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校区、园区和社区联动发展模式与机制
2009-09-02屠启宇苏宁
屠启宇 苏 宁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大学城同社区的联系并非天然,需要有意识地通过相关模式选择和机制设计来加强其根植性。进而基于三个案例研究,归纳了制度型、功能型和生态培育型的联动模式。最后提出大学城发展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涉及到规划、框架、组织、生态、平台、体系和市场原则等环节的机制建设。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高校集聚区;校区与社区联系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own and community is not natural.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hould be reinforced through conscious selection of relevant models and system design. Then,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three cases,the paper sums up the linkage model of the system type, function type and ecological cultivation type. Finally it is put forward that for university town development to integrate into the building of regional innovative system, the links like planning, framework, organization, ecology, platform, system and market principle are related.
Key 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university and college concentration area;connection between campus and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8-10(9)
作者简介: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苏宁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三、上海以“三区联动”推动高校集聚区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案例研究
1.上海高校集聚区建设的概况与“三区联动”构想的提出
上海新一代高校集聚区建设始于1999年,至2005年上海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基本完成,高校集聚区的建设进入内涵深化阶段④。为此,上海提出了高校集聚区要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杨浦区、闵行区、松江区、浦东新区等高校集中的区域,创新性地提出促进校区、社区、高科技园区互动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策略(简称“三区联动”)⑤。“三区联动”的基本构想是:通过推动高校发展,发挥溢出效应,实施科教兴市与构建和谐社区有机融合。其战略意图在于高校集聚区或高校集聚区所在地打破行政区域和隶属界限,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功能融合与联动发展,更为有效地动员各种要素,推动高校集聚区发展,激发区域全系统创新。由于“三区联动”不仅是校区、园区、社区的简单空间整合,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调整过程,涉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城区功能定位、城市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谐社区建设、郊区城市化方式等多方面,因此上海把高校集聚区向社区、园区的融合,作为一个能够“撬动”上海城市创新全局的战略“支点”。
(1)“三区联动”构想的内涵与战略意图
“三区联动”提出的是高校集聚区的“在地”发展课题,该构想明确了校区、园区和社区三方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共同主体地位,强调了高校集聚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园区企业对于社区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角色和增长极效应;强调社区对于高校科研发展和企业科技成果市场化的社会约束和推动功能。构想的提出缘于一个久已存在的事实:校区、园区存在于当地社区,受当地社会影响,也影响着当地社区,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游离甚至隔离于当地社区生活和运转。三区之间传统意义上的联系主要为外围沟通以及辅助功能和要求的沟通。如高校后勤保障的社会支持、科技企业运行成本的社会扶持、社区发展的象征性文化与科技支援等。而“三区联动”则是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互动融合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核心是强调核心功能的联动,即直接要求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功能对所在社区的综合发展释放推动作用,科技企业在税收和就业之外对所在社区的经济产业发展释放推动作用,社区将校区和园区的发展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发展之中。
(2)“三区联动”构想与现实的距离及推动的探索
高校集聚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方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互补性,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诠释,即校区作为知识源、科技园区作为转化平台和社区作为支撑环境和释放场所。但通过实际调研,我们注意到,三方在长期的发展中往往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排他性组织文化。实施三区联动,首先需要面对三方主体间相对固化的差异化工作目标、运行逻辑和评价体系。
