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诊治中的作用
2009-08-28余琼华熊丽
余琼华 熊 丽
[摘要] 目的:探讨分类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综合患儿相关的临床资料,对2008年4~9月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21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类管理治疗:Ⅰ类即轻症病例31例(有皮疹但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血象正常,尤其是年长儿),行居家隔离观察、适当的抗感染治疗;Ⅱ类即普通病例171例(有皮疹且发热,血象异常,尤其是婴幼儿),行住院隔离、常规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Ⅲ类即有重症倾向病例16例,置于重症监护室,严密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免疫增强和(或)激素治疗。结果:轻症病例和普通病例在1周左右全部治愈,有重症倾向的病例亦多于5~7 d病情好转,2周左右治愈出院。结论:分类管理不仅有利于病情观察,及时发现有重症倾向的病例,有效救治,提高治愈率,而且还能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在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治乃至疫情的控制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关键词] 手足口病;分类管理;小儿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c)-159-0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全球性传染病。自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已在国内外广泛流行。既往轻症病例占绝大多数,而近年来重症病例与死亡病例时有报道,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故倍受关注。2008年3~5月我国安徽省阜阳市先期暴发肠道病毒71型(EV71)疫情,报道患者7 470例,死亡23例[1],使民众一度处于恐慌之中。各级政府与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监测排查与诊治患者的工作全面铺开,医疗机构再一次经受考验。2008年4~9月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门诊与住院患儿共计218例,笔者依据病情轻重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8例手足口病患儿诊断均符合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断病例标准[2]。男137例,女81例,男女之比为1.69∶1;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其中≤1岁30例,1~2岁84例,2~3岁46例,3~5岁37例,5~14岁21例;病例集中就诊于5~7月份(共计204例,占93.6%);散居儿童135例,托幼儿童68例,学生15例;部分病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有明显的托幼机构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1.2 临床表现
发热187例,其中,低热(37.5~38.0℃)60例,中度发热(38.1~39.0℃)113例,高热(39.1℃以上)14例,热程3~5 d;218例均有出疹,疹型为丘疹、斑丘疹和疱疹,出现频率由多至少的部位分别为手、足、口腔、臀部、下肢,多2~4 d出齐,5~9 d消退;神经系统受累者3例;并发支气管肺炎26例,心肌受损18例。
1.3 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绝大多数正常,但33例增高,最高达21.0×109/L;降低7例,最低值为3.2×109/L。心肌酶异常18例,肝功能异常6例,无血糖异常病例。脑脊液检查2例无明显异常,核磁共振检查2例未发现脑干异常信号。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26例。
1.4 分类管理与治疗
借鉴安徽省立医院的做法[3],立足本院的实际情况,综合患儿年龄、病情轻重、外周血象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将所有患儿分为三类:Ⅰ类即轻症病例,有皮疹但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血象正常,尤其是年长儿;Ⅱ类即普通病例,有皮疹且发热,血象异常,尤其是婴幼儿;Ⅲ类即有重症倾向病例,有以下表现之一者:高热、皮疹密集、肢体发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呼吸频率或节律改变,有神经系统表现如易惊、嗜睡、肌力下降等、血象升高或降低、并发支气管肺炎、心肌受损、肝功能异常、营养不良的婴幼儿。
依据以上分类,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对Ⅰ类患儿行居家隔离观察、适当的抗感染治疗,重点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取得家长的配合,门诊随诊;将Ⅱ类患儿安置于普通病房进行隔离、常规的抗感染及支持对症治疗;将Ⅲ类患儿收治于重症监护室,严密观察,必要时给氧、心电监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免疫增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或)激素(冲击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同时做好呼吸支持准备工作以应急需。
1.5转归
Ⅰ类即轻症病例31例在1周左右全部治愈,无并发症;Ⅱ类即普通病例171例亦在1周左右全部治愈;Ⅲ类即有重症倾向病例16例亦多于5~7 d病情好转,2周左右治愈。
2讨论
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患儿病情普遍较往年偏重并且变化较快,大部分患儿集中于5~7月份就诊,有明显的托幼机构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相关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与其他省份相似[4-5]。而卫生部要求县级、市级医疗机构为定点诊治医院[6-9],故短时间内有大批患儿聚集定点诊治医院。针对这些疫情特点,本组采取依据患儿年龄、病情轻重、外周血象等客观指标,将就诊的21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类管理治疗的策略,不仅有利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有重症倾向病例,有效救治,提高治愈率,而且还能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在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此,笔者认为分类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治乃至疫情的控制中具有非常实用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万俊峰,朱理业,刘红,等. 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4):3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S].2008.
[3]陈云龙,潘家华,吕勇,等.小儿手足口病分类管理的探讨[J].安徽医学,2008,29(4):365-366.
[4]李小嵩.手足口病2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3:48.
[5]黄鹂,路中江,陈少华.儿童手足口病562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4):897-898.
[6]植自勤,覃蔚.炎虎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94-95.
[7]宋美昕.手足口病7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55.
[8]许庆兰.手足口病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5):168.
[9]吴冬科,杨明.儿童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159.
(收稿日期: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