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考文言虚词辨析题综述
2009-09-10田春林
田春林
一、试题综述
在2009年高考中,共有9套试卷直接对文言虚词进行了设题考查,而在这9套试卷中,共考查了考纲规定的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12个:以(6次),其(5次),而(5次),之(4次),乃(4次),为(3次),于(2次),因(2次),所(2次),焉(1次),与(1次),者(1次)。
从题型来看,2009年考查文言虚词的方式基本与往年一致,要求考生对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进行比较。从所给的句子来看,多数是采用给出4组8个例句(其中8个例句有全部出自高考文言阅读材料的,也有阅读材料、中学语文教材同时出现的),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
二、方法指导
正确辨析文言虚词,不仅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识记其意义、用法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其意义和用法的本领。具体说来
(一)根据虚词词义代入推断。一个虚词往往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它的义项又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虚词所处的语境,将虚词词义带入语境,再结合行文逻辑就可准确锁定具体的词义。
例如:2009年北京卷第7题,要求从四组语句中,选出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A选项中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源自经典课文《鸿门宴》,其中的“因”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就”;将此带入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再结合上下文,叔孙通投靠项王后,对其死心塌地,汉王战败西逃,叔孙通于是也跟着去了汉地,发现逻辑上也很通顺,因此基本可以确定选A项。
(二)根据常见搭配进行比较。有的虚词经常与别的虚词或词语相配合,有比较固定的用法,也有比较固定的意思,所以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推断它们的用法。如“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
例如:2009年安徽卷第5题要求从四组句子中,选择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C项中的两个句子(“乐其无已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和句末的“乎”搭配一致,基本可以判定两者为同一用法,即表反问语气。
(三)根据语法结构进行界定。一般说来,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和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语气。在进行界定时,我们可以有两个依据:一是句子的对称关系,一般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是词语在句中所作的成分,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如:2009年浙江卷第18题B项中的两个句子(①轻死生而重于画②不患贫而患不安)就可以依据结构特点进行准确推断:“轻死生”与“重于画”句式相同、句意相对,因此这里的“而”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同理可推知二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
(四)根据句中标志进行确认。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判断句的“者”“也”“乃”,被动句的“见”“于”“为所”,宾语前置的“之”“是”,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抓住这些标志,就容易把握其意义和用法,辨析和翻译时要加以利用。
例如:2009年北京卷第7题D项中的两个句子(①度吾所能行为之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中第二个“所”和前面的“为”构成表示被动的“为……所”结构,而第一句中的“所”显然与之不同。
三、备考建议
(一)抓住教材是根本。近两年文言文虚词的拟题,虽然文言阅读材料是课外的,但所考的知识点却都在课内,即题目在课外,答案却在课内。所以,夯实课本文言基础知识是解答好虚词题目的基本前提。笔者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梳理,总结出了可供集中复习文言虚词的重点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太宗十思疏》《触龙说赵太后》《劝学》《过秦论》《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师说》《六国论》《游褒禅院山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归去来兮辞》《赤壁赋》《项脊轩志》《齐桓晋文之事》《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报任安书》等等。
(二)识记用法是关键。对文言虚词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本,所以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含文言虚词的句子,要做好文言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的归纳和整理,集中比较,系统掌握。因此,有必要对考纲列出的18个虚词的用法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最好结合课文实例,分“词、词类、意义、例句”几项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系统,加深记忆,不要照搬复习资料上的归纳。
(三)重视“遗忘”是重点。2009年有“何、乎、且、若、也、则”6个虚词没有出现,所以,它们以及出现频率略低的文言虚词应成为2010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另外,高频率出现的虚词仍然值得注意,比如“以”2007年出现了10次,而在2008年出现了7次。
(四)积累技巧是捷径。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应遵循以下解题步骤:首先从词性上进行分析筛选,若给出的4组比较项,只有惟一的一组是词性不相同(或相同),其余3组词性都相同(或不同),只要能认准其在教材中的意义和用法,再结合以上所列的四种推断技巧,答案很容易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