就高校而言,高校在创新活动中,往往关注的是与同等学术地位的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即便是在强调学术研究成果和高素质人才的应用性、产业转化的背景下,其“联动”的空间也更多表现为省市、国家范围,甚至国际范围,“联动”的对象更多为大型企业、大院、大所⑥。高校工作目标的核心是教学水平和科研地位的提高,即使是市场化应用也以“高”、“新”为标杆,其工作的逻辑相应强调教学的精与专,科研的难与深,成效的长与大,应用性、时效性、费效比在高校的工作逻辑中不是核心的关键词。尽管存在高校评价标准的多样化趋势,但以学术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仍占主导地位。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市场逻辑是绝对核心的评价标准,这同一般企业没有任何差异。科技企业在遵循市场逻辑的同时,赖以作为企业竞争力源泉的则是其所掌握的技术因素。因此,此种背景下的技术与研究开发,首先遵循市场逻辑,而非学术逻辑。商业成功作为科技企业的核心目标,指导企业在从事科研工作中以商业应用前景为基本判断,以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和财务上的可维持性为最低要求,以市场接受性为产品技术水平的选择尺度。
对社区而言,核心的关注点是科研院校、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科研活动和科研产品背后的社会含义。社区的终极目标是自身的整体发展,联动校区、园区的社区意义在于将社区的发展赋予科技、知识的翅膀,提升社区发展形态,转变社区增长方式。为此,社区并不满足于单纯充当校区和科技园区的服务环境,而更期望将科技内化为社区发展的核心内涵。当然,社区对于科技发展和应用也发挥主体作用,表现在其对科技主体的发展模式以及科技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和选择性⑦。这种影响力和选择性体现为动员社区资源配合与支援校区和园区的发展。这些都集中展示了社区对于校区和园区的重要影响作用,突出推动了同社区社会发展相关度高的校区和园区项目。显然,社区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动校区和园区发展中所遵循的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因此,能否达成联动、如何达成联动,关键取决于如何从实践中提炼形成能够兼顾各方的全新运作机制。本文选取上海市杨浦、紫竹和松江三个案例,通过三个案例中不同模式的三区联动分析,尝试归纳出高校融入社区,推动创新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这三个案例分属不同类型的高校集聚区与园区、社区结合模式,并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其中松江是全国知名的与郊区城市化并行的新型高校集聚区;杨浦则是上海传统高校集聚区,通过当地社区的支持就地扩建取得新发展;紫竹是大学向科技园集聚靠拢形成的高校集聚区。
2.杨浦知识创新区与制度性联动模式
(1)杨浦区社区与高校概况
杨浦区是上海的传统高校集聚区。区内聚集了复旦、同济等14所知名高校、150余家科研机构,拥有49名两院院士、5000多名正副教授、10万名高校学生。全区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18.23%,比上海全市9.31%的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是一个知识人才密集区⑧。杨浦区也是上海市中心的一个“老区”,集聚有一批传统工业产业项目,作为传统文教区和工业区,在人力资源供应和经济产出方面,该区曾承担重要的角色 ⑨。
然而,这些重要因素的集聚并未推动城区运行内涵和城市面貌的重大发展。高校长期的封闭办学,使日益重要的文教资源优势未能溢出为城区的发展优势,也未能转化为产业进步的优势。以致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产业转型和城市改造中,杨浦在产业发展和城市改造方面反而相对滞后。
(2)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实践
近年来,杨浦区内高校校区扩张的需求以及地方城区对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的认同,使校区和社区形成了互动合作的良好契机。2003年杨浦提出建设“知识创新区”,通过“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实践,区内富集的知识、人才资源能量得到充分释放,营造教育服务、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孵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环境。
在实践中,杨浦强调了从规划部署和制度设计的高度,贯彻“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全力推进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先后编制有《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4)、《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明确了高校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杨浦,发展高校就是发展杨浦”,围绕高校科研的品牌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来规划城区的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布局。在创新体系建设规划中,强调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机制建设;在产业规划中,强调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以知识型生产者服务业为优先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转移方向;空间规划中,强调围绕高校校区建设以科技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规划中,明确围绕校区拓展完善道路系统,通过轨道交通、公交接驳和自行车专用通道来方便校际资源共享和交往;文化发展规划中,强调在全社区融合校园文化,塑造百年大学文明。
