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反思

2009-09-01赵凤玲

中州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失语中国文化

赵凤玲

摘 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文化互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中西文化互动关系中,西方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逐渐失去了话语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的“失语”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提出了所谓的“失语症”。但所谓的文化“失语症”并不是西方“话语霸权”对我们的强暴,而是面对新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我们缺少表达的新话语。为克服“本土文化的失语”,我们首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进行重新审视,不能把来自西方的话语统统列为“霸权”行列;其次,要坚守本土文化的话语权。最后,必须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土壤,重建我们的话语权。

关键词:文化互动;中国文化;“失语”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4—0239—05

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家们批判西方文学思潮的入侵时有感于传统文学思想的流失而提出的。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从丛教授,他发现许多从事外语教学的中国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后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西方大量新方法、新理论的引入,我们的一些学者在全球化语境中患上了精神文化的“失语症”。一方面,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无论是精神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还是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无不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在文化对话中,面对西方的各种学派、思潮、理论,我们找不到对话的对象,不知道该和谁对话,对话的能力丧失了,患上了文化“失语症”。如何看待文化互动中“失语”问题,是当今文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互动中“失语症”提出的社会文化语境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表述者、承载者,同时也象征着文化现实。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不仅反映在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中,也反映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中。在中西文化互动中,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对话使得本土文化不可或缺。不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东学西传”,文化传播的方向应该是双向的,而非单向。过去很多学者在论述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時,多认为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从文化传播的路径上来讲是单向的,即由西向东,是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向东方、向中国的传播;西方人在这场传播中是积极主动的,乃至抱有侵略野心,而中国人则完全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毫无自主性可言;就传播结果而言,西方文化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而中国文化则受到了冲击,毫无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可言。①在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被视为先进文化的象征,而中国文化则被视为落后文化的代表,中国要想摆脱落后,融入现代世界,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抛弃传统的、落后的本土文化。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中西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化如何影响中国,鲜有中国文化影响西方世界。在近代以来的文化研究中,只有西方的语言、西方的文化,鲜有中国本土文化的身影。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环境紧密相连,当身处西方文化的环境中学习西方语言的时候,处处感受的是西方文化的影响;谈论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变成了中国人如何适应西方文化,鲜有西方文化如何适应中国文化的因素。

从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中西文化互动关系中,西方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学习西方文化,照搬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而对于中国文化面临的尴尬境地和出路,人们关心的并不多。宣传西方,介绍西方,效仿西方,照搬西方成为时代的主流,当各种西方学术和文化思潮涌进中国的时候,大多数人产生了一种融进世界文化主流的自得心理,人们并没有警惕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胡适对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冷静观察后发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时,还被许多学者当做使学术回避现实斗争的遁词而受到批判。然而现在想来,与脱离实际问题抽象议论的风气相比,胡适所倡导的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学风对于学术研究、文化研究还是很有裨益的。“五四”时期,胡适是激进文化的急先锋,倡导全盘西化,而经过一系列的文化交锋,胡适开始回归传统,“一头扎到故纸堆里”整理起国故来。因为胡适已经明显感觉到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已经失去了话语权。他认为,西方文化先进、中国文化落后,中国是走西方的道路还是走自己的道路之类的口舌之争已经没有意义,必须沉下心来重新梳理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

对于在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的“失语”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真正提出这一问题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许多研究者看来,所谓文化研究中的“失语”,是指由于西方学术理论、观念和概念大量侵入中国文化研究的话语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甚至堆砌外来术语,越来越多地谈论西方理论和概念,似乎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已经找不到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语言了。但中国文化在当今之所以患上“失语症”的真实社会文化语境远非如此。世纪之交的历史巨变,使世界政治的二元冲突开始淡化,代之而起的是不同文明的多元冲突。一时间文化差异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几乎在每一个地方,人们都在问‘我们是谁?‘我们属于哪儿?以及‘谁跟我们不是一伙?”②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今天时代的热点,不在精神而在物质,不在追求完美而在追求舒适,形而上的道远水救不了近火,形而下的器则有益于生存……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世俗的、浅表的、消费文化繁盛的时期。”③世俗文化使人文精神进一步失落,知识分子再也无法沉浸在精神审美的狂欢中,人们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危机。当人们在反思所谓的现代性时,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他者化”,中国文化“失语”了。诚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而没有自己的话语,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史理论等等)表达、沟通(交流)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④

正当中国学术界在进行所谓的“现代性反思”,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时,后殖民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等恰好与学人们撞了个满怀。人们热衷于介绍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使用各种西方学术术语作为标签,在文化研究中,西方理论成为主流的话语,我们自己的文化理论戛然失声。

