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引导五法
2009-09-02邓金艳
邓金艳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诗学”素养。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其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为此,我想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引导五法。
一、正确诵读,读中激趣
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有韵律,适宜朗读。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把较多的时间用于朗读,除了让学生按诗歌的节律进行朗读体味外,还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不求甚解地读,且要读通、读熟、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自赏。例如,在训练诵读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一诗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词典等帮忙,这样多读几遍。然后,通过同桌互读、抽卡练读、开火车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特别注意学生对一些多音字的读音是否读得正确,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行”字,提醒学生应读成“háng”,而不读作“xíng”,“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泊” 应读成“bó”,而不读作“pō”。学生读音有误时及时给予纠正。还注意学生把诗歌读得怎么样了,是否少字多字了。这一环节,教师还要相机适当范读。学生在读准诗句的同时,教师把诗歌的节拍、韵律、重音教给学生,再让学生练读,多读几遍。这样,学生对学诗的兴趣就很高,很投入,读得很有感情。
二、反复吟诵,美感熏陶
有一句读书的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理解能力,进而提升其艺术修养。古诗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而读者则要通过驰骋想象、展开联想,将这“点”再还原成“面”,甚至可以扩大,从而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在系统性的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积累,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逐步提高。例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了作者于大雪纷飞之时,因嗅到梅花的幽香而发现墙角梅花傲霜斗雪、凌寒怒放的动人景象,作者心有所感悟,写下此诗。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吟诵,通过联想、想象就会自然地把“墙角”“梅花”看做是身处逆境中的品行高尚之士,将凌寒怒放理解为一个人顽强斗争精神的象征,由此受到坚强意志的教育。又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的乐趣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画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儿童,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地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歌的意境。
三、淡化诗意,入情入境
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只要借助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就可以大体理解。在此基础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展现。如何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一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最初是用“到”,作者王安石认为这个“到”用得不够好,圈去“到”字,改为“过”,又圈去改为“入”,后来再改为“满”……总共改了十多次,最后才选定“绿”字。为什么作者王安石不用“到”、“过”、 “入”、 “满”等字,而最后选定“绿”呢?“绿”原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绿”色彩鲜明,能唤起人们对一片江南春色的联想,也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下句诗“明月何时照我还”形成呼应。还有诗中的“一水”、“只隔”、“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让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乡心切。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还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讨论交流,体验情感
在古诗教学中,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情感,教师应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说自己想说的,不要盲从于书本。例如,古诗《游园不值》中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情感的转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一枝红杏,实则在一个“满”字上。“一枝红杏”不过是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点,而“满”字才是整个豹子,才是体现中心的重要部分,才是切入意境的关键。“红杏出墙来”是因为小园“关不住”,与“满”形成了矛盾,“满”到盛容不下,才会春光外溢,这个“满”字是动态的,它身上蕴含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无法确切深入地理解这个“满”字,对“满”字的认识,只停留在“植物生长茂盛,挤满了小园子”的层面。为了让学生更深地理解“满”字在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诗人用“满”字的看法说出来。通过讨论交流,多数同学都能准确地理解“满”字不单纯是“挤满了”、“长满了”,不单纯是一个镜头,一个片段,而是一个过程。小园是春的一个窗口,而春光正从这个窗口喷薄而出。诗人看到的是一枝红杏,可能不久便会是满墙红杏,或者是什么报春者从这个小园中溢出来,当然是“关不住”了。这样,学生对“春”有了清晰的表象,在对春的认识、体验和情感得到升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国古诗的无穷魅力。
五、知识迁移,感情升华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或写一些读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教学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时,我先引导学生把诗歌背下来,再让学生根据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读后感。在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的时候,我特别强调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名言佳句,让学生知道写读后感重在写自己的“感受”。这首诗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名言佳句,主要鼓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不做将来会感到后悔的事情。从学生的习作来看,他们都懂得: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趁着年轻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要不然到老了,一定会后悔莫及。又如孟郊的《游子吟》,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短短的十个字里,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反问的语气,说出了游子自己的深切感受,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子情的真挚。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诗句,再结合本班实际,召开一个有关“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学生都能围绕“我妈妈为我做一件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感受,今后我应该怎么报答妈妈”这样的话题,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课内课外互相补充,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