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晴空一鹤排云上 引诗情到碧宵

2009-09-02马先芝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陶冶语文课提升

马先芝

摘要教给学生如何生活,使之体会人生的丰富,了解生活的真谛,进而获得精神世界的陶冶,无疑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日趋成熟,诸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等矛盾的碰撞也不断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一些学生对人不关心,对己不负责,对事表现冷淡,对物缺乏爱心等等。那么,我们应如何发挥语文促人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怎样的教学有利于帮助他们抗拒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更好的把握和认识自己,并最终真正成为精神高尚的人?本文将以课堂和教材为切入点,将读写说有机结合,并多加感悟,全面陶冶、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力求让语文真正走进高中生的精神殿堂。

关键词语文课 陶冶 提升 学生的精神境界

一、 利用古代经典诗文课,陶冶学生民族精神

汉语阅读作为一种通过文字符号深入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灌注着鲜明的民族精神,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作品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汉文阅读渗透着中华读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三是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主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而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高中生迫切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不至于在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而迷失自我。因此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高尚民族精神的陶冶。我们中华古典文学本来就有历经几千年的大浪淘沙而不衰的精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能够传递许多优良传统和文化内蕴。而语文教学本来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高中生也只有接过前人的火炬才能将之燃烧得更旺,而传之于未来。所以,古典诗文永远是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瑰宝。

未改版的高中教材所选取的古代文学经典约占教材全部文学作品的四成,而且选文比较注重作品本身的审美情趣、文化内涵、情感魅力以及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和民族道德关怀等。同时,选文兼顾各类体裁,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如诗歌选择了《诗经》中的名篇:《氓》、《静女》、《无衣》,屈原的《离骚》;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歌《蜀道难》、《登高》等等。小说则选取了代表我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红楼梦》中的几个片断,通俗传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散文有庄子的《逍遥游》、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而现行的苏教版教材选取《论语》作为选修教材,更是突出了古代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对于这些古典文学精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诵读,通过“口而诵,心而惟”的语感熏陶,渐染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有助于学生养成民族化的文学语言风格。同时更要深入玩味。我国古典诗文自有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手段,通过学生心灵的频频感应,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艺术素养。

如学习《勾践灭吴》。文中勾践对百姓的重视(“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减免徭役:“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对贤才的渴求(“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都有着“以民为本”的朴素人文思想。但同时,这篇文章属上古文献,文字较艰深,因此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文言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及古汉语的常用句式,更要让学生学习勾践那种虚心听取意见、关心民生、砺志自强的精神操守。这是我们语文陶冶学生精神世界的宝贵资源。

其实,教材的哪一篇古典诗文不蕴涵着这样的人文理念呢?翻开教材,仅仅是性格鲜明并对陶冶学生民族精神有很大帮助的人物形象就会扑面而来,数不胜数:如“忧国忧民,董道不豫”的屈原;“知耻而勇,卧薪尝胆”的勾践;“忠贞爱国,大智大勇”的蔺相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文天祥……他们都是后代景仰的楷模,学习的典范。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深刻地揭示这些优秀人物闪光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高尚思想、品德、志趣、行为,达到沟通心灵,引起共鸣,发出赞叹。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思索人生,从而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自觉成为具有美好情操、高洁品格和崇高精神的一代新人。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都是很“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充其量不过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容器,那么至于民族精神的陶冶从何谈起?

二、利用现当代文学精品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文化载体,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好比是戏剧的脚本,学生通过阅读、背诵,进入角色,走进课文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走向课文作者;通过体验、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同时,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因此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

著名文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教材现当代文学选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深的文化内涵,堪称精品,教师要借助教材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赏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察情态,明晓情理,拓展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我们应着重引导学生赏析橘子洲头的秋景图: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其中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既有远景,又有近景。对照鲜明,生机蓬勃。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对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的概括。这些景物描写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美不胜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享受这种美。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感悟创作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再创造美,可谓水到渠成。

另外我们还可以选一些课外的文学精品让学生阅读,如读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现已被选入高一新教材),让学生去感受那绚烂儒雅幽默的文学语言;读周国平先生的《守望的距离》,让学生去领悟那既执著又超脱的人生哲理;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学生去学习作者如何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去思考古今的文化现象。实践证明,这些作品深受学生喜爱。