正是在制度的引导下,“三区联动”成为全区的集体意志,杨浦得以在较小阻力下放弃一批传统工商业和地产项目,出资动迁一批居民住宅,新辟科教用地支持高校就地扩展。目前,在杨浦的高校周边建立有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以及一批孵化基地和创业园。以复旦大学科技园为例,已成为中小科技企业集聚区,现有企业400家左右,吸引资金20多亿元,累计缴税超亿元,从业人员超万人。围绕高校学科发展构造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也初露端倪。同济大学周边的“设计一条街”正向“环同济产业带”升级,重点推进创意设计、工程咨询和环保科技,目前已集聚企业500多家,年收入近26亿。围绕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重点吸引企业研发中心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大学校区与科技园区周边正在开发新型公共社区,提供公共服务来联通校区与科技园区,并使校区和园区直接植入社会发展中。
(3)模式归纳:调整目标设定,引导共同利益
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创新实践主要表现在,从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制度设计入手,以校区的空间扩展和影响力释放为中心,来布局整个区域的空间功能结构、产业形态、交通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发展,属于较为典型的“三区联动”制度性联动模式。这一模式首先将利益相关者观念植入三方的工作目标中,体现在三方的工作部署中。而整个推进机制是一个自上而下相对线性的过程,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来引导共同利益。在中国当前的城市管理和组织模式中,这一机制推动的联动是相对见效最快的。
3.紫竹科学园区与功能性联动模式
(1)紫竹科学园区和入住高校概况
紫竹科学园区位于上海近郊的闵行区,园区成立于2001年,采用以民营企业为主,企业、政府和高校合作开发的市场化方式运作。园区由研发基地、大学校区、生活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采取了学校整体搬迁的方式,入驻大学校区。园区所在的闵行区政府则积极推动“大紫竹”概念,期望将区内社区发展和产业进步同紫竹达成响应与对接。
紫竹科学园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市场化方式实施共同开发,企业和当地政府共同担任了推动者的角色。这一模式的顺利实施,首先同园区内的主要高校——上海交通大学的配合与积极响应密不可分。交通大学是上海高校中较早开门办学、鼓励研究成果社会转化的高校,已积累了通过开门办学分享社区资源的丰富经验。交大在紫竹校区的建设中,得心应手地同开发企业和当地政府达成良好地协作。
(2)紫竹科学园区的实践
2001年,闵行区立项紫竹科学园区建设,其中的大学园区部分以原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为主体。2006年,交大将教学、科研和管理重心整体迁移至闵行的紫竹园区,并提出了交大校区、紫竹园区和闵行城区“三区联动”的工作方案,明确上海交大以“服务社会战略”、“交叉集成战略”和“闵行发展战略”作为学校未来发展主要战略。同时,园区主要投资方从2001年以来已累计资助交大近10亿元办学资金,所在的闵行区也确认从2006年连续5年每年支持交大7000万元。校区、园区和社区所蕴涵的创新能量通过市场化模式而“激活”。
在紫竹的建设实践中,基于市场原则的功能性联动融合得到了全方位的贯彻。闵行区政府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具体涉及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共建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联合培养人才等项目。学校与区内企业的联动,建立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关系上,一大批和企业建立的联合实验室成为教师实施知识转化和学生直接参与科技前沿课题的重要基地。上海交大近年的科研经费中,已有一半以上来自与企业、地方的横向科技合作经费。部分高校教师采取兼职柔性流动的方式到区内企业或研发基地工作;学生则通过勤工俭学、实习等方式获得实践经验。
园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落户和师生创业,同样也是采取公司制运作的中心模式。根据创新流程,紫竹设计有环环相扣的功能性中心。“紫竹大学生/教师创业中心”通过集成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YBC上海紫竹创业专项基金、闵行区科教兴区专项资金的支持,帮助师生创业,目前已入住20余家企业;“紫竹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入园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成果转化、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知识产权事务、技术检验认证和企业管理咨询等服务。目前,园区已吸引了外资20亿美元、内资31亿元人民币。成功引进并已形成集群效应的有“英特尔板
块”、“微软板块”、“意法半导体板块”,以及广西玉柴集团研发中心等数十个高科技项目。
(3)模式归纳:强化多层交流,发现共同利益
紫竹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基于共同利益和市场原则而达成的功能性联动模式。各方基于功能性相互需求,由要素互补性和市场力量推动,自发形成相当水平的知识创新集群格局。大量规模各异、层次不同、性质各异的联动项目,看似无序但却构成了三区联动实践中最为活跃的内容。因此,功能性联动推动机制的工作要点,就是最大限度地沟通、发现、撮合和辅导联动创新项目。其中既有不强调目标指向性的平台搭建,又有强调针对性的项目过程辅导,更有对运作逻辑统一性的要求。
4.松江大学城与生态培育联动模式
