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尝试
2009-08-31栾子彬
语文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困境:四顾茫然,举步维艰,教师困惑,学生抱怨。它不仅是当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考试最不适应的部分,历年中考的得分率都很低,究其原因,教学思路和办法不当恐怕是一个主要原因。“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恐怕要在语文阅读上下功夫了。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走出困境,开拓一个新境界。笔者近年来做了些小的尝试,现作些归纳,以求斧正。
一.更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发展教学个性,创建教学风格
传统的阅读观念着眼于词章表达,现代阅读观念则着眼于快速获取信息。根据“高密度、高难度、高速度”的阅读观念去选择教学思路方法,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⑴创造性地处理材料,不要贪大求全;取其精要,弃其芜杂。⑵革除慢节奏、低层次的徘徊,而代之以“高密度、高难度、高速度”的阅读训练。⑶不拘一格,因文定法,因材施教。⑷不满足于教懂,要要求教会,授人以渔。如钱梦龙所说:一个教师教100篇课文,学生都懂了,如果第101篇学生自己还是读不懂,这种教学就还是失败的。
长期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造就了一大批“教学匠”。要打破这种局面,走出这种困境,采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思想情趣、学品人品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趋于成熟的标志。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达到三层境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一个具备了优美的教学风格的语文教师才能导引学生步入佳境;他给予学生的将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而是那种更为宝贵的可以受用终身的“风格”。
发展个性形成风格就要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所谓灵气者,意在勇于创新、通灵多变。例如教《雷电颂》,就要激情洋溢,声情并茂,引学生进入东皇太乙庙接受洗礼;教巴金的《灯》,则要沉静稳健、明思善辩,引学生钟情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去细细品味人生的哲理;带学生随王荆公游褒禅山,则又娓娓点拨、探幽寻微,教他们发现真谛。如此因文变法,因材施教,语文课堂就一定会阴天转晴、开朗活泼起来。
二.把阅读教学的重点切实转移到语文和思维方面来,在语文训练中求得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语文课就得学习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事实上现在的语文教学却不尽如此,过多的篇章结构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作家作品介绍,充斥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仅仅只是被当作学习写作的例文了。现在要切实转变过来,要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
实现这一转变,首先要重“读”,阅读教学,理所当然要“读”。朗读诵读,领读范读,“一字一句都要见于书、入于目、发于心、出于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中早有“以读带讲”之说,朱熹就很赞赏这种方法:“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可见读是理解的基础。而现在讲师太多,讲风过甚。熟读之外,就要指导学生品味语文技巧。学生往往不精心、浮躁,多好的语言就在他们眼皮底下,却视而不见失之交臂。我教《论雷峰塔的倒掉》,讲到结尾处的两个“活该”,先让学生变换语调各自去读,在热闹了一阵之后,问:“谁读出了味道?”一个学生立即站起来说:“‘活该两个字干脆有力,痛快淋漓,说明法海罪有应得!”看!这个“味道”是读出来的。
在语言教学中把握思维的潜流,发挥语段中的思维训练因素,阅读教学会更有吸引力。学生上数理化眼睛放亮,奥妙在于严密的逻辑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这“深处”是指人的思维。只要去发掘思维的潜流,就会产生吸引力,就会读出味道。
语言和思维的同步训练最好以语段为基点,一篇嫌长,设题和训练多有不便;而在一篇中选取精彩语段设题,可以达到以少胜多的效益。张志公先生认为:“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立足于语段这个基点,有利于语言和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三.引进时代活水,使阅读教学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无论语文教材怎样及时更新,其语言文字负载的信息总是比现实社会稍慢了一个节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补充新鲜时文,无论从量与质的方面说,都是大有裨益的。正如“功夫在诗外”一样,语文的功夫亦在课外。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培养跨世纪的一代人出发,语文教师应有足够的气魄和胆识,把社会引进课堂。如我在教学诗歌语言,领悟诗歌的意境;又如在教学第五册杂文单元时,引进了《学习的革命》,并且针对社会上广告的庸俗低级写了一篇杂文《第337条妙计》给学生阅读修改,这样既使学生贴近了社会生活,又更圆满地完成了杂文单承的阅读教学任务。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古诗等;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阅读文质兼美的叙事性作品及优秀诗文;第三学段的学生除了继续阅读有关叙事性作品和优秀诗文外,还可以适当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成功的乐趣。二是要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行怎么读。三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会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兴趣浓,收益大,受教于阅读,见效于写作。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实施美育,研究阅读教学艺术
美育又称教育。阅读教学是一种美的创造,也是一种艺术教育,艺术的教育更该讲究教育的艺术。讲究艺术是为了激发兴趣,提高效益,给学生以美感享受。那些倍受学生欢迎的名流高手,无不是以其高超的审美调度给学生以美感享受。于漪老师讲《周总理,你在哪里》,在一段深情的导语之中,学生心中已贮藏了周总理的爱戴之情;当读到“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时,同学们已泣不成声,师生沉浸在炽烈的情感之中,用心灵呼唤着:“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一种崇高的美感在心灵的共鸣中得到升华。当然,阅读教学的艺术时多方面的,诸如结构艺术、板书艺术等,只要我们把它当作一门芝术去追求,我们就会得到艺术的效果。
由此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入手。首先,要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让学生走出“课本是世界”的小天地,走进“世界是课本”的崭新天地。其次,要花大力气研究课程教学中规定的背诵积累量和课外阅读量如何得到有效的落实。例如:阅读的材料从哪里来,如何确保学生阅读的时间,对学生的背诵积累量和课外阅读量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课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是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这也是切中了传统的阅读教学弊端的。阅读教学要走出困境,就要走向科学化、艺术化。
栾子彬,教师,现居河南鹿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