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2009-09-07王庆国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其专业属性,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软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构建“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业的平台的办法,并对其特点与做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学一体”;实践教学;学生实践与创新:平台
作者简介:王庆国(1969-),男,湖南郴州人,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主任,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金融投资与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8-0041-03
由于办学成本低、社会需求量大以及专业适应性强等原因,经管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学生比例最大的专业类别,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但是,源于其专业特点。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急待提高,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创新。而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开放的“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业平台,并通过“课内课外立体交叉、师生互动渗透式”的教学模式,来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环节。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在条件。内涵包括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外在条件包括教学的硬件建设等。其中,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实践教学创新的突破口。
由于其专业属性。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双重性,它既具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特征。正因为经管类专业的双重性,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既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又包括进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但从目前高职经管类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情况看来,存在着“软化”的特点,致使校内的实验室模拟实践和市场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经管类专业传统的校内实训实践教学的不足
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针对具体有形的产品,其实践教学所指对象、任务与过程、对结果的评价都是确定的,实践过程对不对。实践结果好不好是直观可控可测的。而经管类专业不同于工科专业,其实践教学存在“软化”的特点,即实践教学非市场约束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境的非真实性、实践教学项目的虚拟性、实践教学过程的弱可控性、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的非企业性。
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开展市场调研与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的调研或策划缺乏现实的市场基础,所进行的策划也因为没有具体的真实业务而缺乏市场约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不到市场预算的硬约束,过程的可控性差,策划的结果如何检验除了理论上的检验之外,也缺乏实际市场运作环节的校正;又如证券投资专业的投资咨询与经纪课程,因缺乏真实的客户与市场条件,而使学生没有真实的实践对象,进行的相关活动不能让学生有真实职业的感受,并且由于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多,整个教学与实践过程的监控也出现软化的情况。
(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的不足
由于企业与学校的属性的不同,两个主体追求的目标不同,其校企合作的行为也不相同,作为学校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的目的,也经常难以全面实现。
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宏观上,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双方在合作时的权责利难以界定清楚。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学校则以人才培养为目的,这两者虽有交合的地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不一致,并且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中。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但双方甚至包括学生在内的三方的权责利难以界定,会导致合作难以为断。
在中观上,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定不易与企业对接,校外实践教学与专业或课程结合不紧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的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对接存在问题,致使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会经常受限,比如时间方面,企业有生产或经营周期,它对学生实习的安排也有周期性,并且会出现一些外来因素的冲击,使其变动比较大,而学校的教学安排则是十分严谨的,不能随意更改,这就导致了直接的冲突。另外。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的不足,或者由于企业的业务的特殊性。比如企业业务的保密性、企业业务过程的安全性以及企业资源的有限性等原因,学生的实践教学或实习活动与专业或课程对接的程度不高,许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是做做简单的重复劳动,很难深入到具体的业务内部。
在微观上,学生校外实习的成本增加、效果难以保证,老师参与校外实践教学的程度不易把握。现在,由于就业难度增大,大量的学生涌进市场进行短期打工,或者进行相关的劳务活动,使企业具有很大的选择权,因此,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的成本增加,学生的相关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使学生缺乏市场化实习的动力。相对于工科专业来说,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安排很分散,这就导致校外实习的监管与督促的难度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实习的效果下降。
由于以上情况,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学校方对企业的资源不具有充分的调度与支配权,这就使学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构建“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业平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践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乃至形成真实的市场约束,从真实的工作任务与项目人手,强化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践的过程的可控性与结果的可测性。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必须使学校具有充分的实习资源的支配权,有利于安排我们的教学与实践活动。
(一)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业平台的构建
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构建开放的“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业平台,来开展实践教学及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所谓“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业平台,就是指以系部或专业的名义,通过有资质有能力的教师将企业的相关业务承接到校内,并以专业为单位按业务要求组织半虚拟的“公司”或“工作室”,由学生进行管理并从事相关的业务活动,“公司”或“工作室”完全采取真实企业的管理模式,所从事的业务按类别进行管理,所有业务,必须由教师进行指导。由学生完成,整个过程的业务活动的开展的风险与质量由教师把关,最终将业务结果交给企业。
