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

2009-08-28夏震琪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信息技术

夏震琪

江苏省在2005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性的学习。当今社会,看一个人的能力已不再是看他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是否具有一定的学习素质,会不会学习;知识本身已不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使得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首先,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不能再只是传授者

新课程改革首先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学习中欲罢不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自然就需要不断探索,花一番苦功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要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只需要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而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档的设置等编辑方式,则让学生自己去摸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其他同学听,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其次,加强学习的趣味性,让游戏为学习服务

学生对信息技术是很感兴趣的,然而这个兴趣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假象。通常,他们对电脑和网络的兴趣仅限于玩游戏、聊天、看动漫、听音乐等等。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似乎对“玩”电脑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应当将学生从单纯的“玩电脑”中引导出来,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再次,组织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首先根据学生中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组成合理结构的“学习合作小组”,将学习合作小组体现在座位表的编制上。再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小组成员的友好合作与互补性。我对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归类,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进行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

然后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竞争”、“共同达标”的形式来促进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同时,教师应注意“代做”的现象,加强监督与教育。在每个小组内推选出一名学习基础好、组织能力强、说话流利的同学担任组长。在学习时,请组长管理本小组的纪律,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一般都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一节课后,可以评一评哪组最守纪律、那一组发言最积极、那一组合作的最好等等。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口头表扬为主)。通过评比,可以让学生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要设置学习任务,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当前及未来的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学生都要关注信息、敏感于信息,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成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捕捉、发掘信息并善于创造信息的新型人才。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料作为学生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学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时代,学生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在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设置学习任务,利用网络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确保互联网能充分地应用于学习中,将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比如,在解决课堂任务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如BBS论坛、电子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等来进行讨论合作。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完全可以想出许多好的点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采用游戏、故事、歌曲、电影片断、多媒体课件、网络笑话等多种形式导入,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过一把教师瘾;给学生一个课题,进行小组间竞赛,将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吸引过来等等。可以想像,课堂上的学生不再以玩游戏为目的,他们的学习是轻松而愉快的,这样必然能营造出师生双向互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组织,很多在网络新环境下出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新课程信息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