(1)松江区与松江大学城的概况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近郊,2000年以前主要的区域形态还是城市郊区。“十五”期间,上海开始启动市郊卫星城建设,松江确定36平方公里的松江新城建设,其中5平方公里规划为大学城。上海市中心发展空间受较大制约的7所高校整体搬迁进入大学城。松江大学城自2001年启动建设,2005年物理形态基本形成,成为上海市新建大学校区的先行者。松江大学城的崛起,对于所在的松江区,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推动当地的城市化发展。兴建大学城的正向溢出效应明显,区域内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迅速得到提高,全区城市化率超过50%。
随着松江大学城投入使用,在读大学生的数量每年有所增长,松江区的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也超过上海市平均水平,在市郊各区中达到最高。但统计数字的变化并不等于松江整个社区人力资源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大学城在运转中同当地社区交流有限的“孤岛”状况,使得大学城难以全面融入松江,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和人才素质提升的作用仍然有限。
(2)松江大学城与社区融合的实践
松江大学城和区政府自2004年以来,提出大学城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着重推动大学城与社区的创新生态建设。创新生态培育的核心在于打通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以及企业文化之间的心理界限,推动三区在人的交流与文化层面的融合。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社区认同感、归属感的培养,达成人才扎根。
在个体层面,松江区通过为大学城教师提供住房优惠、解决子女教育等服务,鼓励教师安家松江;通过推介在读学生在当地企事业实习和参与当地社区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于松江的归属感;通过协调当地就业招聘和开设大学生创业园,吸引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创业;通过组织双方互访参观大学城、参观新松江,拉近双方距离。2006年松江当地社区有30多家企事业为大学城的学生提供了共计100多个专业、300多个就业招聘岗位。另有问卷调查反映,有43.7%的受访学生希望在松江自主创业,82.4%的教师支持学生在松江创业。
在机构层面,通过区政府参与大学城各高校的招生宣传,在招生阶段就实施松江推介工作;通过构筑产学研联合平台和校企交流论坛,促进区内中小企业与高校基本教学科研实体——院系间的实质性合作;通过向社区开放校区的图书馆和体育设施,进一步淡化校区和社区界线。2005年确定校企合作项目19个;2006年在当地企业中建立50余个学生实习、培训基地;高校还为当地企业、社区和政府定制开设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在组织层面,松江区政府于2004年成立大学城服务办公室,作为专职协调机构来沟通校区、园区和社区。其工作的内容可归纳为“做人的工作、做沟通工作”,一切围绕大学城的“落地”。目前大学城吸引学者、优秀人才以及高科技公司的“磁性”效应也初现端倪。根据一项问卷调查,松江大学城的学生“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在松江工作的比例比到其他郊区工作的意愿比例高出8.4个百分点。
(3)模式归纳:建设生态氛围,培育共同利益
相比于上海的其他区域,松江大学城属于全新创制的高校集聚区类型。从规划的初始阶段,就有将新校区建设与当地城市化发展同步推进的明确意图。当地社区力图通过接纳大学城来充当本区城市化的支点,尤其是以大学城增进当地的城市气氛和城市文化。
围绕这一目标,松江区的“三区联动”实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创新生态培育特点。在联动过程中,大学城的建设以全新创制的特性,直接推进区内新城建设和社区新形态的发展。在软环境的建设方面,松江区着力构筑多种促进三方交流平台,引导开放、多元的创新环境塑造。创新生态和联动氛围的培育成为“三区联动”的重要抓手,校区互动、产学研联合、人才互动等都基于这一创新生态培育模式之上。
5.案例研究小结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可见,围绕高校集聚区对接社区所形成的三个模式设计,可以看出三个模式的主要思路大致可归纳为:体制推动、功能推动和生态氛围推动。三种模式在运用中相应也有不同的效用和侧重。在全能型政府的城市治理模式下,体制入手的推动能够在短时间里最快见效,在行政“指挥棒”的调整下,利益分配和运行逻辑的差异等问题得到了抑制。功能型推动模式,强调实效,在此模式下的“联动”具备物质基础,能够保证合作的实效,但此类模式并不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联动”格局,更多由大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联动项目来构成。生态氛围推动并非强调时效性,而是强调在长时段中营造“联动”基础的推动方式。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校集聚区与区域的融合应强调体制、功能和生态导向联动模式的综合运用,并在推动“联动”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有所侧重。
还应当注意的是,需要警惕机械地理解联动概念,而应开放地推动各种联动的可能性。校区、园区和社区的联动并不是意味着约束高校和企业的辐射和沟通范围,三方联动更多的是强调校、园、区这三类主体的联动,跨越地理空间的校、区、园联动也是一种常态。另外,在强调校、园、区三方联动合作的同时,还应强调校区与校区、园区与园区间的联系。当前高校集聚区参与社区发展现实是高校聚集区内部同类主体间的联动尚不活跃,校、园、区等异质主体间更需要加强。
四、高校集聚区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机制归纳
当我国的地方建设进入从资本和要素推动向知识和创新推动的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就成为地区新一轮发展核心动力。相应大学以及作为高教资源集聚地的高校集聚区自然承担起推动区域转型与增长的责任。这就是本文讨论高校集聚区发展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在地责任”,以及高校集聚区同社区、园区联动融合的意义所在。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运行与社会的运转相对隔离,“象牙塔”之说就比较生动地描绘了高校的运行逻辑、氛围同现实社会的不同。因此,一旦将高校和高校集聚区的功能角色认识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的高度,首先要求打破有形和无形的围墙,使校区与经济社会的其他运行主体相融合。但打破围墙并非易事,将高校同社会同企业相对接,需要在对接的模式和机制上加以探索。本文主要通过高校集聚区同社区和园区之间不同模式的联动案例分析,尝试归纳出有效发挥高校集聚区对于所在地经济社会推动作用的规律。
