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倾听习惯,赋予科学课堂生命力
2009-09-02黄裕美
黄裕美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这种群体动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怎样做才能关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明确要求,教给方法
在进行科学常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记住科学课学习的16字诀,即“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精诚合作”,并讲清倾听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让学生产生要认真倾听的动机,进而指导学生掌握倾听的“四心”方法,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教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教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注意力要集中;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细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辨证地听取他人发言,并有选择地接受;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如果对方观点正确,要能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善于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教师配合“农民在田地播种”的画面,娓娓道来:“春天到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大地一片绿油油;山坡上,各种野花开了,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农民伯伯将种子播种到田地里,等到秋天就会结出累累果实。”当学生还沉浸在春天美丽景色中时,教师提问:“种子长成植物需要萌发,种子萌发需要条件吗?”接着,通过讨论、交流、争辩等,进行猜想假设,设计与实验,完成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的探究性学习。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语)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上册《一杯水的观察》一课时,刚上课的学生面对自己桌上的沙土、一杯水,心里很快产生了许多“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等疑问,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今天想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十多个问题:水有什么用?(用途)水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作用)水是什么颜色的?(颜色)水里有几种成分?(成分)地球上有多少种水?(种类)……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有些问题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问题,但我首先充分给予关注和肯定:“对,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好,我可以一起来研究研究!”在班级里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自由的、发散的探索氛围,使学生内心激起了科学探究的欲望。
四、教师表率,激励倾听
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自身也要用心听学生的发言,为学生做个榜样。所以,在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我都会停下自己所有的动作,认真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做出回应,让发言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也让其他的学生有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当有同学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学生们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自觉地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去倾听发言的学生讲了些什么,而不像以前那样“发言”和“讨论”同时进行,结果弄得谁的话大家都没有听清楚,使教学效果打了折。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认真倾听”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我们的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