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手记

2009-09-05

旅游学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旅游业民生民族

进入暑期,编辑部里依然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忙完内页再忙封面,第8期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本期的笔谈呈现了专家学者们的积极思考。应将旅游业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素质,关系到国民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民现代化、提升国家整体“软实力”的一项国家战略,一项提高人口素质的新国策;中国旅游业应走创意激活和体验引导之路,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所引起的震荡;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关键是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旅游业与民族文化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依赖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进而实现旅游强国的目标。

旅游体验是千差万别的私人产品,这缘于旅游体验的有限理性以及构成有限理性的非标准信念、偏好和行为。李建标等人以行为分析范式重新框架旅游体验研究内容。目前的旅游学科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导向色彩,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研究。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需要将环境、社会问题纳入框架的核心。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旅游学科体系应该以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三者并重。生延超等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旅游作为独特的社会行为,既是民生的现实依据,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旅游业就是民生产业,政府需要认真对待旅游民生需求,从维护旅游产业地位、促进投资、引导消费、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引领公民旅游的健康发展,促进民生事业的建设。目前我国饭店顾客有一定的绿色消费意识,但并未完全转化成为绿色消费行为,且不同的顾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罗旭华分析了旅行社与酒店对大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差异及对策。侯明贤认为饭店人才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人才环境不尽如人意,并尝试构建了饭店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李玺等通过调查发现,澳门世遗旅游整体知名度较高,但单个景点的开发及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的发展存在不足,提出应该实施四大创新对策。王京传提出考古旅游的概念与范畴,并分析了考古与旅游的互动机制。李佳等以藏族为主体的典型民族贫困地区——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

本期的编辑出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还应该感谢我的两个新同事——翟佳羽和刘鲁。她们耐心细致、积极努力,帮我分担了繁琐的责编加工和校对工作。

本期执行编辑:宋志伟

2009年7月28日

猜你喜欢

旅游业民生民族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我们的民族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