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决策生态模型对高校职业辅导的启示
2009-09-11刘亚龙立荣
刘 亚 龙立荣
摘要:大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开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工作思路,东西方经济成熟水平和文化的差异,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个人心理特点,为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辅导;职业决策;生态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4-0093-04
当前高校职业辅导工作主要存在经验主义和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两种偏颇。经验主义是指完全没有理论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特别是匹配理论,表现为过度依赖基于匹配理论的各种职业测验,并直接根据测验分数进行职业辅导。这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西方职业理论提出的背景及适用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理解,更缺乏能够有效解释和理解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有效的职业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中国人心理特点,尝试阐述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生态模型构想,以期对改进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有所启示。
西方的职业决策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围绕职业决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归纳为5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5)关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研究。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早期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强调个人心理属性或特质与职业要求的匹配。以Holland理论为代表的匹配理论都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职业决策模型。
根据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基于决策者对自我的了解,对环境即工作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两者之间匹配关系的了解,其暗含的假设是:(1)自我是稳定的,并且当事人能够有效地认识自我;(2)职业或工作世界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有充分的信息途径获取工作世界的信息;(3)自我特征和职业工作所要求的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能够有效地了解这种关系。而事实上,我们更有理由相信:(1)自我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并且个体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对自我的了解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2)现代社会的工作职业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工作世界信息的途径是有限的;(3)工作世界的变化将导致工作所要求的与之匹配的个人属性的变化。因此,尽管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辅导领域,但该理论总体上是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其主要局限在于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从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适合与匹配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
总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作为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它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理想职业的目标,但忽略了人的发展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入的自我了解和对工作社会的了解。并且它所强调的能力和兴趣与职业属性的匹配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如人们有能力做的事情往往是没有价值感的,即缺乏兴趣的。
二、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在20世纪中期,职业发展理论和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对于帮助控制职业行为的认知变量和过程的关注越来越多。Gati等指出,职业生涯决策有如下特点:(1)存在必须做出决策的个体和有一个决策要做;(2)有几个备选项,决策者有某些方面的标准,可以用它们对比和评估各个选项来确定最适合的选项;(3)要在彼此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由于许多决策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和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职业决策是极其复杂的决策过程。
如果说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理想的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过程理论更关注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所有过程理论都是围绕个体的认知决策的微观机制展开的,阐述的是相对理想化的职业决策机制。都试图描述理性的职业决策过程和模式,但理论的多样化和概念的不统一本身表明,职业决策过程比预想的要复杂,现有的任何一种模型都只是从某一侧面对这一复杂的过程进行了相对合理的描述。各种过程理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是,决策过程极端地依赖决策者对价值的评估、概率的判断等等,而对于人生的决定来说这些正是最困难之所在。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决策就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过程。
三、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
早期围绕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主要是经验导向和问题导向的,主要集中在职业决策困难方面,即决策困难的类型和表现。职业决策困难,表示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个体在作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难题,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或运用一套作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龙立荣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这一研究取向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职业决策困难的检测工具和量表开发使用中,以及围绕这些量表结构和应用的研究中:CareerDecision Scale(CDS)(Osipow,1987)、Career Fac,tors Inventory(CFI)、Career Decision DifficultiesQuestionnaire(cDDQ)等。围绕决策困难的研究在西方理论界也未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由于这一思路的起点是经验和问题导向的,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服务于职业辅导的实践,即分拣和筛选出决策困难者和需要帮助者,以及了解决策困难者的具体状况。但这些工具的基本概念的中国适应性是值得注意的。
