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山湘女

2009-09-07本刊采编部

新西部 2009年8期
关键词:湖南省委参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本刊采编部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之一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忘却的群体,这是谱写在西部边疆的一曲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

1950年春,王震将军致信湖南省委第一书记黄克诚,提出在湖南招收女兵参加支援新疆建设的请求。此后四年间,先后有9000多名湖南籍女青年参军进疆,形成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伟大壮举。八千湘女的到来,使刚刚获得解放的新疆拥有了第一代女教师,女拖拉机手、女护士、女农业技术员……而更为重要的是,她们也成为戈壁荒原上第一代英雄母亲。

7月8日,本刊记者抵达新疆,在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先后找到了15位依然健在的湘女。一个个儿孙满堂的古稀老人,一桩桩刻骨铭心的如烟往事,将我们带入共和国建设初期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1950年7月,16岁的徐斌和姐姐一起,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军,成为进疆湘女的先头部队。做出参军决定的那一刻,她绝然不会想到,这一去就是异多变故乡的人生旅程。

1951年,张淑兰心怀梦想来到了千里之外。当护士,管孩子,参加劳动,年复一年的超负荷工作,使她的身体落下了严重的病根。她的家里摆放着不同时期的全家福,都是去照相馆照的,照片上的人物从两代到三代,一直到如今的四代同堂。

戴慶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代维语翻译,坚守民族工作岗位数十年,成为兵团不可或缺的维语“活字典”和为维族群众排忧解难的“玛伊诺尔”。她最早为八千湘女群体奔走呼号,先后给湖南省委写过15封信,终于迎来了家乡的慰问团。

“衡岳苍苍,湘水泱泱,吾人故土,耿耿难忘。胸怀祖国,建设新疆,饮天山水,食戈壁粮……”这首由一位湘籍女兵写下的诗句,表达了八千湘女对湖南和新疆两个故乡的深情。

2006年1月5日,一块重约120吨的青灰色“湘女石”,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黄田农场所在的天山峡谷,运抵湖南长沙。“湘女石”经雕塑后,被安放在湘江之滨的风景带上,成为永久的纪念。八千湘女,共和国不会忘记!

猜你喜欢

湖南省委参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反腐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张文雄立案侦查
英将领批年轻人不愿参军
黄关春 出任湖南省委常委 曾被记大过
毛泽东1961年春指导湖南省委走群众路线及其启示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