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新生班主任的重要性

2009-08-31沈玉栋

文教资料 2009年19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班主任

沈玉栋 王 弘

摘要:本文针对“90后”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旨在将素质教育全方位渗透到学习、生活和思想的细节中,引导大学新生树立起自我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大学新生的综合能力,为高校学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新生 班主任 普遍问题 工作重心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提倡素质教育的主要理念是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越来越多“90后”的独生子女走进大学校园,如何培养大学新生综合能力的问题日臻突出。目前多数高校实行辅导员管理学生的运作模式,但往往一名辅导员管理了很多班级,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大学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辅导员外,为每个班级设立班主任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教育好大学新生,就会为整个高校学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90后”大学新生的普遍问题

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面对一个新奇而叉陌生的环境,要适应这种环境,很大程度上需要大学新生自我的心理适应和自我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普遍会出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学习上。目标不明,动力不足,方法不当。

踏入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大都是信心百倍、踌躇满志而来,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宏伟的规划。刚入校时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这种兴奋一般源于两种原因:一是环境的改变,二是学习内容的改变。部分学生会感觉十年寒窗终于熬出头了,突然没有高考的压力,觉得大学考及格还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因此,对待学业就马马虎虎,有些学生甚至不去上课,不交作业。还有部分学生对于新鲜知识也会有种兴奋感,但由于大学课程比较多,而且知识比较丰富多样,还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就认真学习每一门功课,但因时间上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一般来说大学新生前半学期补考科目比较多。大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会发现大学生活与自己想象中的相差甚远,大学中也有较重的学业负担,也有同学问的竞争压力。第二学期,没有好好学习的同学不再贪玩,静心学习,但大学新生没有了高考的指挥棒,无法衡量自己学习的好坏,加上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能力的强弱,因此大多数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由于大学知识结构和内容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为了升学变为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由多科性的基础学习变为有一定方向的专业学习,教师的直接指导减少,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许多学生不适应,学习上的困难就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为他们在中学时往往是学校中学习的佼佼者,是别人学习的榜样,有较强的优越感,进入大学后发现人才济济,从而失去了拔尖的地位,变成了普通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加之就业形势严峻也会误导学生:学习成绩与将来的就业无关紧要,所学到的知识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2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差,心理素质差。

“90后”的大学新生多为独生子女,以前生活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家庭的溺爱使不少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后开始集体生活,来到陌生的环境,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考虑衣食住行怎样安排,如何花钱,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做事,个别学生甚至不去饭堂排队吃饭,连生活的衣食住行都难以自理。能力的欠缺使他们的生活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危机,需要一个适应和转变的过程。

中学阶段。学生们大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可以珍藏自己的秘密,不用处理与别人生活相关的问题。进入大学开始群体生活后,多人的生活环境使个人的私密性受到挑战。生活上也不能随心所欲,需要与舍友处处协调。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都可能与同学产生分歧,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同学发生矛盾。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大多数大学新生往往不会处理与同学的矛盾,有的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平等、互助的交际原则,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有的同学嫉妒心理强,表现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嫉恨,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冲动时易采取不道德行为等。一部分胆小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在交往中畏畏缩缩,对同学不信任,心怀戒心,不敢与同学交往。在没有新朋友之前,许多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悲观情绪,遭遇挫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思想上容易钻牛角尖,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心情不好,容易有过激行为,或者跟同学打假斗殴,或者自我封闭,甚至自我伤害,酿成惨剧。

3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协作精神差,缺乏自律。

“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以前的生活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优越感,在家是重点保护对象,在校是学习的佼佼者,这种环境造就他们不由自主地以自我为中心,自尊性强,争强好胜,荣誉感强,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个别同学“天下唯我独尊”,自吹自擂,盛气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量的扩充,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一方面希望自我的强大,另一方面又渴望与知心朋友交流自己成长的心得,当这种心理特点上的双重性在不能适当调和的时候,他们极端地注重一个方面。缺乏适度的自律性。

二、班主任工作的重心

针对上述三方面的问题,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提醒学生建立独立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积极乐观、团结协作的氛围。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新生班主任从人校的第一天起就要时常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大学知识专业性强,课程连贯紧凑,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在专深的基础上尽量广博,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要锻炼基本技能,重在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足地发展自身智力水平。大学新生往往不能意识到这些,不能正确认识实验课、见习课,不会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不善于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的有利条件,不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因此,班主任就要在指导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多做工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方面可以通过任课老师上课时正确的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脉络体系,掌握学科特点,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扩大知识面。可以请一些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也可以组织一些新生学习交流会,使新生能取长补短,尽快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从死学变活学,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独立获取和深化知识的能力。

针对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所学知识,重过程,轻结果。大学的知识对于将来的工作只是起到打基础的作用,能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内容,在将来工作中用到时能够进一步自学就达到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另外,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大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班主任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