例如我向学生介绍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并向学生们解说我的阅读感受:苏东坡一生几经沉浮,可谓“崎岖世味应谙尽”,但他对人生的挫折总有超旷之心,善于自解。古来善写穷愁的词人很多,苏轼是唯一能跳出穷痛的词人,因此他能在痛苦中享受他的人生,写出气度超凡潇洒脱俗的篇章。甚至被流放到天涯海角的岭南,还可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诗句。可以说没有这种洒脱,就没有伟大的苏轼。在逆境中善于自解,不失自我,这是苏轼对后世文人影响最大的精神财富。所以,理解了苏轼的洒脱,学生就会更加喜欢苏轼的文学,同时还可以指导自己正确面对挫折,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趋完善。

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文本,发挥语文的审美作用,这样,从情感上,可以培养学生爱真、爱国、爱人、爱美的品位,从心理上,可以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多方位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利用感悟创作课,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主观认知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思考:我们把教学内容讲得天花乱坠,但真正进入学生心灵的有多少呢?我们都非常希望那些凝结人类优秀精神的作品能影响学生的爱好,甚至通过学生自己的深层思考影响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渴望学习的天性和倾向。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某一个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如另一个学生认识深刻,承认这一点是一种痛苦的学习。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又能承认这一点,并由此而获得进展。因此对一篇课文的解读,我们可在学生感知体察的前提下,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学生的一种见解会比教师的分析更入情入理,更具有创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学生潜能的不可预见性。所以语文教师要彻底改变“扶着学生走”的教学理念,树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的新理念。也许,学生开始会感到困难而无法自持,但只要让学生走下去,学生就会变得睿智而富有生机。

感悟创作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前提下建构起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型。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首先可用生动的演讲或文章打动学生,接着由一部分“先觉”的学生以精彩的感悟演讲或文章打动“后觉”的学生。从德育角度看,这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精神激励的良性循环;从智育角度看,教师的演讲与学生的领悟、学生的作文与教师的批改,又是听、悟、写三种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特殊的语文课,可让语文实实在在的走进学生的心灵。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比如如何看待对父母之恩这种问题,熟视无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者亦有之,唯独知恩图报者鲜有之。试问:对父母无情无义之人,难道会对师长、集体乃至祖国有情有义吗?

于是我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努力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于是某同学在描述妈妈时写道:“妈妈的手所以变成这样,都是为我操劳的呀!因为剥过太多的笋,所以变得开裂;因为洗过太多的衣服,所以变得干枯;因为干过太多的脏活,所以变得黯淡……而我却这样无情,用冷漠来伤害她的心。”另一同学在《感悟父爱》中写道:“十八个年头,爸爸骑着老车载着我走过风霜雨雪,走过泥泞坎坷,走过我求学的漫漫长路。我深知,在我的身上爸爸倾注了所有的青春、心血和希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文章,角度不一,手法各异,但其良心之苏醒和图报之真诚,却是一致的。我想,为人父母者读罢,定会在潸然泪下之际感叹:有如此贴心的儿女,再苦也值!为人子女者读罢,也会在砰然心动之余自问:做如此贴心的儿女,可是我心?

所以感悟创作课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经过精心酝酿创作成文。学生的感悟文字大都是学生净化心灵的生动写照。它们杜绝了无病呻吟、卖弄文采,展示了真挚的情感、中肯的分析、朴素的文风。

心灵优化了文风,文章陶冶了心灵。感悟的文字让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也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感悟创作课的双重收获。

以上三种课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自主交叉进行彼此渗透,这样就会促使学生的能力、气质、兴趣逐渐形成,理性、意志、情感得到融合,精神世界中的真、善、美得到统一。

综上,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培植,是个体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及文化涵养的加深。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语文教育不能只教文不育人,只有真正做到既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又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高,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未来,又是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最具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谈美书简》朱光潜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3]《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语文与人格教育》周广宜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语文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陶冶语文课提升
语文课文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不再孤独:爱是我们的舞场我们的朝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