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语文的有效预习
2009-08-31陶红玉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做好上课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预习,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更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而这也正好符合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
然而语文预习很多时候是停留于口号,落不到实处;或者注重形式,轻视方法,进而收效甚微;甚至有时也被完全忽视、遗忘。主要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首先,学生对语文预习不重视,并持有偏见,跟不少老师缺少必要的引导以及课堂教学方式有关系。有教师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会预习”和“不知道有什么用”两个选项的学生占50.9%。此外,还有49.1%的学生在不预习的原因中,选择了“没时间”和“嫌麻烦”两项。调查分析认为,这与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有很大关系。①此外,受传统习惯影响,有些教师上课多是依照配套教参,没有自己的解读,有时甚至照本宣科,提问题也总是老一套。学生一旦有教辅用书,就可以应付教师的问题了,所以也就懒得去预习了。
其次,学生的“不积极”背后隐藏的其实是高分压力下的急功近利思想。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们常分秒必争,为应试而疲于奔命。但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拿高分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常有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记得以前自己语文成绩不错,为什么到高中后突然感觉语文基础很差?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变得无所适从?语文到底该怎样学?怎样才能尽快提高语文成绩?许多同学带着这样的疑问艰苦摸索,收效甚微,以致苦恼重重,浩叹连连:学好语文真难呀!与其如此费了气力却不见成效,还不如就此放弃,把宝贵的时间转移到数学、英语等学科,也许短时间内就能收获颇多。这样的想法一旦产生,语文从此便逐日被忘却,当然更不奢谈课前预习了。
再次,学生对于语文预习的“不自觉、不认真”正体现了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薄弱和学习能力的缺失。从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生预习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从而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老师不布置预习,他们可能连粗略读一遍课文都嫌麻烦;即使有预习,也是纯粹为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要么骑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看一看,浅尝辄止的走过场;要么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查出几个生字生词,或至多了解一下文学常识,便以为是预习。结果当然与老师要求的甚远,收效甚微。
因此,摸透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有的放矢”,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纠正学生对语文预习的偏见。
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预习的重要性,摒弃“预习‘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自觉地投身到预习工作中来。语文学习,既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持久的探索精神,还需要有坚韧不拔的良好习惯,而主动预习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主动获取知识,可以明确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改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另外,预习又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预习学生会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发现一些疑点、难点,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这将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默契配合,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好“他们的心理咨询师”,从根本上扭转他们对语文预习的看法,鼓励他们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兴趣。
第二、给予学生必要的预习指导。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必要的预习步骤,学会不同的预习方法。
预习可以主要采用以下的四个步骤:1.通读教材,感知内容。可先纵览整个专题,再到单篇课文。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达成初步的认识。2.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如果书上有注解,就对照注释理清;如果书上没有注释,那就要利用工具书,查字典时特别要注意不放过一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若思之不解,可用线划出,打上问号,待老师课堂讲解时解决。3.根据课后习题及下发的预习讲义,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结构的划分、句子的理解、写作的特色等问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可以思考后存疑但不能忽视此环节。4.整理预习的收获,养成做“预习笔记”的习惯。这一步可以放在前三个环节之后,也可以贯穿预习过程。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足见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确实是非常大的。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记下相关的知识和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因课文而有别,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运用,如阅读法、联想法、质疑法、归纳法等等。阅读法是采用粗读、细读、精读等方式,通过读来了解新教材的体裁、作者、内容、结构,或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作者情感。联想法是沟通已有知识和新课内容,找出它们的异同,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质疑法强调从各个角度多提问题,尤其是能够在无疑处生疑。归纳法是将新课的知识归类,从而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当然,除了这些常规的预习方法,还可以采用诸如复述故事、创意诵读、表演课本剧、制作学具等富有乐趣的手段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②随着科技的进步,还要学会“放眼课外,利用网络,使预习作业有时代气息”,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预习题目,让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③
当然,预习也要体现个性化色彩,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有教师提倡“个性化预习”,让学生首先给自己的预习本命名,结果“我来显身手”、“放飞个性”、“我的DIY”、“我的地盘我做主”等富有个性的名字闪亮登场④,这样的个性化要求无疑能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第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体现“预习成果”。
首先,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精神,重视课前准备环节,实现备课思路由原来的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的根本转变。知识性的备课倾向于知识的灌输,而策略性备课则在学生知识的建构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师的问题与答案将不是照抄教辅用书,而是带有个性化的,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让学生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需要及时评价反馈预习效果,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预习结果的机会。这既是对学生预习结果的检查,又是让学生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检查、组织交流、提问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有了学习成就感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既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又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爱好,从而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部署,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再次,要保护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用心去想的问题,不管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首先要对这种做法给予肯定。在预习过程中,没有得到教师的指导时,能独立思考、归纳和总结,说明他们已经动脑动手,尽力去做了,不论结果如何,都该多用激励语言来表扬。肯定的话语,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能使他们享受到预习时独立思考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预习正是把学习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学生通过自食其力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有效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获取知识的习惯,鼓励了积极探究的精神,而这些又正是符合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的。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有必要紧抓预习不放,让其成为教师新授课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成为学生取得听课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习惯,并最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①贺春健 何岩:《关于教师预习指导的实践》《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9月。
②顾立群:《让学生在预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1世纪中学生作文·教师版》2008年第1期。
③阮泽浩:《优化语文预习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语文学刊》2006年第2期。
④郭雪雅:《谈语文个性化预习作业的布置》《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3期。
陶红玉,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