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2009-08-31陶舒
陶 舒
摘要: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解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培育出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存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逐步深化,办学方式、教育观念管理体制、学校规模、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与特色,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程序上不够严谨和规范。
高职院校在学生发展程序上不够严谨。高职院校是三年制的大专教育,与四年制的本科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却把本科院校的学生党员发展的做法生搬硬套地学过来,不但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不符,反而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例如,本科院校是四年制教育,他们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根据四年的在校学习时间来计划和安排的,而高职院校是三年制教育,除去顶岗实习的时间,学生一般在校时间只有两年或两年半。那么照抄照搬本科院校的做法能解决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高职院校在学生发展程序上不够规范。对参加团校学习、递交入党申请书、参加党校学习、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成为预备党员、预备期满申请转正等一系列入党程序没有具体而又周详的规定,没有形成系统化和体系化,造成操作上很不规范,不具有严肃性。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主要是依靠辅导员、班委和同学的主观认知确定的,没有一个客观的、可见的、可操作的标准和规则。
(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体上质量不够高。
发展学生党员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进取、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则多数流于形式、走过场、人口和出口都太宽松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例如,进入党校学习本来对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地了解党的历史和知识的受教育机会,可是很多学生表现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对在党校中开展的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学习漠不关心或敷衍了事,对政治问题缺少积极性和足够的热情。一部分学生从进党校学习直至入党,有着很强的功利性。就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或自己的前途着想。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成为一名党员,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为人民服务。
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不够高,不仅会影响党内队伍整体素质和党员的先进性,还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三)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严重脱节。
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严重脱节。这也是由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特点所决定的。一般来说。本科院校用四年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完成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入党转正等一系列的程序,党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很少。而高职院校在校的时间一般是两年或两年半,用这些时间完成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入党转正等一系列的程序很难,基本上到成为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时学生就已经离开学校走上实习岗位了,使得党员的继续教育就成为很大的问题。
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当学生成为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又离开学校走上实习岗位时,学校的党员继续教育基本上停滞了,学校党支部和相关培养人就会与学生失去联系或者说不方便联系,更谈不上他们的思想汇报和对他们的定期考察和培养了。其中有些学生可能在单位实习完后回到学校一次性交很多思想汇报给组织,党组织就有可能放宽要求和条件。同意和批准他们发展为预备党员或正式成为中共党员;有些学生可能觉得反正工作已经找到。人不入党无所谓就放弃了,那党组织之前为他们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就付之东流了。无论以上哪种情况。都反映出党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严重脱节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紧迫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
以上三点很鲜明地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以加强和提高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和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形成系统化和体系化。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相对短的特点,我们可以实行“早选苗、早教育、早发展、强管理”的培养发展运行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抓发展党员工作,发放党的知识宣传资料,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下宿舍讲解入党程序、指导新生上网学习党建知识等;平时有意识地宣传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形象、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尽量在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入党的一系列程序。当然在缩短时间的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党员发展的质量,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从参加团校学习、递交入党申请书、参加党校学习、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成为预备党员、预备期满申请转正等一系列程序,都要有相应的具体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撑。例如,参加团校和党校应具备哪些具体的条件;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制定《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条例》,从推选、认定、培养、考核、处分等不同的方面细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针对预备党员和党员制定《学生党员考核条例》,从考核内容(思想政治状况、党建工作、学习成绩、活动的参与性等)、考核方法(细化到思想汇报、党支部会议、理论学习、党员行为作风、到课率、学习成绩排名等)、考核评定等级(根据党员的表现分为不同等级。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党员进行具体而又有效的考察。
通过对学生党员发展程序的系统化和体系化。可让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据可依,更具有说服力、公正性、严谨性。
(二)注重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党员发展的质量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灵魂。失去了这个灵魂,党员发展工作就无意义可谈。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灵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严进严出,踏踏实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例如,从进团校学习开始,严格按照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党员发展程序,只要符合要求就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不符合就拒之门外;党员老师作为学生入党教育的指导老师或培养人,要对这些学生负责,把对学生的跟踪教育、民主评议、反馈整改意见等环节按层次有序地展开,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在给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多开展一些党小组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的真理得到提升,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是说空话。
(三)加强对党员的继续教育,保持党员培养和教育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针对高职院校这种党员的继续教育严重脱节的现状,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寻求改变。成为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的学生虽然离开学校走上实习岗位,不能与培养人面对面地交流,不能与党组织面对面地汇报,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培养人和党组织保持长期的联系。例如,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QQ、电子邮件、电话、短信、书信、甚至视频进行交流和汇报思想。学校党组织也可以通过学生所在的单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等,或者与学生所在单位达成协议,委托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考核。在如今资讯很发达的社会,以上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以上各种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很有效的跟踪教育、培养、考核,保持党员发展工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以上解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在党建工作中暴露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这些问题正是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和力量,我们应该抱有客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要坚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会越走越好,会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并使之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丁振中.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环境、问题和对策.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1).
[3]周全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1).
[4]骆文伟.发展壮大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