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享阅读读本为载体的语素意识教学模式探究
2009-08-31冯桃
冯 桃
语素意识主要指词素意识、形旁意识及同音和同形语素意识。词素意识主要是指对词语内部结构的意识,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式。如果对词素意识作进一步细化,还可分为构词意识和释词意识。前者主要是指儿童对词语构成基本规则的认识,即哪些是词,哪些不是词;哪些词可以被分解,哪些词不可以被分解。后者主要是指对各个词素关系的理解和词义的解释等。形旁意识是指对形声字中形旁提示整字意义作用的意识。同音和同形语素意识是指对汉语中同音字、多义字的区分能力。例如,“东”和“冬”读音相同含义不同:花钱的“花”和鲜花的“花”字形相同含义不同。诸多研究表明,及早培养学前儿童的语素意识。能帮助他们习得一种学习语言的规律性方法,这对于他们读写技能的掌握乃至整个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十分重要。那么,为什么要以分享阅读读本为载体进行语素意识教学呢?
首先,分享阅读是开展早期阅读的有效途径。在分享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充分的师幼互动中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词汇的丰富性。研究者也已证实,分享阅读能有效促进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及学前儿童词汇量的增加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李虹,2003;朱瑾,2005)。
其次,分享阅读读本的语言特点非常有助于幼儿语素意识的形成。用于分享阅读的故事的词汇丰富,而且存在大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和词语。在短短的句子中,常反复出现不同的语素内容。如《小蚂蚁》读本中包含了两类语素:一是形旁(部件)意识:“扌”。拉、搬、抬、撑、摇这些字都含有“扌”,且这些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二是不同结构类型的词素:(1)动补结构:如拉不走、搬不动、搬得动、拾得动、撑起了、摇来了。(2)偏正结构,如小蚂蚁、毛线、故事书、小蘑菇、花瓣等。(3)动宾结构:过河、下雨。(4)并列结构:安稳。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用于分享阅读的故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语言的丰富性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对幼儿进行外显的语素意识教学,如词素拆分、词义解释、拓展组词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这些语素的构词意识和释词意识,最终促进幼儿语素意识的发展。
下面我们以分享阅读读本为载体,探究三类语素意识教学模式。
一、基于词素意识的教学模式探究
现代汉语中大量的词语是由两个或多个语素组成的复合词,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词素对于整词意义都有一定的直接或间接提示作用。如“树”可组成很多双字词,“大树”“杨树”“树干”等。同时,这些词语间的关系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体系非常相似。因此,学会对这些词语进行结构分析,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学会借助单字含义来理解整词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幼儿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以《乌鸦的窝》读本中的偏正结构词语“斑点”为例,来探究词素意识的教学模式。
词素意识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以下五步:引导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关注要学的词语)——自主猜想(幼儿猜想词语的含义)——教师澄清(从构词和释词的角度澄清幼儿的猜想,并进行正确的词语解释)一扩展词组(固定核心词,围绕不同的字拓展练习)——词义解释(通过解释词义衡量幼儿拓展的词语是否符合要求)。词素意识教学模式中的重点是在自主猜想和教师澄清阶段让幼儿明白“例词”的构词方式和含义,而词素意识教学模式中的难点则是在词义解释阶段对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进行反馈。
如何解决词素意识教学中的重点,让幼儿明白词素的构词方式和含义呢?(1)解释例词。明确例词的核心要素。如对偏正结构词语“斑点”进行解释,“斑”强调的是外在的形状和样子,是语义的重心,而是什么样的点呢?带斑的点。(2)解释词素的结构类型。字词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词素,如“红点”是偏正结构,“点菜”则是动宾结构。因此,在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反馈时,关键要抓住例词的结构,让幼儿在了解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和练习。
