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构建和谐企业
2009-09-04杨一丁
摘要: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充分发挥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关键词:和谐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2-0032-02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又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
从本质上讲,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应成为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依托。
1.用加快发展的环境,优化员工成长空间。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构建的和谐环境,就是为了谋求最大的正效应。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而用发展的环境凝聚人心无疑是最佳的途径。
俗话说,企业无人就成止;反过来说,企业发展“止”了,人也失去向“上”发展的台阶。处于发展阶段、规模还不太大的中型企业,只有通过加速发展,才能破解各种难题,缩小员工渴望成才与现实条件下的差异,才能满足员工展示自我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员工的同步发展中发挥最大效应。
2.用协调发展的环境,磁化员工不懈进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员工身处讲政治的环境,政治意识就会明显增强;身处公平竞争环境,就会主动挖掘自身潜力;身处团结和睦环境,就会感到心情舒畅;身处企业科学发展的环境,就会越干越有劲头。当前,四川石油企业正在深化体制改革,从我们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了解的情况看,不少职工既盼改革,又怕丢了位子;既盼薪酬改革,又怕降了工资;既盼走向市场,又怕难以存活;既盼公平竞争,又怕风气不正……
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职工的这些矛盾心理,注重员工个体素质和企业群体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对此,一方面要协调好人员培训、人才开发中的矛盾,防止过去那种“重眼前使用,轻长远培育”、“重少数人‘充电、轻多数人‘充值”以及“优不送学”等现象的回归,构建和谐的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协调好社会矛盾和利益,针对员工由社会利益,尤其是体制改革后的利益落差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和对企业发展的诉求,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员工的思想情绪,解释认识上的疑惑,使员工对改革中的新情况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不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协调运行和均衡发展。
3.用全面发展的环境,强化职工素质立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个“人”既指个体又指群体;既涵盖人的数量,也涵盖人的素质。随着企业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企业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愈加显现,职工队伍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成才意识普遍得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构建员工全面发展的环境中有所作为,应充分发挥“三大激励”的效能,为提升职工素质提供持续进取的动力。一是用真理的力量激励员工,努力增强说服力。通过理论武装、政治导向、思想免疫等,使员工在物质、精神追求中得到同化,培养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党员、干部、职工队伍。二是用目标的力量激励员工。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追求单一的目标。要积极推动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立体化,职业技能的市场化,从偏重当前的岗位能力,向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和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方向转变。三是用典型的力量激励员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对岗位成才、发展有功、爱企敬业的人,不仅在精神上宣传到位,还要在物质上奖励到位,以此促进员工队伍在理论修养、思想道德、职业能力等诸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稳定保证和谐
1.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营造和谐企业作为价值取向,必须在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多点人性色彩。首先,要多点人文素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文明、体现员工智慧和素质的创造性活动,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营造鼓励职工干事业、支持职工干成事业的企业环境。其次,要多点人文关怀。把关心人与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与成就人统一起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零距离”,达到职工人生修养的“零缺陷”,有效实现个人与群体、职工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融洽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人际环境。
2.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认真防范、及时化解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既是当前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其特殊的功能,一方面,注意引导员工在确立个人愿景时,要充分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一体的,个人与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因素都处于互动之中,只有把个人的愿景融进企业的共同愿景,才能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增强自身的力量,最终实现个人的愿景。另一方面,企业在确定共同愿景时,必须充分关注员工的个人愿景,鼓励员工发展个人的愿景,将组织的愿景化为个人愿景的延伸,通过坚持服务于员工,坚持全过程融入,使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我愿景,从而为营造更加和谐的企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建和谐企业的目标任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实事求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坚持讲真话不回避,办实事不畏惧,求实效不搞空中楼阁,从重实际、求实效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地把企业建成政通人和、同甘共苦、亲如一家的精神家园,从而实现创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和任务。
三、坚持自我创新,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和谐
1.着重做好三个关系的协调。面对新的形势,企业科学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科学地整合文化资源,努力培育与时代相适应、与企业发展相吻合的“合金”文化。当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无处不在时,我们扎根偏僻山区的石油企业员工,更加期盼有一个温馨的和谐企业,作为能够平安工作和生活的港湾。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以人为本”,还是企业文化推崇的“人性化”管理、情感式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管理,都要求以诚信为原则,妥善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通过互相尊重,换位理解,使上下级关系更加融洽,在和谐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不断强化团队精神,促进员工把管理规范从“束缚”变为自然,从“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养成教育,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的有效落实。三是企业及员工与社会和服务对象的关系,加强企业对社会和环境必须承担责任和义务、员工就是企业形象等行业道德教育,奠定优秀的企业文化基础。
2.在培育“三大文化”方面狠下工夫。一要精心培育“学习文化”氛围,把员工的文化素质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视作企业决胜的法宝。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积极倡导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工作态度和劳动方式,努力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技术构成和知识含量,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二要精心培育执行文化,引导职工养成自觉执行工厂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教育职工充分认识事业成功的艰巨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超越以往的模式、超越现成的经验,把工作任务的接受视作承诺,在兑现自己的承诺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决不找任何借口。三要精心培育创新文化,在继承石油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思维,通过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任务而异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使企业文化既充满科学精神的理性,又洋溢石油人文关怀的温情;既富有石油工业历史的积淀,又不失新时代的特色,使全体员工都成为和谐企业的营造者和受益人,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杨一丁(1965- ),男,四川阆中人,四川石油新闻中心电视台副台长,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