四、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如果说匹配理论是要回答“什么是一个好的职
业决策”,关注认知过程的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做一个好的决策”的话,那么价值观的研究就是要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目标是什么”。
西方关于职业价值观或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s,occupational values)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我国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复制性的研究或对国外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成分和结构没有一个一致的表述。金盛华(2005)认为,我国心理学领域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尚无稳定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很难互相验证。并且,被试在抽象的、非真实职业选择条件下对价值条目的取舍和判断,并不能够有效地预测在真实的职业选择时候的行为。这种抽象的价值判断更多反应的是应然层面而不是实然层面的状态,对于具体的职业决策没有必然的预测性。
五、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构想
当前国内职业辅导的困境是,一方面,西方对于职业决策有着丰富的理论阐述;另一方面,又缺少能恰当解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理论框架。从现实效果看,西方视角的理解对于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龙立荣(2006)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社会生态理论。试图根据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特点,描述和解释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规律,为大学生的择业决策及国家制定就业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其主要观点如下:(1)西方的择业理论过于注重择业者的职业自我属性,比较忽视职业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价值,与中国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差距太大,难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的择业行为;(2)择业决策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的职业自我属性外,外部提供的职业机会、外部就业机会的社会生态价值也是人们非常注重的优化匹配因素;(3)在整个职业匹配过程中,个人职业自我与组织环境和地区环境匹配度的预测力,大于与职业本身匹配的预测力;(4)人们看重组织环境是出于薪酬待遇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双重考虑,人们看重地区环境是突出地区经济、文化的长久回报价值。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什么是高处,从横向看,不同的职业声望等级也不同。高职业声望处于高处。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声望等级,因此有“孔雀东南飞”一说。北京、上海、东南沿海地区为高处。我国组织的类型不同,回报不同,组织也呈现出不同的声望等级。外资企业、政府、国家事业单位声望等级较高,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声望较低。从择业的角度看,这几个方面都与职业声望高低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因为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要素主要是收入、职业的权力、职业所需的教育、职业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等几个方面。
同时,一个人的职业心理属性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同一种职业个性适合的职业往往不是惟一的。只要这些职业需要的个人心理属性相差不大,个人胜任就不会有困难。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者将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生态模型构想归纳如下:
第一,多数大学生在职业决策时缺乏对自我职业特征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由于职业决策是一个时间紧迫且须在极其有限的职业选项中迅速决策的过程,因此决策过程是一个基于一些明显的特征因子的启发式的决策过程。这些启发因子主要包括地域、行业、高薪、兴趣、能力等。
第二,大学生在现实的职业决策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生态因子(如地域、行业等),然后才考虑个人因子(如兴趣、能力),生态因子在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具有优先性。
第三,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的过程是先根据地域、行业等生态因子预先排除掉多数选项,保留那些在地域、行业等生态因子上可以接受的选项,并在此范围内进行比较和选择。
第四,由于就业活动中供需双方选择的双向性,当就业失败时,即在地域、行业等生态因子上可以接受范围内没有能够成功就业,多数大学生宁肯待业也不愿意重新选择那些在地域、行业上被排除的单位和工作。
第五,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全过程贯穿着自我说服和说服重要他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过程。自我说服和说服重要他人的理由就是决策启发因子。说服因子的力度和优先顺序同样遵循先生态因子后个人因子的规则。
各因子的层级关系如表1所示:
中国人用“出息”和“前途”来评价年轻人的人生选择和道路,强调大的方向的正确,而不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中国人(包括家长和学生)考虑更多的不是当下的单位、具体的岗位与能力兴趣的匹配性问题,而是关心这个城市、这个行业、这个组织有没有前途和发展性,然后才作出是否进入这个单位和组织的决定。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兴趣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者说在抉择时它们都不是首要的考量因子。“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明,中国人在考虑职业选择问题时遵循先大后小、先整体后细节的顺序。方向是本,具体工作的匹配性是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表达的就是在具体工作不满意时的调整机制,也体现出人上人、出人头地的目标指向。
这种群体性的方向一致的倾向加上中国地域、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宏观环境,就造成了大中城市、好的行业、高声望职位供不应求,而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低社会声望的职位无人问津的结构性失衡。
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实际职业选择中注重地域、行业等生态因素的文化渊源及时代背景,首先承认其存在的现实性和合理性,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试图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西方的职业理论在中国运用时的文化差异,不能够脱离宏观的生态因子,仅仅照搬西方的匹配理论而首先去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等微观的个人因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合理解释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的观念和行为的基础上,克服当前高校职业辅导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简单依赖职业测验分数的片面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