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邱财康:50年后的“钢铁英雄”

2009-09-10

老同志之友 2009年16期
关键词:汪先生右腿

紫 凌

50多年前全身近九成皮肤被烧伤,如今80多岁依然身体硬朗

“邱财康,为了钢,受了伤……”1958年夏,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首儿歌。这年5月26日深夜,身为上钢三厂转炉炉长的邱财康被钢水大面积烧伤。在瑞金医院的治疗过程中,他忍受了治疗上的极大痛苦,配合医生闯过死亡关,创造了当时医疗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奇迹。他坚韧的生命力与乐观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人。

1928年,邱财康出生在上海崇明,22岁时被招进了钢厂。1958年5月26日夜里11点,行车吊运时,在空中,主扣松了,10吨半1300摄氏度的铁水掉下来……按照当时医学水平,包括美国烧伤学科权威伊方思的理论,无论从烧伤面积还是从烧伤深度,他都难以生存。

邱财康受伤的消息,刊登在上海和全国报纸上,《人民日报》刊文向全社会呼吁,献血、献肤,一定要救活邱财康。

邱财康顽强生存到44天,巴金以万字篇幅,在《人民文学》刊登报道: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话剧舞台上,著名演员孙道临,以“共产主义凯歌”的名义,饰演邱财康……最终,中国医生和邱财康共同创造的世界医学奇迹轰动全球。

1960年8月,邱财康经过一年多治疗,出院返家与妻儿团聚。然而,他感到了身体残缺带来的不便:一阵风把身后的房门带上了,右手仅剩的三根手指却捏不住钥匙、打不开门;由于植皮的缘故,右腿比左腿短一厘米,走路无法两条腿交替行进,只能右腿一直在前,左腿慢慢拖在后面。邱财康形容自己当时的情形说:“那情景,像个滑稽可笑的玩具人。”

他一心惦着回厂上班,而克服这些基本困难是第一步。他从最基本的技能开始练习。门锁开不了,先练开抽屉锁—几十天下来,手指头磨破、出血了,锁能打开了;学两条腿交

替走路,一开始右腿关节、踝部韧带如同撕裂般疼痛,每天咬牙坚持两三个小时,十几天后他居然能一口气走上几百米。4个月后,邱财康双腿走路功能恢复了。

1961年3月,告别炼钢炉已经两年多的邱财康重新回到上钢三厂,担任安全检查员,直到退休。

如今,邱财康的大名依然深藏在经历过上世纪“火红年代”的人们的记忆里。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似乎消失了,不再被人们所提起。

几年前的一天,卢湾区打浦桥路街道大同居委的汪先生得知社区新迁来一户家庭,户主叫邱财康,他不禁微微一愣:邱财康,好熟悉的名字……握住邱财康只有3个手指的右掌,看到对方依然铁塔般地挺立着,汪先生好不激动。

从1956年到2003年,邱财康在浦东的上钢新村住了近50年。他的住处搬过好几次,从上钢一村到上钢三村,但始终离上海第三钢铁厂很近。

他住过的周家渡,如今成为世博会举办地,不久前,他欣然出席迎世博500天的晚会。两位老邻居上台,与他相约:2010年世博会再见。邱财康回答:好的,一定。主持人问及当年,他回答:国家需要钢,当时全国只有93名炉长,我是其中之一,“我要活,要继续炼钢”。

他一身伤疤,左臂膀重残,只有右膀可以活动,属二级残废。他笑道:我被抽过筋剥过皮,七死八活,身上前后输入别人3万多CC的鲜血,什么味道都品尝过。

九死一生的他由于注重锻炼,科学养生,所以至今容光焕发,声音洪亮,行走敏捷。从1998年完全退休回家,邱财康每天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他还爱好旅游,每年都要出去一两次。

邱家的客厅里、阳台上摆放着巴西木、大花惠兰、虎刺、蝴蝶兰、吊兰等花木。他称,当年在疗养院曾向花匠请教过育花经,并由此爱上种花。

他还非常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主张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无鳞鱼。“早吃生姜,晚吃萝卜”,“天天红枣,郎中不找,一天三枣长生不老”成了他的口头禅。芝麻、荞麦、小麦、小米、玉米等杂粮也是邱财康的最爱。

他每天睡觉不超过6小时,为此他还自编了一套老年人起床前的必做操,即先活动脚趾、脚背,翻翻身,若干分钟后再慢慢起身。邱财康还有早上掂起脚尖行走数分钟的好习惯,他说人老脚先衰,这可以锻炼脚劲,避免摔跤……

经历过风风雨雨,邱财康生活得有滋有味。

猜你喜欢

汪先生右腿
停车挡道影响他人出行,要负法律责任吗
寻踪汪曾祺
汪曾祺:老头很“抠”
多出来的礼金
开平区中学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右腿工作特征的研究
面试
温暖而无边无际的包围
三步强壮你的双膝
“光”字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