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讲解
2009-09-09朱明铁
朱明铁
目前,对话教学成为主流的教学理念,而传统的讲解则遭到了极大的冷遇,似乎成了对话的“大忌”。有人认为只要一提讲解,那就不是对话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对对话教学的错误解读,是对讲解的错误定位。实际上,讲解和对话是不矛盾的。
一、对讲解的新定位
讲解,是“教师用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讲解不仅是传统的,也是今天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
讲解法之始初是对私塾式的死读的一次革命,其产生最初就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经过历代的沿用与发展,似乎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胡适就曾主张把讲解和预习、讨论、质疑等方式结合起来,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刘半农亦提出讲解应着重“艰深之字义”、“费解之典故”、“古奥之文字”等。
事实上,讲解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古板、那样不通情理。而在高呼“对话”教学的今天,把讲解看成是“满堂灌”或讲解即“压抑学生自由”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讲解作为一种普遍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授,强化学生认知
教师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学习进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2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点、难点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讲解中强调重点,科学点拨,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于难点,教师精练生动的讲解往往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
3有利于教师传达感情,加强学生与课文的沟通,发挥文本的育人功能
讲解中,教师依据文本内容表达的主题思想,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可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涵养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以使他们和谐地发展。
二、对话教学需要讲解
对话教学,是一种时下主流的理念,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尤其作为一线教师更要认真探究这一理念的真实内核,把握它的实质要求,切实把对话落到实处。
“对话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方法,不是一种模式。”即对话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追求。所以,现在提倡的是理念的对话教学,而非形式上的“对话”。对话需要达到双方心灵、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而非仅仅有声语言的交际。理解这一点,是使对话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
讲解则不同,它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基本的讲授方法。讲解和对话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讲解是方法,对话是理念或目的,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恰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手段用得好,可以更好地达到目的;没有了手段,目的又何以达成?所以,讲解与对话相辅相成。对话的实现,离不开讲解法的实施。
就阅读教学而言,尤其需要教师的讲解。而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出现或者说是流行的教师不讲或少讲,而主要由学生来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做法,是否科学呢?长期这样下去,“阅读对话”就会滑向读者的独白,而“教学对话”由于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也会失落“知识构建”的原本意义。“讲解是作为一种‘中介语言增进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它在解构知识内容,建立经验知识与新知识的课题联系、点化认知误区、分析教学材料原理等方面,不可或缺地成为学生认知的依据和范例”。
对话并不排斥讲解,反而需要讲解。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说:“‘对话与否,不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交谈式的教学,也未必产生有意义的‘对话。”所以,要实现对话教学,还必须借助于有效的讲解。
三、对话教学中应该如何讲解
1要把握讲解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这是保证讲解质量的首要条件。教师对事实的描述、描绘,或对概念、规律的解释、论证,都必须确实可靠,正确无误,而且要挖掘教材内在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受到思想教育,从而逐渐使学生与文本所内蕴的美好情感品质沟通,涵养自己的精神和心灵。
(2)讲解要有启发性。这是讲解成败的关键。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设疑、激疑、释疑,并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话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养成。但这不是仅仅依靠学生自己就可以的,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点化。创造始于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其健康发展。
(3)讲解要注意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这是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只有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教师才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方法或进度,以保证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4)讲解要注意语言的精练。课堂时间非常宝贵,讲解的语言如果过于罗嗦既浪费了时间,又不利于学生把握重点、核心。所以,教师在平时要注意不断锤炼自己的讲课语言。
(5)抓住重点内容精讲,而不面面俱到。对于学生已经熟悉的内容或非常简单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否则又陷入了“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的泥淖。
2要把握讲解的时机
(1)关键之处。讲解决不是要面面俱到,而应着眼于关键之处。对一篇课文来说,关键之处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的关节点,讲解重点,对学生有效把握文本、提高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拿哲学上的话来说,就是要抓主要矛盾。难点,即超出学生当前认识、理解水平或范围的内容,是学生接受和理解的难点。比如,有的课文蕴含非常深刻,缺乏一定文化历史知识及生活经验积淀的学生难以透彻领悟,而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难点,从而对文本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有思维价值处。许多课文都是经典之作,其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甚至人物的一个细微的心理变化,都包涵着作者的匠心。教师针对这些地方适当讲解,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锤炼的追求,对人物感情的体验,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有些课文中,作者反复运用同一个字眼或词语就值得仔细品味。
(3)看似矛盾处。当学生遇到自己经验之外的事情或与原来的经验不能建立联系而产生疑惑且经过思考仍不能解决时,需要教师的讲解。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产生心灵感悟和情感共鸣,实现和文本真正对话。比如《背影》中描写父亲对待橘子的两个动作,表面看是矛盾的。“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里描写了父亲对橘子的小心翼翼,担心橘子会被碰伤。后来,又写到“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这两个动作看似矛盾,实则合情合理,蕴含了父亲对“我”的那份深沉的爱。适当讲解点拨此处,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总之,在对话教学流行的今天,讲解绝不能被遗忘。对话是一种理念,讲解是一种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讲解,为着对话,走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