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2009-09-09张艳芬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故宫课外阅读笔者

张艳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所以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许多误区和行为偏差。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加强阅读教学的吸引力、综合性和时效性呢?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使学生明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问自答。在阅读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自己讨论、自己动脑动手可以解决的,鼓励他们自问自答。并对表现优秀的同学大力赞扬,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益处和乐趣。

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因为考虑到有的同学到过故宫,针对他们爱表现的个性,上课伊始笔者就问:“今天我们要参观故宫,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当一次导游啊?”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我去过!”笔者找了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参观的路线,并让其他同学记住名称,有的同学还积极提问,气氛很热烈。等他们自问自答完了,笔者表扬了这位同学介绍得清楚。然后顺势引导:“那故宫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呢?每个地方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我们看课文里的详细介绍。”结果这节课阅读效果非常好。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文章所包含的信息方法。以小说为例,在讲小说之前。先教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从人物、情节、环境等人手,比较人物性格及描写方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怎样安排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有什么特点。记叙、说明、议论各类文体的文章都要给学生总结一些方法和规律,这样,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再拿到一篇文章时,就会懂得从哪里人手,阅读质量就会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也就是说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为此,在阅读中渗透写作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获取作文语言,以写作促进阅读,可以使学生阅读面得以拓展。读写有机结合,同步进行,学生不但可以深刻领会课文所用的写作手法,又能真正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从而避免学生只会在课堂上笼统地接受课文中设计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而不会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如《荷塘月色》一文,描写细腻、富于情致,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尤其是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是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的很好的范文。讲读时选准一个训练点,可重点研读一个精彩片断,写作一个语言片断。追求“一课一得”的效果。这样做既不喧宾夺主,又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写作整篇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素质。

在课外阅读方面,笔者指导学生结合阅读写读书笔记,办手抄报,定期交流:要求学生从自己平时的阅读材料中积累精彩片断、妙句,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每人每月办一份手抄报,并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分工,进行组版、设计。每逢月底展出,让同学们观看,分享成功的喜悦。这一活动让同学们的整体素质大有提高,也更增加了阅读的兴趣,更有利于阅读教学。

总之,阅读技巧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笔者做得还不够,但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阅读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故宫课外阅读笔者
老师,别走……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雪中故宫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