如何解决词素意识教学中的难点。对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进行反馈呢?(1)及时记录并归纳总结。教师通过有效的记录能够清晰地将幼儿的回答呈现出来,不易遗忘:还有助于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分类,更容易进行反馈,也更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和提升认知。如对“斑点”偏正结构词的记录如下:和时间有关的点——钟点、七点、九点、到点了;和形状、样子有关的点——白点、黑点、麻点;和位置有关的点—起点、终点:和动作有关的点——点菜、点火、点到;表示程度副词的点——小心点儿。(2)判断结构是否正确。字词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词素,因此教师也可以按照字词的结构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反馈。如“白点”和“斑点”的结构相似,而“点到”和“斑点”显然在结构上不同,所拓展词语的结构是否正确是衡量幼儿是否理解该类词素的一个重要标准。(3)对拓展的词进行词义解释。如例词“斑点”的含义是“带斑的点”,而“白点”是“白色的点”,这类词素的词语可以概括为“××的点”,而“起点”“点火”等词显然不符合该类词素解释的规律。因此,通过判定结构和解释词义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反馈。
二、基于形旁(部件)意识的教学模式探究
80%的常用汉字是形声字,如果能够在幼儿认识一定的汉字后,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发现形旁的表意功能。就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例如,在读本《我是山大王》中出现了很多动物的名称,教师可以抽取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动物名称——蚤、蜥蜴、鸡、狗进行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呈现词条,引起关注。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突出形旁,以引起幼儿关注。如将字词按纵列对齐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请幼儿辨认其中的部件。如果是多字词,为了更好地突出语义重心或形旁,可以加深字体颜色或放大字体。这样能够更好地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字、词和部件上,为后续的环节做好铺垫。
2总结规律,强化认知。待幼儿感知字词中不同的形旁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总结这些字的偏旁部首所具有的含义:这些字虽然都是动物的名称,但是含有不同的“部件”,且这些部件能够表示不同动物的种类,如带“虫”的字大多表示昆虫,“鸟”字旁的字大多表示家禽或鸟类,带“犭”的字表示四足的动物。
3字词拓展和强化。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教师在解释部件具有特殊提示意义的前提下,让幼儿围绕部件“虫”“犭”进行自由拓展(拓展时只要幼儿找出其中典型的字词即可),然后对幼儿拓展的字词进行反馈。二是教
师示范例词让幼儿选择。如通过游戏:小蚂蚁要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他的朋友都是虫虫。下面这些字卡中哪些才是小蚂蚁要邀请的朋友呢?教师出示蝴蝶、蜘蛛、蚱蜢、蜜蜂、狐狸、蜻蜒、猪、猫、鸡、蝉的字卡让幼儿配对,再根据幼儿配对的结果作出反馈。
三、基于同音和同形语素意识的教学模式探究
汉语中常用汉字有5000多个,但只有1300多个音节,所以造成汉字中存在大量同音字。另外,由于字义的演变,许多汉字有多个含义,造成汉语中存在大量多义字。而辨别同音和同形语素对幼儿来说是最难掌握的,如何培养幼儿同音和同形的语素意识呢?
(一)基于同音的语素教学模式探究(以同音字“高”“糕”和“膏”为例)
1语音辨析。教师呈现“高”“糕”“膏”的字卡,并询问幼儿:“你们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若幼儿说不出来,教师可示范读音,然后让他们感知。
2字义辨析。待幼儿感知到字的读音相同之后,教师可进一步询问幼儿:“这些字的发音相同。但字义一样吗?”教师可借助字的形旁结构或字源(象形字)帮助幼儿感知该字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如“糕”的形旁是“米”,它表示一种糊状物,糕通常是可以吃的东西;“高”是形容词,可以表示物品的高度或水平的高低:“膏”是一种粘状物,通常表示不能吃的东西。
3配对练习,强化认知。教师给幼儿呈现不同的图片,如牙gao、蛋gao、gao楼等的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进一步强化认知。
(二)基于同形字的语素教学模式探究(以同形字“点”为例)
在平常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很多有关“点”字的词,如和时间有关的点,和形状、样子有关的点,和位置有关的点,和动作有关的点。教师可以在读本的教学中或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最好是在幼儿运用错误的情况下)将一字多义的用法呈现给幼儿并注意总结其中的规律,提升幼儿的认知。
在进行语素意识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语素意识不是语法,意识很难直接教学或通过明确的规则加以叙述。教师不要让幼儿死记硬背一些名词或规则,而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知识和词语结构分析经验,慢慢领悟。(2)语素意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口语词素意识的训练,而不是字词知识的直接教学或字词书写。(3)不同结构类型的词语在读本中出现的频率不同,教师可根据读本内容选择典型的语素进行教学。此外,无论是哪种语素意识的教学,在拓展时重在让幼儿理解该类语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典型的字词,不需要让幼儿拓展出所有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