我们发现:高校集聚区是否能够融入社区、真正担当起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关键在于能否达成同当地产业、当地社区“联动”的内在动力机制。建构这一机制模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共同的基础在于各方“利益相关者”角色的确认;起点在于高校开放式办校,融入社区发展,充当区域整体创新的主要动力源;进而嫁接科技产业园区,形成产学研一体的集群式增长极;创新增长效应最终在社区层面上得到释放。社区同时以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文化氛围的调整,主动响应高校集聚区和科技产业集群的创新,激发形成创新循环。
为此,高校集聚区联动社区,需要注意具备这样一些关键的组成要件:联动的规划、框架、组织、生态、平台、体系。
1.联动的规划
高校集聚区联动社区是一项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整体运行方式转变和提升的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集体共识、一致愿景和长远部署。因此,从规划高度形成联动的集体意志和坚强决心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引导相关各方对于联动形成稳定的预期,并在相关策划和工作中有意识地注入联动思维。在上海杨浦的案例中,通过区域“十一五”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形式,经由区人大立法程序通过,将联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制度化为全区发展的集体意志,并根据上位法(制度)向下形成约束和指导的原则。杨浦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商业规划、文化规划、社区建设规划、文化教育规划等诸多分项方面都就三区联动作出了相应的响应。
2.联动的框架
本文的三个案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校区与社区政府的联合议事决策框架。松江以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出现;杨浦以区政府同各高校建立联席会议的形式出现;闵行紫竹则是以产权股份为纽带,三方按市场经济运行原则进行决策联合议事决策框架的组建,从而保证联动主要的利益相关各方,定期沟通,交流各方思路态度,通报各方工作进展。更为紧密的联动框架,则可以考虑在各方的决策层构成中,实施相互兼职、相互渗透。
3.联动的组织机构
所谓高校集聚区与社区实施联动,其反映的实质就是原先主体的分离,工作的独立。因此从创新工作的组织上进行保障设计无疑十分重要。松江区专门在区政府内组建了大学城服务办公室,专门负责地方政府和社区同大学城校区的对接和服务。其负责人由区政府领导出任,配置了专职的人员。在实践中,是否有一个核心组织专事 “穿针引线”工作,其效果差异相当显著。对于此类组织的性质设计可以进行更灵活的创新。紫竹园区所采用的公司模式,则表明除政府职能部门模式外,还可以采取非政府组织模式,甚至是企业化组织模式。
4.联动的生态
在创新型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创新生态和创新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唯有创新生态的形成才能保证创新成为一种常态、本能需求和共同追求。创新生态很难用具体的标准来加以描述,但以下几个要素得到学界的公认,即:全社会学习的氛围、可负担的高品质生活、文化多元共存与交流、对创新的鼓励和对失败的容忍、对社区的高度认同感。而在上海的联动实践中,创新生态的培育成为高校集聚区的建设和互动的重要方向。在松江、杨浦的案例中,联动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高校师生对所在地社区的认同感,进而延揽人才长期扎根当地,加快全社区向知识型的转型,使城市化和城区发展在一个高起点上进行。
5.联动的平台
联动融合的概念提出,反映了隔离状态的客观存在。因此在具体的基础设施上,需要有意识的为交流联动创造机会。其中涉及一系列公共平台的设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平台就是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是集中了一定公共服务设施、区域性文化商业服务功能、开放式且易接近的社区居民共享场所。公共空间设立的目的就是邀请和吸引各类人群共享交流,打破传统的校区、园区与社区的分割状态,激发思想碰撞和人员交流。杨浦的中央社区就具备公共空间的特征,以此模糊进而打破三区之间空间上、功能上、心理上的边界,做活整个一盘棋。
6.联动的体系
联动的体系建设目的在于推动校、园、社三方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跨出原先的封闭轨道,开放地融入共同的轨道,并在上面运行。因此,联动体系的策划建构,第一原则就是推动开放,从市场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人员交流体系等方面推动大学、园区和社区的开放性。具体而言,就是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运用体系,使大学的师生同时担当社会人的角色;让校区、社区和园区享受无差异的公共服务。松江、杨浦和闵行紫竹都积极推动大学图书资源和课程资源向社区延伸,并推动区域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向校区倾斜,这些做法都期望通过体系的力量来达成高水平的融合。
7.联动的市场原则
市场是联动的共同体系中的一分子,但因其重要性,则有必要予以特别突出。三区联动的一个主要推动方向是最大限度地转化和释放高校所集聚的知识为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为创新活动构建完整的市场体系并推动市场原则在联动中发挥作用是极为关键的。紫竹科学园区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市场的原则,以市场的体系冲破原来行政隶属的体系、行政级别的体系,使得各方能够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走到一起,推动共同的发展项目。经过前期高教改革的催化,我国高校已经较为接受市场化运作,并同企业和社区一起探索未来的发展。这也是最为难能可贵及值得进一步期待之处。
