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不折腾”
2009-09-04梅汝恺
梅汝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公认。去年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这30年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而在勖勉国人时,他却不免忧思地告诫我们说,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折腾”这一大白话的出现,很有一阵成为中外媒体兴味盎然的议论焦点。外国记者们首先嚷嚷起来:这个词组怎么译啊?它实际是什么意思啊?曾荣膺“法国荣誉勋位团大将军勋章”的外交家吴建民认为,这个词组外国语确实“不可能完全翻译出准确意思”,因为“这几个字是在中国的背景下出现的。外国人没有一个相对这样的概念”,而“我们中国人一听就懂”。笔者领会,总书记用上这个特指的大白话,其针对性是太传神太确切了。因为我们生活中确有祸端存在。比如,一胜利就每每“冲昏头脑”,一得福就会“乐以忘忧”,每每做出“自作孽”的蠢行。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极端事例,如狂热出现于1958年的“大跃进”,确曾在河南信阳发生的那码事。本来“互助合作”搞得好,加之风调雨顺,小麦丰收,这确是个大喜讯。但有人“折腾”了,硬在信阳遂平县崦岈山卫星农业社,“始作俑者”地放出所谓“高产卫星”来。其亩产竟浮夸出3821斤。当年参加过“验收”又炮制新闻的新华社记者方徨,于50年后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时,沉痛反思,写出了刻骨铭心的回忆录,记述下这段“折腾”奇闻的经过。
开头是县领导给她打电话,说“崆岈山小麦大丰收,出现奇迹啦,你快来吧!”于是她应诺前往。有块试验田小麦几天前就己收割,却专等新华社记者来到后打场。方徨回忆说自己情不自禁地惊呼:“嗬?二亩多地能插得下这么多麦杆吗?”哪知当场就有人批判她为“保守派”,有的说:“你们这号连麦苗和青草都分不清楚的人,知道一亩小麦能打多少?”方说:“最初称出来的数字是亩产3821斤,后来不放心,抹掉浮动数字,按3500多斤上报,但过了几天,亩产3821斤这个数字还是在《人民日报》号外上发表了出来。”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方徨写道:“曾任妇女队长的赵长玉讲,那时有几个积极分子用车拉了好几天麦子,一大片地收成都拉过去了,却都算成是试验田里的。谁敢明说啊!说了就是右派,批斗你。”县妇联有位女同志,只不过怀疑一下,激进的人上前就把她的头发几乎拔光。此后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更用通栏标题刊登出亩产水稻36900多斤的新闻。新华社某记者还拍出特写照片,让两个孩子坐在尚未收割的水稻上,水稻居然不倒伏。广西环江最唬人,竟报出“水稻亩产13万斤”。各地粮食如此高产,自然带来高征购。那段“折腾”历史,已成为我们全民可怕的回忆。
联系现实,即使在面对全球性严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也不等于我们生活就全然没有“折腾”因素,非也。比如,因为北京建了奥运“鸟巢”,得到外界赞扬,媒体已有报道说,有些地方领导借口“内需”,跃跃欲试也要建“鸟巢”等等。凡与国计民生无关而须耗用大量公款建造少数掌权者赏心悦目的所谓“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多半可归类为“折腾”范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领会“不折腾”,应“防微杜渐”,“严肃党风”,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期到建国百年时,我们能顺利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伟哉中华,福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