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成就课堂实验教学中精彩的预设与生成
2009-09-09郑上鑫
郑上鑫
一、对“错误”实验教学的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做的“饿猫开迷笼”的经典实验中的小猫,通过不断尝试、犯错,最终学会了开启笼门,那么,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能够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而最终学到正确的知识呢?是的,“尝试错误”教学法正是基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建立起来的。
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可以说它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完人,问题是怎样来对待这些错误。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错误与不足,教师要充分利用,对学生进行再激发,使其再尝试,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认知方式,从而在犯错、知错、改错的良性反应下构建新知识、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发现错误,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习得更牢固的真知。
课堂教学中,一个“失败”的实验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冲击是不可低估的。一个与学生原有认知不同的情况出现必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反映给大脑,自然而然就产生很多的疑问。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所做的预设不妨从“错误”的实验这个方面人手,通过颠覆学生的原有认识,在学生脑海里深刻新的知识要点,从而高效达成教学目的。尝试错误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是一个过程,是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为学习的同化、顺应、平衡过程所作的学习心理准备。毕竟,经历过冲突或不平衡更能使重构的知识结构更牢固与深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多设疑,多让学生发言,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是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是完全可以设计失败的实验,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和实验,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探究策略,合作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在讨论和解决问题中,教师只需扮演好“指导者”、“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好的探究环境,搭建解决问题的阶梯,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获得想要的知识。成功的实验能带来知识,同样一个“错误”的实验也可以给学生以启迪,而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教师直接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所不可能达到的。
二、对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理解
何谓预设与生成?通俗地说,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产物。生成,则是计划外的产物,指教师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因学情发生变化,而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采取适当调整措施后产生的意外的有益的教学结果。如学生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新的问题、独辟蹊径的正确回答,或教师在应对意外学情产生新的有效的教学思考与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实验的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选择学科内容中适当的探究点,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状况,不管有没有准备,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教师充分的准备是完成教学的第一保证。
三、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几种形式
1引导出错
先来看看这位教师是怎么给学生设“陷阱”,让学生出错的,从而为师生间的质疑问难、动态互动和实验深层的突破提供了余地和机会。
教学片段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先不强调实验用量)
教师:请同学回忆苯与液溴的反应,推测苯酚与浓溴水能否反应,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在苯酚中加入浓溴水。)
教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实验现象描述出来。
学生:由于每组的操作用量都不尽相同,有的还能看到白色沉淀,有的什么现象都没有。
教师:为什么有些组有白色沉淀,有些没有明显现象呢?请两组现象不同的同学代表来讲一下刚才的操作。
由于事先没有明确的量,学生在操作上很盲目,小心的同学慢慢地加,不注意的同学以为越多越好,却什么现象都没有。
学生:实验量一定要控制好,苯酚不能太多。
教师:完成化学实验不是量多就好,有些实验量多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大块的钠扔到水里)。这种白色的沉淀是什么呢?
学生:是2,4,6一三溴苯酚。
教师:演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及板演方程式,追问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取代反应。
教师:苯酚太多会如何?提醒生成的2,4,6一三溴苯酚为有机物。
学生:分析得出2,4,6一三溴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
教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很好的控制量的关系,并能更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学生:先加浓溴水,再加苯酚。
教师:很好,我们来试一下。
学生:学生完成实验后,还是有同学说自己没有看到沉淀。
教师:那你是怎么加的苯酚,是不是一下子把一滴管加进去了?
学生:是。
教师:你看你又贪心了吧。
学生:笑。
教师由逆向思维出发作为知识的切入点,通过暴露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信心。
2预先设错
课堂上,学生往往都是跟着教师走,总是认为教师讲的都是真理,思维的活跃程度受制于教师,被动接受知识,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预设错误的情境、现象引起的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解剖,发现错误的原因,并能够加以改正。
教学片段教师演示: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盐酸作待测液,酚酞作指示剂,氢氧化钠为标准液。
教师:边做边讲,告诉学生眼睛观察的位置,滴定的方法以及流速的控制。结果自己一不小心滴过了头。过程中出错怎么办?
学生:重做!
教师:这个实验重做吗?
学生:重做。
教师:那可要花很长的时间准备,看来这节课是很难完成这个实验了。有没有办法补救呢?这时学生就很有兴趣,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能不能反滴回来呢?
教师:我们试一下好吗?
完成实验,发现确实是可行的,学生非常高兴,再请学生解释原理。
后来笔者在另外两个班分别试了两种教学方式:一个很完美地做完实验;另一个用第一个班的方法完成。结果发现实验中出差错的班级学生对中和滴定操作的印象明显深刻,并且也能利用这个办法解决问题,不出差错的班级学生反而没有这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