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行政导向促进评价方式重心转移

2009-09-07陈晓鹏

体育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升学率竞技身体素质

陈晓鹏

杭州市教育局的一项新举措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教育局给其24所直属中学及各区,县(市)的中小学排了座次,排名的参照依据不是中高考成绩,不是升学率,而是学生体质检测结果。桐庐、江干、滨江的义务教育阶段抽测成绩在杭州各区、县(市)中名列前茅,源清中学、杭四中、杭九中是直属高中高三年级抽测成绩的前三甲,学生和家长向往不已的杭二中仅名列第八。

这项新举措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在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强化学校体育功能、完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从“行政引导”到“实践举措”工作方式的重心倾斜

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健康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举措。学生的健康水平一直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话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更加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健康第一”的理念最早是毛泽东写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的信中提出来的。早在1999年《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规定》中第五个问题就提到“健康第一”的问题:“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目前,就全国而言,中小学生的体力、耐力确实存在普遍下降的情况,让不少人为下一代的身体素质担心。时下在全国中小学推行的“阳光体育”活动等,都是党和政府在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做的积极努力,而这种指导性强、行政性不强的教育指令缺乏必要的约束力。杭州教育局的这一举措,让缺乏约束力的指令转化为一种评价方式,第一次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排名”的评价指标,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到了政治的高度,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落到了实处,将学生的健康水平与学校、教师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我们不仅看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认识的深化,对教育方向认知的觉醒,更看出了政府对增进学生健康的巨大决心,最主要的,是“大刀阔斧”地采取了举措,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务实化、有所作为。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发挥了行政导向作用,实现“考试第一”论向“健康第一论”的重心转移

素质教育就像一根指挥棒,正在全力推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据介绍,今年杭州市还将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重智轻体”的现象将有效得到扭转。不仅学生体质抽测成绩要排名,连续两年名次靠后的学校还要接受杭州市教育局专项督导。这一系列措施,给学校营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督促学校平时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和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高考率,学生的健康却没有人关注,形成“本末倒置”的尴尬局面,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教育畸形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杭州教育局的这一举措,发挥行政导向的功能,将关注健康这个个人行为,变成了政府参与的“官方意志”,政府导向必定带来舆论引导,将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评价学校行政领导绩效,考核教师成绩的重要指标,最终将形成价值取向,形成全社会关注健康的良好风气,所产生的辐射功能是不可估量的,无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民、利国之举。

第三。实现学校体育的功能回归。转变“竞技体育观”为“学生健康观”,实现了评价体系的重心转移

竞技体育无论在唤起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还是国际地位中所起的作用方面是毋庸置疑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体育观让我们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世界体育强国的梦想,文化的积淀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世界观、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认知事物的影响与看待问题的方式影响是巨大的,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重竞技体育、轻健身体育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用金牌凝聚起国人的爱国热情,把中国体育的成长展示给世界,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无形申潜移默化地在人们思想深处形成了一种“体育就是拿金牌,只有竞技体育才是真正的体育”的印象,必然的结果,是形成功利性的体育价值观,竞技体育一切为了金牌的价值理念根深蒂固。而这一理念,渗透到中国体育的方方面面,学校体育也饱尝苦果。在校长们的眼里,学校运动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为学校取得荣誉,这才是体育,而教育行政部门也往往用带出多少高水平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多少块金牌来评价学校体育水平的优劣,反观学校体育的重头戏,全体学生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却成了“盲区”,不能不说是体育功能的错位。我们眼下不仅需要继续着力培养优秀体育运动员,更需要关心所有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校园里大力普及体育锻炼,而体质检测就是一种普及手段。按照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水平)排名,可以淡化竞技体育价值观,实现体育功能重心的转移。

这种“重身体素质,轻升学率”的教育理念针对现实,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义,这种做法是对新教育理念的诠释,值得推广。但笔者认为:各级部门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不要让这种做法成为一时的做秀,而应该是脚踏实地地做事,在学校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氖围,督促学校开展好体育课和各项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如果没有健全的身心,再好的学习成绩也无济于事,“重视学生体质是教育的根本,校园里不仅应该有书声,还应该有笑声、球场上的呐喊声。”

猜你喜欢

升学率竞技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电竞种植记
E生命力
锻炼
新发现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体育锻炼也重要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