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文本的审美特征
2009-08-31刘俊峰
“课标”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有机组成部分的新诗及新诗教学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因此新诗及新诗教学,不仅要凸显语文课的工具性即让学生了解新诗的一般性常识,在丰富学生自身语言储备的基础上形成对新诗进行审美性解读和一般性探究的能力,还要成为“成人”即作为学生审美型人格的塑造和诗意人生萌生的催化剂,充分显现人文关怀。
新诗之为“文学中的文学”,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结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它通过语言熏陶和真情感染,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心灵的净化大有裨益。方法取决于对象的本质规定性,探究新诗的艺术特征就是抓住了新诗的本质规定性。因此,突出新诗的艺术特征教学应该是中学语文新诗教学一个可能的逻辑切入点。
“中国新诗是一个演进着的生命之流”,[2]它发生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正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断演进,新诗才取得了自己独异的审美特征:
首先,新诗的主体性特征。自五四以来的新诗,时代诗情和精神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变奏和节律的影响下,诗人追求对应于此的主体建构,“我”既作为时代的代言人又作为主体心态外投的独特情感范型于新诗中得到凸显。这是一种以主体来洞察万物和传递诗情的方式,主体精神在重建着世界秩序,“自我”的意志和力量浸染着物象,客体为主体所强烈地干预、征服和主宰。[3]如郭沫若的《天狗》就是“自我”即主体的理想建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内容就是在平静、祥和与祝福表演下主体的矛盾与分裂。
其次,新诗情感发掘的内指性倾向。现代诗人“回到各自的内在”,“根据独有的特殊感觉,解释各自现实的生命”,使得“诗的本身”就成为“灵魂的内在真实”。[4]新诗文本中的“我”,不仅是主体的象征,更成为主体心灵的真实存在。新诗情感开掘的这种心灵化或内指化倾向,把诗情的程度变成了“内向开掘的深度,新诗因此而变得更加深沉和耐人寻味。”[5]如戴望舒的《雨巷》中的怀恋、追索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折射,是现代社会变奏在诗人心灵上的投影;郑愁予的《错误》不是可怕的错误,而是心灵失落后的美好记忆。
第三,新诗的“陌生化”审美特征。新诗借助现代汉语言的特点,如“‘悖理的变形”、“佯谬语言”、“弹性语言”、“多义语言”等,[6]在各种新奇现代艺术手法如暗示、象征、隐喻、变形等的运用基础上,为我们营造了诗意氛围,并且带来了陌生化的艺术表现特征。这种“陌生化”赋予了新诗内涵的丰富、多义以及结构的多重性;同时也使新诗文本解读往往有了反复、歧义属性,新诗的“形美”与“意美”在审美陌生化效应构建的“张力网”中潜在地生成了其诗体独特的“系统质”。[7]如《死水》的暗示手法,让我们见到的死水不死,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对“小河”的象征与变形带给我们心灵的涤荡与生命的律动。
参考文献:
[1]龙泉明.左晓光.读—诗歌教学之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5).
[2]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刘西渭.渔目集——卞之琳作[A].咀华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胡经之.论艺术创造[A].胡经之主编.论艺术创造[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王彬.中国文学观念研究·中国新诗观念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转引自陆衡:现代新诗教学刍议[J].钦州高专学报,2001年第1期.
[7]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俊峰,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