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法一片天

2009-09-01赵梅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新课标教学方法

【摘 要】语法教学因其抽象和枯燥,长期以来被师生漠视,近两年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但语文学习脱离不了语法知识,语文实践更需要语法知识,如何正确认识语法的地位,怎样上好语法课,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语法教学 新课标 教学方法

送走了高三,又开始带高一了。在教学中我发现,这届学生比起前几届学生,语法知识很欠缺。分不清主谓宾,更不要说句式特点了。作文中,语句不通顺现象比较普遍;改病句,只会凭感觉;说到文言句式的特点,只会说倒装,至于具体是什么倒装,看不出来。问问同学们,才知道初中语文已经开始不上语法了,也问过几位初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上了,说是初中不强调语法知识了,考试不直接考语法。初中生的教材特点不需要学生掌握这样的语法知识,还有一点是,语法教学太枯燥,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教这些内容,大大减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中语文的学习脱离不了相关的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更离不开语法知识,所以为学生补上语法知识课,对提高中学生实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很重要。

语文理论上语法似乎地位也很尴尬。《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大纲》以审慎的态度给语文定性,即“人文性”和“工具性”,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语文工具性功能的体现却远没有人文性多。比如苏教版必修五《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一中,体会“我将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非常简单——“表现了鲁迅极大的悲痛”,而在以前需要分析的“浓黑”——移用的用法没有再提及,而在人教版中同样题目,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浓黑的”本应修饰“非人间”,而移用来修饰表示心理感情的词“悲凉”,由此我们认识到,这悲痛凄凉的情感正是由于这浓黑的“非人间”社会所造成的。苏教版的简略化似乎给我们一种信息:在品味语言的时候更多体会的文字所渗透的思想情感,而语法方面的内容可以少讲。

语法教育为什么会被漠视?语法教学的枯燥简单是语法教育没落的根本原因,有人称以往的语法教学叫“绞刑法”,是让人窒息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作为实用性很强的语法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处,而且它也并非是枯燥无味的,比如一句歌词唱的“辣妹子从小不怕辣,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从小怕不辣”,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字都一样,但是含义却完全不同,短语结构也不同。

既然语法世界是生动神奇,富有情趣的,如何将这种生动有趣带到语文教学中来呢?

一、在教学中利用文本资源感受语法艺术魅力

语法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法学家研究概括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条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条文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并使之内化为主体的一种能力,培养他们敏锐而严密的语法感。内化能力是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真利用好手边的教材。教材是经过精心编写的,荟萃众人智慧的精华,选用的是经典文学作品,从内容到语言都是反复推敲过的,可以做为一种语言范本进行体会。

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个长句:“至于这一回在风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很难懂,但只要进行语法分析,就一目了然了。其主干是:“事实——为——明证”。也就是这次事件能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如《廉颇蔺相如传》中有一个句子:左右欲刃相如。根据语法知识,“刃”处在谓语的位置,因此应该做动词,解释为“杀”,不应该解释为“刀刃”。

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这个句子有同学就翻译为:村中有个少年,喜欢多事,驯养了一只蟋蟀。从句意看,这样也可以、。但严格地说,这样翻译不准确,“好事”是“少年”的定语,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好事”应该移到前面去翻译。如果同学们了解了这一语法规律,文言翻译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二、在教学外延伸文本资源

“练字”的故事很多,有“一字之师”、“推敲”的故事,实际上,许多文人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是进行修改的,像王勃那样文不加点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去看看文人修改稿前后文字的差别,再体会语言力量有什么不一样。

(1)原句: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2)鲁迅《祝福》中这样一句话:

原句:她一手提着内中有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手拄着比他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他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例(1)的改句因为加了形容词,改出的是一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教师职业特点,严肃严谨又给人以鲜明真实的感受。例(2)中的修改,让长句变成了短句,定语后置,碗“破而空”生活凄凉可想而知,竹竿下端“开了裂”可见沦为乞丐的岁月之长,这个形象鲜明独特,极具个性化,人们的脑海里不由得会浮现出凄苦的乞丐形象,而原句感染力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通过对名家修改前后的语句效果的比较感受,既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学会修改的技巧、本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自己作文的语言修改水平。

三、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语法教学应该让学生觉得语言是生动的、智慧的、具有情趣的,从而实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一个典型的故事就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聊天的时候,十分羡慕地说:“中国的文字实在太神奇了,你看‘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中国队胜利,‘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中国队胜。”像这样充满矛盾和辨证的词语还有很多。有时候,人们会提出些奇怪的问题,如:

拿着鸡蛋扔石头,鸡蛋为什么没有破?

一对健康的夫妇,为什么生出只有一只右眼的婴儿?

停电之后,为什么还可以看电视?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语言问题,是语言的多义性和话语的歧义性,在这些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下,学生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语言。

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语法教学联系学生言语实践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觉得语法学习是有用的,能解决听说读写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这是语法渗透的最直接方法。我尝试通过以下的一些方法让学生进入到语言的实践中,效果不错。

(1)互批互评小作文;

(2)给报刊杂志挑挑刺;

(3)为某个即将开业的超市写海报。

语法的容颜是朴素的,但它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就像是我们人体里的血液一样重要,只有血液充足且流动顺畅人体才会健康,学好语法,就是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一定要守住语法这片天。

★作者简介:赵梅花,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新课标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