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09-09-09李秋琼
李秋琼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语文中央施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从美育的重要性出发,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切实性粗浅探讨,重点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实施途径
一、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高尚,在思想情感方面,得以健康发展。
美育,要追溯到很早的时代,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对美育的任务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孔子将“乐”列为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教)中的一种,并对其中社会功能作过详细的分析。稍后荀子也强调,艺术具有“美人”、“美俗”即培养人才,移风易俗的作用。十八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美学家席勒第一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系统地阐述了美育问题,并把美育看着是培养新人和变革社会的有力手段。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主张通过美育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纯洁的习惯。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教育家对美育的高度重视。
二、在语文中实施美育的切实性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及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诸多方面。它蕴涵丰富的美育资源,有着得天独厚、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教师传授语文知识和过程也就包含着美育任务的完成。比如,在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时,教师通过字、词、句、篇等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字形的匀称,字音的圆润,字义的丰富,词汇的准确、细腻,句子结构的严密、精辟等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融在语文教学中,缺少了美育蕴涵的语文教学是不完全的语文教学。
从目前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较差,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不能正确的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少中学生面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或迷惘不知所措,或无动于衷,或人云亦云。因此,我们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就是在向学生普及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要的是将美学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去,从而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语文中实施美育的途径
1、寓教于趣,在视听中感受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创造一定的审美情景来渲染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景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变作品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让学生“触景生情”。
语文《荷塘月色》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缕缕清香以及心怀淡淡的的哀愁和喜悦独步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优美的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荷花图,在选择《春江花月夜》予以配读,其乐曲优美的旋律及表现出来的幽雅静谧的意境深深的陶冶着学生,这样的气氛,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段时,再引导学生依次找出荷塘的景物:月光淡淡,“似笼罩轻纱的梦”;荷叶田田,似裙裾飘展;荷花朵朵,那绽开的如明星闪烁,那含苞的似少女羞涩:荷香缕缕,若断若续,仿佛歌声飘远;微风吹叶,犹如闪电传递过去:流水脉脉,好像情意绵绵,更见风致盎然。让学生置身在荷塘的景色之中,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像作者那样“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充分感到这段文字的独特的美。作者怎样描述荷塘的呢?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不但写景有序,同时还应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叠音字等多种修辞手法,让他们品味到语言美,作者为什么把荷塘写的如此之美呢?原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现了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不愿意同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感情,让学生进一步体味到作者的情操美。像这样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去品位,消化,经过一番耳濡目染之后,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的收益都是比较大的。
2、寓教于乐,在对比中鉴赏美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学得有味才能乐在其中,有味才能迎刃而上,怎样才能学得有味呢?根据心理学研究,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失去平衡,这就产生了求知欲,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这么产生的。比如在《祝福》分析祥林嫂形象时,有位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让祥林嫂反复叨念‘我真傻呢?”这一问问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原以为“我真傻”是句大白话,产生了“已经明白”、“没什么学头”的心理和错觉,这一问,把他们的注意力“牵”了过来,他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不能立即回答,因而翻书阅读,思考探求,通过学习、讨论学生明白了祥林嫂只看到了自然界的狼吃掉了阿毛,却没有看到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狼正在吞噬着她,这样就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她的迫害。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世上的事物以其自然的形态陈列于人们的面前,对于事物的观察,既要看到他们的共同性,又要看出细微的差别:不同事物相比,可以比出本质区别,也可以比出某些相近或相通的复杂性来。同是散文,刘白羽的文笔热情奔放,杨朔的笔调清新隽永,秦牧的笔触哲理深邃等等,各自展示出雄浑、豪放、旷达、飘逸、冲淡、含蓄、委婉、绮丽、浓艳、平素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风格情调美。同是写三峡,郦道元勾画出了“清荣峻茂”的景色,却笼上了“猿鸣三声泪沾巾”的凄清;而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写得豪迈激越,给人以积极向上,激流涌进的启示。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文章的情调也不一样。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看花是“花溅泪”,听鸟鸣是“鸟惊心”;而在安居成都草堂后,生活较安定,心情恬静,在《江畔独步寻花》中写到“黄四娘家花满跷,千朵万朵压枝底。流连戏蝶时是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全诗写出了花枝招展,蝶舞莺啼的春意盎然的景象。如此引导学生体察、辨别、琢磨,不仅可以让学生吸收作品中健康、积极的感情,抵制和摈弃消极颓废的感情,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鉴赏美的
能力。
3、寓教于疑,在感知中体验美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质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有位教育家说:“教师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愚公移山》,在讲到京城氏小孩“跳往助之”时,巧妙地问:
“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的爸爸肯让他去吗?”
(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加思索,七嘴八舌)
“他没有爸爸!”
“你们怎么知道的?”
