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源头“活水”让作文鲜活灵动
2009-09-02袁荣斌
袁荣斌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先生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一文中指出:“作文要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在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关注自我。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个人所熟悉的事物。”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拥抱生活、感悟生活,并使学生的个性和生命在关注和感悟中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一、关注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感悟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没内容可写”,是学生写作时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而今,每每谈到学生作文虚假现象普遍,吹牛、杜撰、说谎话、编故事的习作比比皆是时,不少教师都要将之归罪于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生活内容单调。其实,小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他们不注意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对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平凡生活熟视无睹,甚至产生了一种麻木感。事实上,对小学生来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是新的,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每一天也都是新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化,学生每天都在成长,每一天对自己的学习环境感受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一个学期中,学校没变,教室没变,教师没变,同学没变,但学生对上述诸方面的感受,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认识、情感、心理感受的变化而变化,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指导学生去关注和感悟这些变化,善于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事物。一个善于思考、发现的人,在写作上一定能“一触即发”。这里,很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平凡生活中的震动点和感动点,哪怕是小小的震动或轻微的感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一定不会内容空洞、淡而无味,学生的生命意义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如何使学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对平凡的生活有“震动感”,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和急需解决的课题。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为了获得写作时信手拈来的生活之“米”,我让学生做剪报,找“感动”点,把感兴趣的内容、图片、标本剪贴在素材本上,再配以简短的文字解释说明;开“信息发布会”,找“震动”点,请学生们自由谈谈最近的新闻,大家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新素材,并对记录下的素材进行简单的自我评述;开辟“信息角”,找“动情”点,每天轮流由一个四人组负责,对各组交流后递交上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最后将真实可靠、动人心弦的信息摘抄在“信息角”上。此外,还让学生留心家长、老师、同学中谈到的热点话题,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以“写生日记”“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多做、勤听、常思,练就一双慧眼,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周围的世界作为课本,让学生用整个心灵来感知。感悟力弱的人面对生活如同荒漠,感悟力强的人在荒漠中也会发现人生。
二、创设生活场景,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作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作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写照。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应该不设围墙,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特定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让作文教学有滋有味。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建立了“自由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序列,强调讲真事、叙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这既扩展了学生思维训练的空间,关注了学生生活、情感,又训练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辩证性。我让学生尝试着当导游、写新年晚会串词、编写短信、撰写广告、创写班歌、学写对联、给“书香校园活动”展示写前言、为校园广播电台写稿件、为文学社写刊首语……这一系列训练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兴趣很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除此,我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借鉴“焦点访谈”、“挑战主持人”、“实话实说”等电视节目的形式,开展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凤凰语文网建立了班级文学博客网页,进行充分的个性文学交流,共同提高。
生活即课堂。“作文是一种生活活动,是同日常生活相连的活动,是同人的成长相连的活动,是同劳动、认识、思维相连的活动,是一种儿童自身文化的创生活动。”真正意义的生活作文,必须表述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直至创造儿童自身,其核心目标是在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儿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作为语文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去郊游、去野炊、去赏花、去听大自然的声音,去耕耘、去收获,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写下充满稚气的诗篇。美好的生活由学生自己去创造,精彩的写作素材也是由学生自己去积累的。过有意思的生活,才能写出有意思的文章。如怎么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我们就可以建议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出门旅游、拜访亲戚、参加社区活动……拥有充实的生活、愉悦的心情,文章便不自觉地从学生的心中涌出。又如,令世界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以紧紧抓住“奥运火炬传递”这一写作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作文课上,我将网上下载的一组组鲜活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进入写作状态,然后以多种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其中有句式训练,有片段训练,有让学生充当小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训练,还有学生展示后同伴进行点评,最后还有教师的点评,有“下水文”的样板性展示等。这样的作文课,写作资源动态生成,写作过程和谐互动,写作氛围民主宽松。这样的写作,肯定与痛苦无关,更是远离恐惧。学生们都感到只要有心,只要有体会,只要有所感动,作文也就出来了,不必再去为怎么写而烦恼,心中的震撼就是最好的语言。
综上所述,作为作文教学,应积极建构小学生完善的可能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求源头活水,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灵感,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来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唯有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才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