二、文化“失语症”产生的原因

是什么导致在文化研究中中国文化的“失语”呢?从近代以来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来看,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先进文化凌驾于落后文化之上,是文化选择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文化的落后也就使得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平台上失去了话语权。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伴随着西方政治强权和军事、经济霸权而取得了世界文化中的话语霸权。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从一开始就取得了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地位。尽管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沟通和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但同时它也为西方文化的输出和垄断地位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主导作用。西方文化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利用其现代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推销其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进行所谓的文化征服。如果说生活方式还没有什么好坏优劣之分,那么,意识形态则明显带有西方国家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西方国家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文化交流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人们在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口号指引下,对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信仰不加选择地引进,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则将本土文化视为落后文化而大肆鞭笞和否定,在这种情况下,本土文化的“失语”和“缺失”也就不可避免。对西方人来讲,他们自视西方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除极少数的学者外,大部分人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或者认识存在明显的偏差;而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青年人中,盲目以西方文化为标准,以西方价值为准绳,对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津津乐道,对西方国家的所谓自由、人权、个人主义情有独钟,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嗤之以鼻。

如果说“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为谋求中国的现代化而借用西方话语是中国文化“失语”的开端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的“失语”就不仅仅是话语层面的“失语”,而是进一步延伸到存在层面。大量的西方理论使中国文化发生了从“感悟体验型知识质态”向“理念知识质态”的现代转型,中国文化处于尴尬境地,我们传统的“天人合一”、“情境合一”变成了“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对立,我们固有的文化表述的语言“失语”了⑤。结果,我们的母语无法言说我们的存在,研究文化不得不借用大量的西方文化理论,似乎中国文化的研究只能从西方理论中寻找出路,而研究中西文化的关系也只有西方理论这个唯一的理论和方法。

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来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明显不平衡,基本上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只有西方文化的输入,鲜有中国文化的输出。出现这种局面固然与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文化的保守有很大关系,但是也不可否认与我们在文化交流中重西轻中有极大的关联。舍弃本民族的文化全盘照搬外来文化,到头来只能导致本民族文化的消失和弱化,而不可能真正做到中西文化的和谐交流。

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直到现在依然存在,尤其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对文化交流的缺乏平等互动意识,尤其是主体文化意识的缺失成为制约人们进行文化平等交流的障碍。目前我国的跨文化交流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都缺乏一种平等交流意识。⑥研究者只重视向国人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信仰,而很少向学习者介绍本土文化的精华。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总是要求中国学生如何适应外国文化,而鲜有向学习者宣传中国文化的优秀遗产。人们总是责怪中国人由于不懂得英美国家的某些社会文化背景而导致在与外国人交流中出现失误,却从来没有人责备为什么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而使双方的交流产生误解。这种苛求国人而迁就外国人的做法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应该是双向的,中国人要学习、适应外国文化,同样西方人也要学习、适应中国文化,双方只有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本着相互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以对方的价值来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行为,理解、尊重和容忍不同的文化,绝对不能以一方的价值标准来要求对方,也不能以一方的语用规则来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语言运用,并最大限度的相互接近和理解,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交流。⑦

三、對文化互动中本土文化“失语”的反思

文化互动原则告诉我们,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文化的互动是双向的,文化交流是平等的,那么针对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不平衡现象,我们如何在正常的文化交流中克服本土文化的“失语”呢?

首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重新审视。与文化“失语”观点桴鼓相应的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即认为当代的文化现实是西方文化处于中心统治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位,由此形成了不平等的文化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西方话语的中心地位和对其他话语的影响、控制乃至剥夺的权力,即所谓“话语霸权”。在中西文化互动中,人们所认知的西方“话语霸权”就是对中国本土话语的剥夺。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行使着或者企图行使某种“霸权”,这一点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同样也充斥着西方理论,但各种各样西方理论的输入以及大量涌现的新词汇,是否就意味着西方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对所谓的西方“话语霸权”的内容进行一番梳理,不能把来自西方的话语统统列为“霸权”行列。西方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矛盾复合体,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关系中既有主流的也有非主流的。当我们在论及西方文化霸权时,所谓的西方文化应该是指占统治地位或主流地位的文化。其实中国有些学者并不了解真正的西方文化的主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中国学者津津乐道的所谓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基本上都是西方非主流学术概念,即使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也不是西方的主流话语,西方学术中真正的主流话语还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然而这些在中国很少有影响,更谈不上所谓的“霸权”。

文化研究者在谈到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影响时,往往都要提到好莱坞。好莱坞不仅仅是一个影视城,而且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和美国的话语霸权。但好莱坞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美国式的价值观,在中国是否形成了“话语霸权”,值得我们认真思考。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好莱坞大片曾对中国观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魂断蓝桥》、《音乐之声》等成为一代人的情感寄托。80年代中国观众之所以对好莱坞影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不是什么“霸权”,主要是因为国人对电影欣赏的经验太贫乏。90年代之后引入了更多的美国“大片”,但引起人们兴趣的并不是所谓美国的价值观念,而是那些投资巨大并辅以高科技的手段制作出来的惊人效果和豪华场景的影片。相反,那些典型反映美国价值观念的影片并没有“殖民”到中国,如典型体现美国价值观念的《阿甘正传》,体现美国式的自由和个人价值信念的《摩羯星一号》、《迷幻追踪》等,对中国观众来说反而成了揭露美国社会黑暗的“活教材”。好莱坞“大片”征服中国观众,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技术意义,并非整个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征服,而这种“征服”是否造成了美国文化的“霸权”和文化“殖民”,还很难说。

