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行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提升

2009-09-01徐丽华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导向意识课程

徐丽华

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促进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是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科学方略的现实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下,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而课程与教学是其中的关键。

一、渗透融合,将创业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

创业能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结合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将创业教育理念全面渗透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诸方面渗透创业教育理念。在重视学生道德养成、知识积累、职业技能获得的同时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从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被动适应的自我调整,转向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转变。

以创业为导向,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着力点,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将创业教育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融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相关内容,挖掘原有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因素,找准融合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背景化、过程化、新颖性和应用性,建立与创业教育的关联,赋予教学内容新含义,使学生在较为广阔的知识视阈中获得创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获得创意灵感和突破点。

二、行动导向,开发创业教育项目课程

创业能力是一项充满变数且实践性很强的能力,创业意识的激发,创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不能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的传统基础论为基本理论依据。因为从大量的实际创业者实例来看。抽象的“一般”创业能力是不存在的,实际创业能力往往来自于创业实践中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处理而培养起来的经验累积。

这给我们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新的视角和启示,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或许更适合创业教育。行动导向课程是相对于学科导向课程而言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打破以事实、概念和原理、规律等“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为主的学科体系,建构一种以经验、策略等“怎么做”和“怎样做得更好”的过程性知识为主的行动体系。这种课程观念要求按照工作实践过程,以行动为导向,对职业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思维定式。培养学习者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是以具体项目来引导学生,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为完成一项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在创业教育领域,它可以表现为与创业任务相对应的一系列子任务,把知识和任务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知识和技能均是在与具体创业任务(或是仿真任务)相一致或关联的条件下习得,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体验,在行动中提升,从而培养其创业意识和能力。

行动导向的创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践化原则。创业过程本质上是一项不断通过行动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因此项目要来源于实践,课程的开发应尽可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在行动中感悟、体验。获得创业能力。二是模块化原则。所谓模块化原则是指创业教育的内容不必注重系统性,而是基于创业任务分析基础上形成,它的基本思想是整合,即以项目为载体来获得对知识、技能和态度关系的综合化理解。可根据创意发展成为具体创业的一般过程,即构思创意(Idea)、确定项目(Proiect)、创业计划(Plan)、创业战略实施(Strategy)四个方面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进行模块化构造。三是综合化原则。综合化是指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要综合考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进行整合。其二,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各课程内容与创业教育目标要素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交叉重复的,即每一课程的内容组织均同时包含着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创业素质的要求和内容。

三、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不是以知识的感知和记忆为目的,也不仅仅是获得创业相关的知识或技能,更重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综合素质。因此,创业教育必须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注重过程与体验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一是注重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体验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国家独立企业联盟研究表明美国2/3的企业家来自拥有企业的家庭,因为他们能够获得有关企业的感性认识和创办企业的意识。因此,在创业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更应该定位于一名“引导者”,而不是“指导者”,不再把学生看作预定知识、能力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实践者。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从而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

二是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正如创业教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要求必须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拓展训练和创业模拟等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实践智慧。同时,结合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展开教学,如开展调研、考察、访谈等,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创业认知和感受。积累创业知识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理想。

三是开展多元的教学评价。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以发现学生的创业特长和潜质、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创新教学评价。一是强化过程评价。改变以往只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认真度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对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二是评价形式多样化。可选择单项测试或综合测试、书面测试或口试答辩、单人测试或团队测试、理论考核或创业模拟考核等。

参考文献:

1郑伟,王茜,以项目为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2陶金国,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

猜你喜欢

导向意识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犬只导向炮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