(责任编辑:张吉明)
参考文献:
[1]G.B. Spanier.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life:A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 land-grant unibersity[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1999,(4).
[2]E. M. Kennedy. University-community partnerships:A mutually beneficial effort to ai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academic learning opportunitie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1999,(4).
[3]L. S. Thompson. Creating partnerships with government communities, and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results for children[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1999,(3).
[4]R. M. Lerner, L.A. Simon eds.University-community collabora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utreach scholarship for youth and families[M].New York:Garland,1998.
[5]J. S. Greenberg,D. Howard,S. Desmond.A community-campus partnership for health:The Seat Pleasant-University of Maryland Health Partnership[J].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2003,(4).
[6]S. T. Roussos,S. B. Fawcett.A review of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community health[J].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2000,(21).
[7]M. Sullivan,J. G. Kelly.Collaborative Research: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M].Washington, DC: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2001.
[8]G. Nelson,I. Prilleltensky,H. MacGillivary.Building value-based partnerships:Toward solidarity with oppressed group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1,(29).
[9]Blake Gumprecht.The American Cllege Town[J].The Geographical Review,2003,(1).
[10]盖文启.创新网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2]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皮耐安.走近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销区的建设和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4]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种关联实践的SST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5]张辉鹏,石嘉兴.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6]王伯伟.大学城-城市范围的资源重组和开发[J].建筑学报,2001,(9).
[17]皮耐安.我国大学城兴起的原因与发展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2,(2).
[18]潘懋元.大学城是高等学校通向社会经济中心的重要途径[J].教育信息报,2001:11-28.
[19]潘懋元.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20]曾国平,李雪松,曾婷.大学城的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1]肖郴松.大学城集成效应及其问题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
[22]彭岚兰,沈玉芳,柏程豫.现代大学城发展热点及选址原则研究[J].经济论坛,2004,(21).
[23]胡志伟,魏欣.大学城遍地开花令人忧[J].经济论坛,2004,(7).
[24]葛新斌,胡劲松.大学城产权结构和运营机制的理论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5]陈发美.大学城内部管理体制构建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6).
[26]宋东林,侯青.硅谷是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融合体[J].科学管理研究,2003,(8).
[27]宋东林,刘明显.关于构建大学城与高新区融合体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
[28]蒋朝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城建设思路[J].国外城市规划,2002,(2).
[29]王成超,黄民生.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