“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钱梦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教师发问后,学生没有立即回答,因为从课文中看来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思索、读书、看课文注释,迅速扩散思维,从多种渠道思考问题,随之而来要“变通”课文和注释的内容,进行一系列推理:课文中“孀妻弱子”的“孀”——寡妇——死了丈夫的女人,对儿子来讲,就是死了爸爸,由于老师提问巧妙,学生自己就解决了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学习课文中似乎没有问题时,教师可采取揭疑式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如《赫耳墨斯雕像》是篇浅显易懂的寓言,学生一看,好像懂了,但是怎样深入一层领会这篇寓言的道理呢?教师可问:
①在商店里有那么多的雕像,赫尔墨斯为什么偏偏要问宙斯、赫拉和他自己的这几座雕像的价钱?
②赫尔墨斯三次问话的神态怎么样?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活动是什么?
③赫尔墨斯对自己雕像的估计与别人的回答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差距?
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琢磨,发掘其中蕴藏极深的内容,理解作者“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动力,不至于对那些看似明白的字、词、句一掠而过。学生议论后懂得,因为赫尔墨斯认为自己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所以觉得他的身价当然要比宙斯和赫拉的高贵,由此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4、寓教于情,在动静中领略美
在语文教学的美育中,感情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吸收知识转变能力、陶冶性灵、形成信念的终点。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是一根主线。那么,教师如何应用情感来感染学生呢?
(1)诱发感情。对于一篇文章,要研究一下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有兴趣、最能吸引他们,最能打通他们的思路,启发他们的心扉,诱发他们的感情,因为这是教学的突破口。学生的感情萌发了,对所学的课文就会孜孜以求,就能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例如,《背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父亲送别儿子的事情,表达了浓烈的父子之情,俗话说:“父子之情大如天。”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对父母的亲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当你们的父母来送别的时候,你们的感情是怎样的?你们对父母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一首诗,一席话,诱发了学生的离别愁绪,为在感情上接受作品中父子惜别深情作好了铺垫。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学生心灵的琴弦被老师拨动了。
(2)激发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情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用“动情”的语言“传达”的事,让字字句句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语)以感情之火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激发出学生那灼热的感情,使他们敢奋起来,震惊起来,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适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情感,与作者悲欢于共,休戚相关。洪镇涛老师教《最后一次演讲》,讲到“擂桌”处,不仅音量提高,一字一顿,而且和学生一起擂响了桌子,声音、表情一起到位,让人们感到了闻一多先生当时的激情和愤气。
为了激发感情,教师的语言必须包含着感情,使学生的感情和着作品的节拍起伏跳荡。
(3)触发共鸣。人们因某人某事的具体情景或具体的某一方面与自己的情景相同或相似,会产生感情的振动,进而引起与作品人物相类似的情感冲动,这种心理现象就叫共鸣,进行审美教育,要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之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一拍即合,感同身受,连类而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把真、善、美融化在心灵。
共鸣与情境、心境有关,因此渲染课堂气氛,创造与课文相适应的情境就尤为重要。人们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会产生特定的心境,萌生特定的感情,从而与作品的感情产生共鸣。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可在电脑屏幕上显示镶着黑纱的周总理的照片,学生的心境顿时就会沉重起来,接下来,教师可用语言把学生带到周总理逝世的日子里:“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六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高山在恸哭,大海在涌泪!周总理啊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哀悼您,八亿双眼睛都想看一看您,八亿颗心都在为您哭泣!您生前为人民鞠躬尽瘁,逝世后还把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可是万恶的‘四人帮竟不许人们到天安门悼念您,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激之情,声声呼唤着:周总理,你在哪里啊,在哪里!”……教师悲痛、愤激的感情牵动着学生们的心,他们的心早已随着诗句飞出课堂,跟着作者一起去寻找周总理的踪迹,飞越高山、大海、树林、边疆、祖国的心脏——北京…·这样师生都沉浸在炽热的感情中,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追思周总理对全国人民的关怀和爱抚,对周总理的爱,对“四人帮”的恨,都凝聚在学生那晶莹的泪花中,这样,学生的感情与作品的感情达到高度的共鸣,从而收到美育的效果。
5、寓教于境,在实践中创造美
意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境界。包括“意”和“境”。“意”指作家笔下的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所谓意境就是作家们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入境,即把学生带到作品的意境中,让他们看作家笔下的“境”,体会作者苦心经营的画面再现出来,而领会作品的内容。如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教师把学生带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境”中,展示了这样一幅图画:
看吧,那远处的群山都被披着通红的盛装!啊,原来那层层叠叠的枫林经霜之后,都变得绚丽娇艳,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近看哪,满江的秋水碧绿透明,江上船只竟发力争上游,激起一层层波浪;抬头看,澄澈清朗的水中,鱼儿盘旋游动,天倒影在水中,那鱼儿好像又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学生在这一幅清朗明丽的南国深秋图中,浮想联翩,领略诗“情”。作者把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蓬勃活跃,奋发自强,是为了赞扬党领导的蓬勃开展的工农运动,赞扬革命的大好形势,作者写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从景来说,有形、有声、有色,动静交融,远近交错,给人以美的享受:从情来说,激流涌进,蓬勃向上,哲理深邃,给人以美的陶冶。情、景结合,不是让人领略到诗中的意境美么?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