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及教学策略

2009-09-08林日章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事物作文

林日章

一、应从作文的内容入手。把注意力转向学生生活。功夫在平时,在课外

写文章就是写生活;从内容人手就是从生活人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中年级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高年级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这也就是说,小学作文的内容是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条件,让他们热爱生活,参与生活,注重感受生活的过程,明确写作就是写自己身边的事物,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遵循写作的客观规律。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关键在指导

小学生写作文必然要经历观察一思维—表达的过程,观察客观事物,获得感觉知觉,在头脑中生成表象;大脑凭借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就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和思想;把这种认知和思想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篇作文就完成了。因此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构成学生作文能力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三者同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方法。

(一)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增强观察意识,让他们热爱生活,自觉、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指导学生观察,明确观察对象、范围和要求。训练要有步骤,分层面循序渐进地进行。如指导观察静止的(静态)、相对静止的(静一动、动—静)、变化的事物;分层次、分阶段(局部一整体、整体一局部),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推理、概括和提炼;二是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了解某人、某物、某事的内在品质或规律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评价。教师在观察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多思、善思的习惯,掌握思维方法。教师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提炼能力。

(三)培养表达能力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真实感受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教师应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1在观察训练中,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如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做游戏。然后让学生写游戏过程,激励他们写自己喜欢的事物等。2让学生大胆写作,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告诉学生事物是怎样的就怎样写,要让学生明白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的特征、道理和规律,理通则文通,通理的过程就是观察认识的过程,了然于心,达之于口,就能得心应手,要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创造力,要尊重他们的自主精神。激励学生怎样看就怎样写,怎样想就怎样写,把文章写开、思路写活,笔头写顺,在写的过程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3从说到写训练表达。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循序渐进,逐步使学生学会规范使用书面语言。如低年级侧重写话训练,要求有内容,句子完整,语意连贯;中年级着重语段(片段)的训练,要求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格式正确;高年级着重篇的训练。审题、选材、组织、训练要逐步做到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语句通顺,用词准确。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阅读、生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教师可根据训练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范文,阅读经典文章。通过领悟模仿,使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习遣词造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到得之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并逐渐形成一种能力。对范文进行适当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养成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习惯。从观察人手,作文内容便有了源泉,但还必须使学生学会积累并养成积累的习惯,“厚积才能薄发”。对学生而言,写日记能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可积累写作素材,培养情操。让学生不管看到什么。只要觉得有趣,就记下来,内容可长可短,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即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因为写读书笔记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可以开拓眼界、积累知识和写作内容,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6注意评讲策略。评语要有激励性,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长处;要有指导性,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要有及时性;要有针对性,每次讲评都要有目的。不要面面俱到;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改和互改。

总之,作文教学要从内容人手,观察、思维、表达同步训练,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训练要循序渐进,目标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指导要及时,方法要得当,使学生逐步学会主动观察,自主思考。自如写作文。

(责编郝勋)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事物作文
美好的事物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奇妙事物用心看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