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CIM模式
2009-09-05董艳刘晓虹
董 艳 刘晓虹
摘要:硕博研究生英语应作为学术英语,研究生英语教学也应朝着学术英语教学的方向发展。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协作研究模式以认知主体研究生为本,根据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能有效激励教学双方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研究生的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术英语;协作研究模式;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认知学术语言水平;科研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94-05
一、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研究生英语综合技能发展不平衡,阅读能力较高而听说能力偏低,且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弱。对研究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发现,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已经从“学以应试型”转变为“学以致用型”。除了少部分准备考博的学生,大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是提高英语的口语交流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大学都规定博士生必须在SCI、CSSCI等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全球化时代对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大障碍,阻碍他们在文献查阅、论文撰写、对外交流及论文发表方面的国际化进程。英语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重视,学术生涯与英语能力紧密相关,“在全球化时代,用英语以外的任何语言发表文章都是一方面把自己隔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另一方面为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
二、界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发展——EAP方向
研究生英语教学建立在更高的起点上,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成为研究生拓展学术空间的有用工具。现行的非英语专业硕士、博士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强调硕博研究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规定硕士生应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博士生应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术交流,“英语越来越成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主要语言,这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学习经历,因为他们现在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学术话语环境的常规做法,以便了解他们所在的学科并自如地在其中邀游。”。因此研究生面临着把英语作为工具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实际需求,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朝着学术英语(EPA: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教学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科研创造能力。学术英语指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有学术语境特点的英语教学,是“把重点放在学术环境中某一特定群体的交流需求和行为上而进行的教学,……是基于对某一学科认知、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
三、协作研究模式(CIM)
在对成人语言学习者的研究中,Brindley指出,教育就是发展个体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因此,学习者应该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部门和教师都要确保教学计划应该紧密联系学习者的需求,而且,学习者应该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协作研究模式(CIM)是一种理论化的教学程序,它以先进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群体动力理论为依据,以一定授课内容为基础,通过教师、学生、媒介的相互作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和情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协作研究精神和反思评价能力。该模式注重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取舍,以协作互助的形式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发现、探索并尝试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性高层人才,尤其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生。协作研究模式倡导学习者在异质小组中相互合作,提高个人学习效果并达成共同学习目标,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其操作模式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模式、建构主义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和创造性模式。
合作学习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为学习者创造学习环境,指导他们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使组员能够优势互补,提高个人学习效果并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体系,协作研究模式要求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媒介之间协同合作,学习者参与了整个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决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被修正、更改,由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不断进行的交流决定。“这并不等于说是教师要对学习者言听计从……在双方交流、谈论各自的想法和愿望后,有可能寻求到折中的办法。”协作研究模式倡导英语教学中互动的合作活动,这种互动涉及到信息的传递者、接收者和情景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互动中,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输入与输出的信息交换,通过有意学习和无意习得的语言知识在相对真实的场景中表达想法,运用语言。
研究性学习认为知识的习得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知识。小组研究主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相关知识及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强调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应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个人潜能,培养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和和思辨能力。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陆俭明认为:一个人有无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他能否在学习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而若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要在做中学、不能纸上谈兵。
群体动力是一种动力整体,其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而成员之间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成共同的预期目的。紧张的内在状态是指强烈的学习动机——集体动力,即具有个体差异的学习者在相互启发的集体合作过程中拥有共同的自信心和内在动机,形成群体合力。群体动力理论决定了合作研究模式对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要求,成员之间的互相激励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馈对研究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四、协作研究模式(CIM)运用于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
协作研究模式在实践中的操作流程为(见图1):
该模式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合作、研究和反馈的过程中又形成新的问题,进而推动下一步研究,形成循环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学习者不断探索,培养科研和实践能力。每一阶段对知识建构和情感体验的动态评估因素充分体现及时评估、激发群体动力的重要性。在设计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导硕博研究生组成研究小组设计问题,并对设计客观评估,使协作研究设计周密可行、分工合理f在实施阶段,教师作为合作者、协调者、咨询者、督导者,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督导协作研究实施的进程;在反思阶段,学生之
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反思评价,研究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自身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而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合作能力,而研究过程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培养创新能力。2006~2007学年春季学期、2006~2007学年秋季学期和2007~2008学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英语课程组在我校计算机专业、材料专业、应用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班级和博士研究生班级中进行了英语教学改革实验,我们修订了教学大纲,优化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学内容
