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为细节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2009-09-01杨明
杨 明
老子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揭示了细节的重要性。国际品牌POLO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8针的细致规格,20多年立于不败之地。细节是微小的、具体的,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正是通过这些微小的、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将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切合实际。
记得一位校长说过这样一席话:“德育好比吃盐,每天都需要,但又不能一次给学生吃一盆,而是要分解到每一天,让他们慢慢消化、吸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是要贴近生活。那么教师的一举一动是否真的是学生的示范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都知道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一种定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由此说来,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细节更能滋养教育的智慧。
我们教育学生要文明有礼,要讲究卫生,要专心学习,要助人为乐……可当学生看到教师办公桌上凌乱摆放的杂物;教师们面对楼道里的糖纸、泡泡糖痕迹视而不见;学生对教师热情打招呼,教师神情冷漠……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学生当作何想?马卡连柯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最重要的,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不可低估,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如何对待他人。
如果教师能够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主动捡起纸片,主动和孩子们一起劳动……这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都能起到引领作用。看教师能否把握教育契机、关注教育细节,最根本的就是看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做表率的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就会见怪不怪,丧失时机;如果意识常在,教师就会把握契机、抓住细节,通过点滴行为的积累,就会不知不觉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魏书生指出:“教师不是站在学生对面指挥、命令学生的长官,而是深入学生内心,辅助、帮助、协助他要求学习上进的那部分脑细胞成长、壮大、扩大范围的服务员”。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班主任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他们渴望得到的,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意味着对他的知识、品德的评价。无微不至地关心和谆谆教导,会让孩子对教师产生感情,不仅尊敬老师,而且也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育,会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只有产生亲密影响力才会出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另外,班主任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教师的仪表、穿着打扮包括自身一些不自主的、随意的动作,都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示范。如用脚关门、将教室物品随意摆放等等。因此,严谨治学、努力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爱护学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示范行为,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体罚、变相体罚、挖苦谩骂学生等固执、蛮横的行为,往往是学生攻击行为的温床。有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气和嗜好的班主任,如果教师对自身的行为没有体察,那么,他很可能充当的是小烟民、小酒鬼的塑造者。衣着整洁大方,仪表庄重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且有坚强的韧性和心理承受力。所以说,要把学生塑造成什么人,教师自身就应以身作则。如果每个教师都成为学生的一面旗帜,一个楷模,那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则“水到渠成”!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细节是折射世界的一颗沙粒,如果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做得很好,那么在学习习惯方面同样会做得很好。只有自觉提升教师的内外修养,努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才能于无声处发挥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