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一味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

2009-08-28唐绍宏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22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唐绍宏

[摘要]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独一味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柏油样便停止时间及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统计学检验用?字2检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独一味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有治疗作用,尤其对防止再次出血的发生,效果更佳。

[关键词] 独一味胶囊;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234-01

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3例(剔除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者),其中,43例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口服独一味胶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3例(剔除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性33例,女性10例;年龄16~20岁2例,21~30岁15例,31~40岁16例,41~50岁8例,51岁以上2例;入院时血红蛋白:90 g/L以上10例,60~90 g/L 17例,30~59 g/L 13例,30 g/L以下3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8~20岁2例,21~30岁14例,31~40岁16例,41~50岁6例,51岁以上2例;入院时血红蛋白:90 g/L以上9例,60~90 g/L 15例,30~59 g/L 13例,30 g/L以下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分布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去甲肾上腺素、静点泮托拉唑、清除幽门螺杆菌、禁食、补液,贫血严重者输红细胞。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口服独一味胶囊,每次3粒,3次/d,连服7 d,如果出现再次出血,则连服14 d(再次出血均发生在住院7 d内)。以不再呕血及排柏油样便停止时间为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不再呕血及排柏油样便停止24 h后再次呕血或排柏油样便为再次出血,观察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

1.3疗效判定

入院24 h内不再呕血及排柏油样便停止为显效;72 h内不再呕血、排柏油样便明显减少,7 d内排柏油样便停止为有效;3 d内呕血及排柏油样便无改善为无效。

2结果

治疗组:显效31例,占72.09%(31/43);有效10例,占23.26%(10/43);无效2例,占4.65%(2/43)。对照组:显效19例,占47.56%(19/40);有效18例,占45.00%(18/40);无效3例,占7.50%(3/40)。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显著下降,对照组11例,占27.50%;治疗组5例,占11.63%,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无效5例均转外科手术治疗。

3 讨论

藏药独一味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的根及根茎,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的功效。 李元静等进行了独一味颗粒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包括镇痛、抗炎和止血作用),并与原剂型独一味胶囊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炎症、甲醛致小鼠牙龈炎症等方法,并测定了小鼠止血时间、大鼠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进行了大鼠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显示,独一味颗粒剂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及大鼠的足肿炎症,增加小鼠牙龈持续性炎症期间的摄料量,提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延长血小板最大聚集时间,减慢解聚速度,缩短小鼠止血、凝血时间和大鼠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提示独一味颗粒剂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和止血等作用。多用于外科手术后的切口疼痛及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也有用于口腔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而用于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罕有报道。本组观察止血效果显著,而防止再次出血效果更明显,其机制除止血作用外,还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生肌敛疮的功效),故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发生率显著下降,建议将其作为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治疗。本组未观察消化性溃疡愈合时间,建议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此进行探讨,深度挖掘其各方面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元静,张月玲,刘近荣,等.独一味颗粒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3):36-40.

[2]贾正平,李茂星,张汝学,等.独一味止血有效部位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4):272-274.

[3]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镇痛止血药独一味的研究概况[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7(3):222-224.

[4]关枫,王艳宏.藏药独一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23(2):119-120.

[5]王晓文.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道出血40例—附常规西药治疗20例对照[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2):43-44.

[6]董槐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7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0(6):55-55.

[7]谭章.独一味胶囊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2004,5(4):47-48.

[8]贾孝荣,王镜.藏药独一味止血机理探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2):29-30.

(收稿日期:2009-04-28)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行为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