2005年,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在《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研究生英语课程和课本的内容及形式应量身定做,而且应及时更新。”《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从批判的视角去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等,提高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并使研究生从思辨中、从运用中学习语言。英语教学应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英语课程组对我校现有的研究生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订,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学术交流、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定位为教学目标。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认知主体硕博研究生为本,对学生需求分析和学习环境的分析为我们确定了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和未来目标之间的差距。使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有的放矢,考虑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具体需求,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又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针对性。
优化课程设置时遵循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的原则,体现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的融合。除开设综合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外,还根据学生需要,开设了实用性更强的提高性质的英语技能选修课、应用选修课和第二外语课程。技能选修课课程方面,除了优化已经开设的阅读、听力、视听说、口语等课程外,逐步增设“高级写作”、“翻译”、“语法”等选修课程。应用选修课课程方面,除了优化目前已经开设的原版引进教材课程"Technical Writing”、“科技英语写作”、“科技英语文献翻译”等课程外,逐步增设“英语国家概况”、“机械英语”、“机电英语”、“学术英语”、“欧洲文化入门”、“学术论文写作”、“学术交流英语”、“国际会议交流”等应用选修课程。我校硕博研究生英语以“综合英语”为基础,以“科技英语写作”、“科技英语文献翻译”等必修课程以及“口语”、“视听说”等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内容覆盖广泛、综合性强,对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得到了学校各学科专业硕博研究生导师的普遍认可,也为研究生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由于课程设置科学也受到省内同行专家的好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教学过程中根据形势和学生的要求另行补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地阅读有关专业书刊的能力和较强的口语能力、文字交流能力和翻译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中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把语言能力转化为规范得体的语言行为。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和学生一起体验、研究、探讨、建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教学相长。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2005年《基本要求》中提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一定要以需求为本,教师应根据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研究生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单调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一言堂、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指出,应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营造协作性的学习氛围、提倡互动式教学就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师生与课程,师生与环境都在相互作用。只有在教学互动、互助、互联、互促的过程中,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协作研究模式指导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强调互动,从教学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到课堂活动任务的开展,要求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开展结对子讨论、小组讨论、辩论、采访、演讲、学术口语表达、描述图标、学术性文章阅读、听课记笔记、模拟国际会议、表达学术观点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民主互动的教学环境、保持适度的情感过滤不仅能培养研究生的基本人际交往技能(BICS),体现“语言在交际中才有生命,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使用语言”的原则,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ALP)和科研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课堂辩论、小组Project、自我介绍、group discussion、o-ral presentation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在实践中体验到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加强学习策略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能力,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能。
硕博研究生只有知识广博,才能触类旁通、博采众长。靠单纯的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知识建构、积累和拓展的需要。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共同研究,利用网络,多维度地接受英语语言文化信息,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动态认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动建构。课外活动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等。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出具体要求,如提供可收听收视的电视广播节目、推荐英语报纸杂志、优秀的英文网站、要求学生留出固定时间段学习英语等。我校数字多媒体语音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提供了保证,语言实验中心各类各层次的音频、视频材料供学生点播,网络平台可以下载上传文字、图片及有声资料,使和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为研究生协作研究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教学评价
目前我校研究生英语期末考试命题已达到标准化,试卷命题考虑到其信度、构念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后效作用及可操作性等因素,既圆满完成了语言评估任务,又对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反拨
作用。除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外,我们还灵活运用平时成绩、学生自评、同伴评价、计算机评价、课堂评估、学术档案带、学习日志、小型课题研究、学术论文撰写等形式,对研究生英语学习进行整体评价。评价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完成,不仅师生之间互评,更强调自身评价;不仅评估教师的表现和学习者的成绩,还评估学习者各个阶段的各个影响因素。
我们逐步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了客观公正的全息动态评估体系,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和全息评估原则,尽量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测试研究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采用连续的形成性考核,不以测定某一时刻的水平为目的,而以测出研究生动态的进步为宗旨,科学全面地评价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多次、多层面的学习状况,以促进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发展。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我们提倡研究生参与评价与反馈,近年来学生给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很高的评价,认为教学内容体系完整、教学模式多样化、评价体系动态化。他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习得了初步的研究能力。
五、CIM模式的创新特点
协作研究模式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强调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以及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
协作研究性模式以认知主体为本,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求知欲以及工具动力和融合动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协作研究模式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主张在教学中创设相对真实的场景,鼓励硕博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走出课堂汇总、分析资料,在实际操练中掌握英语,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学习模式的优势互补。这有利于为各学科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顺应了二十一世纪研究生教育日趋多样化,学术性与应用性研究并重的趋势,也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创始人威廉·冯·洪堡所倡导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思想。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更新研究生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成绩评价体系、提高研究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刻不容缓。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协作研究模式使学生对课内外学习英语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他们用英语拓宽知识、交流学术思想,在求知中使用英语,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得到提高,符合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逐步将协作研究模式引入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必将对研究生英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