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教育存在问题及管理策略
2009-09-05黄远春
黄远春
建设新农村需要人才,而人才最终又要靠教育来培养,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在农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的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三农”问题空前重视,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要在农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不断加强管理,明确新时期的任务及要求,理顺新的发展思路,制定新的发展措施,切实解决制约偏远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
一、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的发展,而且还要时时关注他们没有成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由于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教育条件差、教育观念落后,学校对待学生的成绩“一丝不苟”,“管”学生的思想“避重就轻”:“和风”变成了“狂风”,“暴雨”取代了“细雨”。
2重视阶段性工作,忽视系统性管理
学校的整体管理,受时间、空间、环境、工作重点和上级各有关部门要求的影响,阶段性特点很明显。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由于缺乏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大多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工作,缺乏针对本校实际的系统教育教学安排,缺乏校本教育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工作处于“一阵风”状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
3重视“精英教育”,忽视大面积学生整体的发展
西部偏远山区对农村学校现行的考核机制,也是以“及格率、优生率、升学率”为主要指标,学校及学校各班级为了保证上级和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的完成,长期进行着“精英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成了对“精英”的评价,忽视了大面积学生整体的发展。
4重视学校的教学质量,忽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没有教育理念指导的教学改革是盲目、低效的。要坚持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学校还必须进行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西部偏远山区农村虽然一些学校提出以“学教和谐、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作为建立和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缺乏从民族文化传统出发、从问题出发,通过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5重视管理,忽视育人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部偏远山区的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里的农村学校仍然感到办学的艰难,特别是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就业环境的影响,山区农村学生“读书无用”的风气又有所抬头,学生辍学情况严重,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信心,使学校德育工作“难上加难”。迫使一些学校忙于应付流失的学生,忽视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的有效管理策略
1用现代教育理念办学是新时期有效管理农村中学的前提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价值观支配下,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学校教育的任务目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所以,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旧教育观念是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农村中学是培养农村人才的摇篮,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必须以引导学生创新动机的产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为中心;必须以培养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为办学理念。
2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有效管理农村中学的关键
(1)提高教学过程优化水平,促成有效教学。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不只是精心备课,不只是关注怎样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提高素质,还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一些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进行了教改实验,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中学校制定了方案,教研组制定了计划,除了备课组普遍开展此项活动外,还从教研组选出教师进行课程观摩,并把课后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否达到了最优化”。
(2)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几年来,实验学校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实行了弹性教育、研究性学习。弹性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贯穿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作业、考试等方面都有不同要求,学生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前进。为解决学生发展怎样得到更多时间、更大空间的问题,学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弹性教育实施意见,在强调学好基础学科的同时,更多地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课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3)提高教学与科研的整合水平,推进学校的科研发展。学校提倡开展针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学科研,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学科教学与学科研究得到和谐整合。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而教师就能更自觉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之中。结合各门学科特点,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努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教学改革与手段革新融为一体,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制作使用课件,还要求教师从一般的课件制作使用到进入网络环境下教学。
3努力抓过程管理是新时期有效管理农村中学的保障
(1)强化备课组活动,凸现合作精神。要求备课组集中研究备课和研究教学计划实施,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同时又提倡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优势,努力展现自身的教学风格。为此,教改中制定备课组管理制度,要求教研组按制度加强检查,包括教学进度计划、选修课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备课组专题活动记录等等。期末评选出优秀备课组,以不断推进备课组的工作。
(2)加强检查和反思,及时反馈调控。在实验学校强调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精细化,不降低要求和掩盖问题。查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详细的要求。同时,各教研组的计划、各备课组教学进度都进入网络,相互检查、监督,做到全方位检查,彻底摸清教学情况。同时发扬教学民主,征求学生、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反馈与调控,不断完善。
(3)全面分析和评价,落实改进措施。为了达到准确有效的目的,构建了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的组内互评、专家评和领导评三级评价模式。通过民主评价,不仅仅找出存在的问题,更在于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三级评价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这些评价及时反馈,有助于从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努力抓好教学科研是有效管理农村中学带动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动力
(1)开展校本培训,打下坚实基础。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校本培训。首先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其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使计算机成为教师教学科研的有力助手。学校还应开设英语培训班,为开展双语教学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外交流及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开辟教育论坛,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开辟教育论坛,教师围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对实践的指导也将更为有力。
(3)开展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主张教师通过科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尤其是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再到实践中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廷华,新时期农村中学管理之浅见,西昌教育科研通讯,2007(01),(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