其次,坚守本土文化的话语权。文化“失语”,说到底就是在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中,没有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原则,一味地引入外来文化,而对于本土文化则进行否定和舍弃。当自己的东西被完全否定后,能够坚持的也只有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夺回文化的“话语权”,除了充分审视西方文化的理论和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本土文化的传统。学术界对文化“失语”和“文化霸权”的诠释,很大程度上还是局限于这些术语本身,它和现实中文化互动的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恐怕不是认识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研究思路的问题。当人们想从一大堆舶来的或原创的概念中寻找逻辑关系时,有时真正的、现实的问题却从研究思路的旁边溜走了。其实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他者化”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也感觉到借来的鞋难以适合自己的脚,别人的话难以言说自己的存在,但自己却说不出自己的存在,一旦离开了别人的理论范畴,我们就不会思考,无法言说了。⑧重建自己的话语系统,人们津津乐道的西方理论和方法是无法做到的,回归传统是唯一可以选择的路径。

现代中国确实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化,文森特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复杂结构的话语,承载着大量继承来的、相互交织着的知识成果,并且随着时间而增加。因此,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知识杂拌的混合体。”⑨有人批评张艺谋的电影提供给西方人的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并不是东方意识形态下的中国。但张艺谋的电影为什么还受到如此欢迎呢?这说明所谓的东西方意识形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实际上西方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一再把自己与他者相区别,总认为自己优于他者,如果“他人的行为因为有点陌生而冲撞了我们,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假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与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不一致的……并据此得出一个恶意的结论:他者的思想和感情不仅是有差别的,还是低级和粗鄙的”⑩。

文化研究中学者们一再强调的所谓文化“失语”,其实并不是西方话语霸权对我们的强暴,而恰恰是我们自己放弃了语言的所指功能。诚如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照搬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把社会文化区分为三大文化圈,即主流的、精英的和大众的。但这种生搬硬套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所谓的三大文化圈已经出现了再分化和交融的态势,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精英分化成了有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利益关系和不同价值观念的群体;“主流”圈则努力使自己商业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领导者;大众文化既有高雅化、主流化的一面,也有前卫化、叛逆化的一面。基于文化现实而产生的新的文化问题,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而我们的文化批评者也没有注意。

最后,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土壤重建我们的话语权。其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可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全部导入,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核心部分,亦即最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如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伦理思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等。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文化复苏是迟早的事情。当全球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的时候,当世界各国为中国文化痴迷的时候,如果还是一味地移植西方文化,对西方的各种思潮详加介绍,对中国的文化精华却视而不见,一字不提,根本无法建构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话语权。

第二,要以平等的文化意识来构建我们的文化话语权。长期以来,在文化研究领域,西方文化总是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西方文化所处的位置也是超越中国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总是中国文化适应西方文化,鲜有西方文化适应中国文化。这种不平等的文化心态,导致在文化交流中对西方文化的仰慕和对本土文化的贬低。不同文化的人群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出现碰撞和误解是正常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要以平等的心态来看待不同文化的碰撞。但在我们的跨文化交际中,缺失的恰恰就是文化交往的平等心态,总是把西方文化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似乎只有我们完全适应西方的行为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才是合乎逻辑的,才是正确的。文化之间的正常交往应该是取长补短,各自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了解西方,更好地促进中西之间的交流;同样,西方人也要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只有双方的互相了解和学习才能更好地促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

第三,在文化研究中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各种理论的介绍,不能满足于从理论到理论、从方法到方法,而应该关心具体的现实问题。以当前的文学创作为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文学创作以“贫血的青春美文”为时尚,以“美女作家”、“身体写作”为卖点,这种“精神的崩溃”和“道德危机”不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这种文化现象,人们关注的并不多,没有从文化对话的高度加以阐释。

总之,文化研究中的“失语”并不是我们面对西方文化理论、方法和概念的无从叙说,而是我们放弃了学术研究的功能。跟在别人后面不断地生吞活剥一些概念,被西方非主流的文化理论牵着鼻子走,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研究者们的悲哀。所谓的文化“失语”并不是西方“话语霸权”对我们的强暴,而是面对新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我们缺少表达的新话语。“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这句名言用在当前的文化研究中仍然合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就要多研究些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形态,多研究些实际问题,而不是空谈理论。

注释

①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②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③宋遂良:《漂流的文学》,《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6期。

④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國文论话语》,《东方丛刊》1995年第3期。

⑤肖薇、支宇:《从“知识学”高度再论中国文论的“失语”与“重建”——兼及所谓“后殖民主义”批评论者》,《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⑥路景菊:《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研究》,《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2005年第7期。

⑦张兰:《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⑧曹顺庆、李思屈:《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

⑨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⑩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责任编辑:采 薇

猜你喜欢

失语中国文化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