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科中“学案导学式教学法”初探

2009-09-05

学周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学案导学

杨 鹏

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是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式教学法”,即教师利用课前编制的一张学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法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等。本文旨在结合“促胰液素的发现”一节实际教学内容,阐述如何利用“学案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探究教学。

关键词:学案导学 促胰液素发现 探究教学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重难点

1.总结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分析激素调节实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师:(出示NBA球赛的精彩片段,配以教师的解说)一个个精彩的扣球,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多少人,曾经为它痴迷、为它疯狂,又有多少人为它欢呼、为它流泪。这就是篮球,这就是NBA。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优秀的运动员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扣篮动作。而这些复杂协调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神经调节。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调节方式呢?请大家看屏幕。(教师出示甲亢、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患者的图片)

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神经调节以外,生物体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同来研究一下有关激素调节的内容。

2.探究部分

师:首先,我们一同来重温一下当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激素调节的过程。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阅读学案上关于沃泰默实验的有关内容,回答学案上问题1~问题4(见学案一)。

生:按照老师要求,阅读分析学案中给出的阅读材料,先自主分析,再进行小组讨论。

师:首先我们一同来分析问题1,哪位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生:在实验一中稀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内壁,得到的实验现象是胰腺分泌胰液。

师:(出示多媒体图片——狗的内脏解剖图)我们通过初中的学习知道,动物的小肠和胰腺在结构上并不是直接相连,而是通过神经和血管发生一种间接的联系。我们用稀盐酸刺激小肠内壁而引起胰液的分泌,这说明小肠和胰腺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传递信息的方式,而这种信息传递也不外乎两种可能,那就是……(教师等待学生回答)

生:通过神经进行传递信息或者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传递。

师:那好,我们如何来探究到底是哪种方式呢?

生:(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说出他们的看法)

师:(逐个分析学生的各个想法)小肠是动物的主要的吸收器官,引起胰液分泌的原因有没有可能是小肠把稀盐酸吸收入血液,由盐酸直接刺激胰腺导致胰液的分泌?

生:不排除这种可能。

师:我们如何探究这种可能性的正误呢?

生:用稀盐酸直接刺激一下胰腺,看是否会分泌胰液。

师:好!其实沃泰默的想法和大家是一样的,为此,他做了第二个实验,请大家看学案上的实验二: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到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胰腺分泌胰液并不是稀盐酸进入血液直接刺激胰腺引起的。

师:好!这种可能排除了,那有没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生:有可能。

师:如何探究这种可能性的有无呢?

生:把他的神经系统破坏了,再重复实验一。

师:太好了,我们的思路和科学家的思路是一致的,看来大家也都能当科学家!泰默为此做了第三个实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实验三。实验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胰腺分泌胰液并不受神经调节。

师:同学们,我们把沃泰默所做的这三个实验结果放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稀盐酸刺激小肠内壁引起胰腺分泌的原因既不是稀盐酸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刺激胰腺引起的,也不是神经在起调节作用。而是另有原因,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而在当时,人们只是发现了神经调节一种机制,因此,由于受到当时学术权威思想的束缚,他的研究就停了下来。那么他对现象的解释是什么?

生:还是归结为神经调节,认为是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微小的神经没有剔除干净。

师:很遗憾,沃泰默与这次重大发现失之交臂,成为他一生的遗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生1:沃泰默囿于定论、没有创新思维、不敢向学术威挑战。

生2:另外,沃泰默的实验三的实验方案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如果在离体状态下进行实验三,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师:大家的回答都非常的好!而另外的两位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却使他们抓住了这次机会,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斯他林、贝利斯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大家阅读学案的斯他林、贝利斯实验的有关内容(见学案二)。

师: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斯他林和贝利斯两位科学家的实验,完善吗?

生:不是很完善。

师:为什么?

生:并不能够排除胰腺分泌胰液是由于稀盐酸在起作用。

师:如何排除稀盐酸直接刺激胰腺的作用?

生:加上一组对照实验,直接将稀盐酸注入血液,看能否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师:很好!其实这不就是沃泰默的实验二吗,也可以看出沃泰默太遗憾了!就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促胰液素,发现了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激素调节的方式。下面我们回过头去来归纳一下各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请大家完成学案上相应的问题(见学案三)。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师:沃泰默做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实验,但是却失去了发现促胰液素的机会,而是由斯他林和贝斯利首先发现了促胰液素,这个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生:不要囿于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要有创新思想,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学案中设置了多个问题,目的在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回到过去,沿着科学家探索的步伐让学生自主地探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让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知识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同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体会自己和科学家的思路是相同的,自己也能当科学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起科学的、严谨的思维方法。

学案一:

沃泰默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二: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三:若先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切断,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时,结果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实验分析:

问题1. 在实验一中稀盐酸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 实验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 在实验三中沃泰默把通向小肠的神经切断,发现胰腺仍然能够分泌胰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 而当时沃泰默所做出的解释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二:

斯他林、贝利斯实验:

将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然后将一定量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从而证明了胰腺分泌胰液不是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完成的,而是一种化学物质在起到调节作用,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之为促胰液素。

学案三:

问题5. 综合分析以上几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促胰液素的产生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胰液素的运输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学案导学
浅析高中物理探究教学误区
职高数学教学中设计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基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