,输出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迄今为止,这些研究还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第二外语教与学的需要。我们应立足语言能力的发展,深入分析输出的作用,为二语习得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三、输出假设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输出假设提出后,Swain(1993,1995,1998)修改过此假设并详细说明了可理解性输出可以从四个方面促进二语习得,即它有四种功能:注意/触发功能(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假设检验功能(Hypothesis Testing Function);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增强流利性功能(Fluency Func,tion)。
第一,注意/触发功能。语言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意识到自身语言的不足,以及对新信息的注意。输出要发挥作用,重要的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足够的认知资源来完成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注意。注意是学习者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将语言学习中的输入(mput)转化成吸收(,m.take)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Swain(1995:125.126)认为,学习者在进行表达时,他们会注意到,他们想要表达的与能够表达的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不知道的目标语知识。当学习者认识到自身语言问题时,他们会在以后的输入中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关注有关的语言特征,加强对这些相关输入信息的处理,这样就激活了有助于习得的内在认知过程,从而促进语言习得。ELIis(1995)也指出,应鼓励学习者去注意特殊形式表达意思时的差别,并理解在交际时如何运用这些形式去表达意思。学习者应注意运用所学的语法来输出句子。这不仅是对原有能力的一种补充,而且在有意识地扩展句子结构的同时,学习者会表现出语言创造能力。此过程诱发(trigger)或刺激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促进他们学习新语言知识或巩固现有的语言知识,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第二,假设检验功能。输出能对目的语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假设检验。二语学习被认为是—个对目标语不断做出假设并对此假设不断检验和修改的过程。所以,假设检验这一环节能够极大地促进语言学习。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有机会去尝试各种表达自己意图的方式,并能检验这些对目标语潜在的假设是否正确。而检验的前提是“互动和反馈”。这种互动可以是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之间,也可以是学习者和老师之间或学习者和同伴之间。得到对方的反馈对学习者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二语习
得者在笔头或口头表达中有错误,这表明他们对如何使用目的语持有假设。要检验这些假设,学习者需要进行口头或笔头表达。如果学习者不去检验假设,就不会随反馈修改输出。学习者在输出时不断地从语义或形态句法上修改自己的言语,就是对假设的不断检验。
第三,元语言功能。元语言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关于语言”的知识总和。即他们通过反思和分析语言所得到的关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及语言系统其他方面知识的雏形。
Swain认为,学习者在执行某种任务时,不仅会表明他们的假设,而且会用目的语来思考自己的输出。这种用语言来思考语言的元语言作用使学生控制或内化语言知识(swain。1995:132)。对元语言功能的研究表明,语言表达及用语言反思对语言习得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当学习者用英文表达意思时,不得不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这就使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从而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第四,增强流利性功能。输出能促进目的语的表达自动化,这就是流利性功能。Kccs de Bot指出,流利性就是从受控制的处理发展到自动化处理。增强流利性并非简单地加快说话速度,流利性是自动化处理的一个标志。当某种输入与某种输出形式之间有着一致的、规律的连接时,这种过程即成自动化。因此,输出与语法之间的一致的、规律的成功映射。即可导致处理的自动化,进而提高表达的流利性。
为了能运用现有语言知识流利地表达,学习者需要有输出机会运用这些知识。Swain的输出假设表明,在某种情况下,输出能通过学习者试用和扩展自己的中介语资源来促进语言习得。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内部反馈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问题。因为输出促进句法处理和自我监控,亦可通过外部反馈(如对话者或教师的反馈)意识到学习中需解决的问题和难点。总之,输出加速了语言的发展。
四、有效输出的启示
输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个积极成分。在二语习得的实践中,如何保证有效的输出,是所有学习者和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习者的角度。首先,在理论上,学习者要关注的是语言能力。学习者应当先检查语法规则正确与否,要确保语言形式的准确,要正确地选词。在实际运用语言时,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统一问题也不容忽视。还要关注语用方面。谈话过程中,会话双方应把话语的语境考虑在内,即会话的时间、空间参数以及相关的信念、背景知识、谈话意图等。在写作时,作者应根据输出的情景语境及读者的背景,选择适当的体裁。写作之前,应先分析交流双方的关系远近、亲密程度、历史、社会、文化、职业背景,这些都是达到有效地、高层次地输出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实践上,多说多写,熟能生巧。二语习得主要是通过模仿获得的。二语学习者应多创造听说练的机会,模仿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背诵精美的篇章,模写典范的文本。
教师的角度。首先,在外语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应付考试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意义协商、合作互动中执行教学任务。其次,在外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评估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输出项目,主要包括口头的说和书面的写。因为输出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输出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语言交际,而大部分语言学习者的输出能力(主要是说写)又是弱项。那么,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口头与笔头练习。另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观念,增强输出意识。许多外语教师本身用外语交际的意识就很淡薄,交际的能力不高,他们不会或者很少组织学生进行交际。因此,外语教师要注意增强自身的产出意识和产出能力,以引导学生增强产出意识,重视输出活动,提高输出能力。
五、结语
总之,输出为二语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语言和获得反馈的机会。输出能让学习者注意到自身的语言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重新评价自身中介语的能力;输出能让学习者使用外语思维,对外语的形式结构进行假设检验;输出能激发学习者从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处理转向以句法为基础的认知处理;输出能提高学习者二语的流利性。
当然,我们在肯定输出在二语习得中作用的同时并不是在否定输入在习得中的地位。输入和输出都是二语习得中不可缺失的环节。对输出作用的探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就理论而言,它有利于我们对第二语言习得机制和发展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就实践而言,二语习得的教与学如何顺应习得规律,使输出和输入充分发挥作用,以有利于每个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今后的二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积极运用输出假设理论,保证学习者语言习得的有效性。而对输出作用的进一步实践性研究仍将是我们今后二语习得研究工作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