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三步曲”

2009-09-07丁祥干

体育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三步曲生命安全应急

张 俊 丁祥干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我们应通过专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以让他们学会生存,珍爱生命。而在所有的课程中,体育课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理所应当肩负起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重担。首先,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练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其次,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有更广阔的教学空间,更丰富的教学器材,更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才能较好地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呢?我们不妨通过“三步曲”来合理、有效地将应急知识、技能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一步:树立长期的危机意识

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在人生的道路上,诸如火灾、水灾、触电、爆炸等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但安逸平静的生活通常会使我们忘记了危险的存在,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我们可在体育课中通过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危机感。

如学生在学习单杠时,经常会发生脱杠的情况。我们可及时地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方法——_双手要握紧杠或降低动作的难度等,然后再拓展到生活实际中去(在乘车时,遇到紧急刹车时,要抓紧扶手)。还有在一些对抗性较大的项目如篮球等教学中,—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合理地使用技战术,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另—方面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有所准备。还有不少学生在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行冷水浴或温水浴,这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我们要及时地进行教育,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可结合实际,告诉学生老年人和高血压的人在沐浴时也要注意水温。

第二步;学会应急知识和技能

在许多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入学开始小孩就必须接受非常实用的应急教育与训练,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所以人们从很小就有逃生常识。在震惊全球的海啸灾难中,一个10岁的英国小姑娘因为懂得海啸方面的知识而挽救了100多位游客的生命。再有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在“5·12”地震中,该校23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就安全疏散到操场上。这得益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进行的紧急撤离练习。反观其他的学校却大都流于形式,常常是为应付E级的检查而进行的演习或笼统的宣讲,而忽视了贴近生活的自救常识和逃生技巧的传授,更缺乏富有实效的实战操练。

(一)体育与健康理论课

我们可利用理论课的时间,把体育保健知识与防灾自救结合起来,学习与急救有关的科学知识。首先,我们利用课本、网络和社会资源搜集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素材,然后做成课件在课上进行讲述和演示,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并掌握应急知识和方法。目前我们所做的课件有。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和治疗”、“女子防身术”等,在“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中,又包括了水灾、地震、雷电和台风等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救人方法。

(二)体育与健康实践课

1课堂常规部分

以队列队形练习为载体,要求学生养成块速集合、令行禁止的习惯,培养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正是我们自救的一种有效形式。

2准备和结束部分

教师根据课的需要,在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编排相应的体育游戏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感受不同的应急情景,学习相应的应急措施,掌握相应的应急技能。如在上双杠课时,可设鬣“水灾”的情景,不会游泳者要借助于体操垫、爬杆,爬绳和双杠等器材逃生。

3基本部分

良好的身体综合素质是应急自救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练习。通过田径、体操等项目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跑,跳、爬、支撑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全面提高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等方面的素质。

在学习一些运动强度,难度和对抗性较大的运动项目时,有意识地进行应急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与运用运动技能时学会“注意运动安全”,也就是说“用安全的方法去运动”、“如何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运动损伤的处理”等。如在单、双杠等器械体操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上杠练习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器械是否完好。是否晃动,器械下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体操垫,在没有掌握动作之前,一定要在老师或同学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出现意外时要抓紧器械。又如在对抗性很强的球类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擦伤、扭伤、骨折甚至是休克的情况,合理及时的应急处理会为积极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痛苦。

当然,安全教育不仅要有防水、防电、防火、防飓风等自然灾害类,还有防生化、防空等国防类,更有骨折、心肺复苏等伤病急救类,我们所学习的应急知识、技能和方法不能仅局限于一个方面,而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同时,学生既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者,又是传播者,通过他们将自己所学的应急知识技能传授给自己身边的亲戚、家人和朋友,以点带面,促进全员应急意识的提高。

第三步:加强应急心理的训练

事实上,不是所有具有危机意识和掌握应急知识、技能的人都能从容面对突发事件的。镇定、冷静的心态才是成功自救和互救的关键。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如果当事人不惊慌,大家就会意识清醒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2008年春运期间,恰逢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冰冻灾害,有数万人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如果不是志愿者们及时的心理疏导、沟通劝阻,那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对于拥挤的火车站,最直接的问题是信息的缺失,因为它会导致恐慌快速蔓延以及巨大的人流盲动,造成群死群伤的惨痛结果。再加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城市里的学生过着优裕便捷的生活,他们对大自然接触得很少,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差,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将游泳、定向运动、攀岩、远足及一些心理拓展练习等作为教学内容,让他们经受锻炼,培养他们的胆量、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大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临危不惧、沉着稳定的良好心理去面对灾难。

在自然灾害频发、偶发事件增多的今天,体育课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是摆在每个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要在新课程大旗的指引下,正确地走好生命安全教育的“三步曲”,真正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有备无患,化险为夷。

猜你喜欢

三步曲生命安全应急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高职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探究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准备好应急包
小学语文阅读“三步曲”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