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新策略,新尝试
2009-09-01马晓萍李道海
马晓萍 李道海
“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目标。我校教师从高一开始,进行了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与探索。这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高中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的阅读能力、识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发展最快的时期;第二,高一是初高中过渡期,初高中学习特点不同;第三,学习习惯对于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从对学生关于学习习惯问卷调查反馈信息看,形势不容乐观:有46.3%的学生处在最低层次,是不自觉行为,它需要外部强制力量;44.26%的学生处于较自觉行为的第二层次,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仅有约10%的学生属于最高层次,即自动性行为,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动作习惯。
针对学生的现状,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做了如下尝试与探索:
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牵引力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生学习方案。
在学案的编制上要注意以下原则: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参与化原则——让学生参与学案的设计;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将难易不一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一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让学生在上课前预先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并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学生暂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疑难问题留在课堂45分钟上,而且这45分钟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所以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整个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有时学生在自学时发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思考,甚至是老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都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为了将学案的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落到实处,班主任和科任每天检查学生的学案的情况,并做为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的依据;通过学生的优秀学案展览,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为及时发现学案在编写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关于学案的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汇总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案使用方面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学案在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促使学生学习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
有效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课改的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为此我校高一学年将打造有效课堂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同时也探究如何通过打造有效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1优化课前准备。以学案形式引导学生预习其中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问题的设计也体现出层次化——基础类、提高类、拓展类,这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够达到目标,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挑战性的目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迁移、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种安排就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能确保优生和学困生都能完成预习任务,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优化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上教师要落实“讲—练—评”三步骤,重点、难点、热点详讲,普遍存在的问题、易错的问题重点讲,过难的不讲,超出多数学生能力范围的不讲,对多数学生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通过多种途径发现、搜集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并把这些倾向性错误、难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处理,教师对学生的独到发现与见解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也促使学生必须预习在先,带着问题进课堂;“练”要精练,习题紧扣当堂内容,分层布置,有弹性。习题要精选,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是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课堂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练是学生分组合作、展示提升、复习巩固的环节,此环节不可忽视的就是学法指导,老师要通过讲练促使学生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思考、有根据地思考、有批判性的思考、反省性地思考,促使学生多元理解,能解变式题、解相关问题、解综合题、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出来。
3优化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编制学案之前教师吸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表明教师已接纳、重视学生;上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学案的余下部分,表明教师相信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学业上的求助行为;学案及习题的完成,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精讲指引,让学生有了安全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的的价值。这样,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文化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教师通过学案导学、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分层指导、自主探究和评价分析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助推力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将考试与适时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自评、互评、小组评及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这种多元评价方式。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1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评价氛围。在课堂上教师注意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赞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见解。与此同时,我们还特别关注学困生,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帮助,如: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一些简单的练习让他们来板演,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快。
2指导学生运用“反思认知”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反思认知”即“自我评价”。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必须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通过不断地对学习过程、方法及效果的分析,及时反思在学习中的得失,从中领悟出自己的学习规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完善学习计划,这样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制定学习规划,每次考试后督促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为下一阶段学习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
3进行模块修习的过程性评价。科任教师主要是在模块教学中与学生接触较多,所以,我们在供科任教师适用的《模块修习评价记实表》的设计上主要侧重教学环节对学生表现的评价——预习、课堂表现、作业、书写表达、探究创新等,同时也兼顾学生其他
方面的表现记实,如信息意识和能力、技术意识和能力等。这样动态地评价学生,有助于全面的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和进取心,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兴趣。
4考试评价采取分层次的策略。高一学年有学生1600多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用一张试卷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是不科学的,为此,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层次考试评价,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科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学困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这样降低学困生学习难度,切实减轻了他们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5教学过程评价之积分制的尝试。高一·24班采用类似于购物积分的办法,把学生平时各方面的表现以积分的方式体现出来,作为积累,最后做为过程评价的依据。这样,即科学又合理,教师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习情况,形成有效的督促,使之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6通过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成效。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对此采取的评价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新视角读书会能检测学生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量;英语沙龙既能检测学生英语学科的课外阅读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物理学科定期的报纸习题竞赛也考察了学生自学能力;上古神话、古代诗歌散文及历史上的金字塔等选修课的开设,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也享受到了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力
据我们调查,有近30%的家长认为学校管学习,家长管生活,这往往造成孩子对学习认识的扭曲。学校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在塑造人的工作上,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家长团结协作,充分调动尽可能多的教育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利用家长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和家长在培养目标上达成共识,并与家长经常进行信息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这样,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但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并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才会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