目前,我们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已经建立了以下实践教学平台:(1)电子商务的“网赢工作室”、“智越工作室”,分别承担企业的网络销售业务、商务网站制作与维护业务,为中小企业的商务网络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与华泰证券合作建立了“华民理财工作室”,由学生组
织管理与工作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华泰证券长沙营业部的144名客户进行管理与服务,开展投资理财的咨询与经纪业务,进行投资教育工作,并配合金融机构进行理财市场调研、分析工作;(3)会计专业通过工商注册,正式成立了“长沙明正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由三个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老师发起,主要承接中小企业的代理记账业务、公司注册申请手续的申报、纳税申报等业务,所有业务都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最后由教师审核签字完成,再交给企业完成业务。这就解决了会计专业在实习过程中不可能直接为企业做账的难题;(4)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实习超市”,由学校提供200多平米的场地,并按正规超市的要求进行装修与设备购置,按超市运营管理设置管理组织。从学生中选出超市店长、各部门负责人。由学生分组承包不同经营品种的柜台,并进行小额投资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经营品种的选定的调研、进货、促销策划、经营核算等环节,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决策:(5)物流专业的“物流工作室”,与全国最大的快递公司顺丰物流合作,开展真实的物流活动;(6)国际贸易专业的“三维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组织学生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为进出口公司进行国外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提供调研信息,并为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提供网络营销工作。
(二)平台的特点
这种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1)以真实的企业或市场业务的基础,增加了对学生的市场约束性:(2)以工作任务与项目驱动的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可控性较好;(3)兼顾了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4)建立仿企业的制度与管理团队,让学生提前参与及体会企业管理;(5)以老师指导为前提,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基础,以课后活动为主要形式;(6)密切了校企联系,有效整合校企资源,解决经管类专业“课堂实训缺乏市场约束,企业实习缺乏系统学习指导”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第一,它体现在课堂的开放性,许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第二,教学资源的开放性,由原来的单纯由模拟软件提供的教学资源转向真实的企业和市场业务,体现了教学与市场接轨;第三,师生关系的开放性,由原来简单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公司同事关系,并在工作过程中,老师角色与学生角色淡化;第四,各实践教学平台的包容性,它可以将许多人才培养的内容包容进来,比如人的管理能力、市场观察与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也可以把其他学生活动容纳进来,比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教学教学与辅导场地的延伸等。
同时。“工学一体”的特点也在这种模式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平台把老师教学、学生动手实习实践、学生创业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的工学交替的要求。
(三)平台的管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平台。我们对平台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制定章程,确定管理办法,建立管理团队,设立相关部门;(2)寻找合作企业,联系对外业务,由系里统一对外签约;(3)依托各专业的创业与实践平台,开展专业竞赛活动,扩大影响;(4)每学期将各专业的部分课程实训活动纳入实践平台的日常业务中;(5)每月由实践平台的相关部门出具业务开展情况说明,每学期总结一次;(6)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当然,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完全凭这一个环节就可以完成,它应该是一个教学体系,因此,这种模式实施的前提就是要构建一个实践教学体系,让“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业平台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对接,才能全面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这就是“三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具体构架如下:
通过以上模型可以看出,“工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及创业平台是一个介于校内课堂实训及校外实习实训之间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主要完成人才“打磨”的培养过程。
(四)建设与管理实践创业平台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较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实践创业平台开展实践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对指导老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时间、经验、管理能力);(2)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实践平台的非完全的公司化运作,投入资金以及产生的利润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不能集中管理);(3)实践平台的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全部学生在平台中进行创业和实践,只能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4)因为参与各平台实践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变动(一年一换),致使平台的运行缺乏连续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5)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服务质量、违约、信用风险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学校层面从宏观上重视该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从制度上进行相应的规范。随着高校学生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高校商业活动已形成一种趋势,而如何引导学生的合理的商业活动,并将之融合起来。形成对教学及学习有利的实践资源,将是学校要日益关注的问题了:其次,由于该平台的建设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上的投入,应该考虑建立一种与其指导的业务相联系的激励机制,以保证该平台最大地释放其教学效应;最后,要拓宽与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实践平台的发展路径,在实力足够的情况下,允许相关实践平台进一步市场化。为教学与学生实践积累更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程敏,论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J],职业技术,2007(6)
[2]刘昌,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J],职教通讯,2007(4)
责任编辑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