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选择与运用

2009-08-28余金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手段课件理论

余金元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为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但如何才能合理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呢?笔者现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寻找教育理论的制高点

南国农先生认为:“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电教手段,必须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要合理运用,才能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教师应在理论的指引下,将幻灯、录音、电视、电话、电脑等多种传媒的性能融于一体,让它们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的成功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学生当前认知能力的发展。在《视听教学法》中,戴尔在总结了经验塔形结构的同时指出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然后逐步上升为理论。如果没有具体经验的支撑,一味地死记硬背理论法则,则是失败的教育;但是,教育也不能满足于具体的经验,经验不上升为普通化、概念化的法则,将成为孤立的、静止的、意义不大的东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提供更真实的生活体验,可以适当运用信息技术的模拟体验。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大量的与字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使学生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

加拿大心理学家佩维奥在有关实验中发现,具有丰富形象的材料比纯抽象材料容易记忆。这是因为抽象材料只有言语编码,而形象材料既有言语编码,又有表象编码,其保持强度是两种编码系统效应之和,因而可以延长记忆。这种现象称之为“相加效应”。所以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有关知识理解和保持水平,教师可以加上必要的课件展示。例如《三亚落日》一文,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亚独特的热带风光,使学生欣赏蓝天、白云、大海、白鸥、椰子树、沙滩等,一方面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课件的展示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在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需要依赖直观形象的帮助。

根据学生的情绪特征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

学生在学习时的情绪对于学习效果来说相当重要。如,由于天气不好,原定的春游取消仍旧上课,学生回到教室心情一定难以平静,而教师又要按计划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这时,教师就可以先展示有关七七事变的多媒体课件或影视作品,然后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自然很快地转移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中去。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心理呈现疲倦时,教师可播放一曲音乐、展示一幅画面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手段不是目的,媒体的使用必须科学、有效,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在《小镇的早晨》一文的教学中,课文第一、二、三节都是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为了让学生领会这一写法,并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我考虑到课文没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宜采用让学生静下心来边读边思,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美。所以本文的教学不宜过多地展示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而应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去联想,进而学以致用。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可以寻求现代教学媒体的支持。如,《三借芭蕉扇》一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复述,如何处理“孙悟空几次借扇“成为教学的难点。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下载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连环画和相关的动画,以及西游记的片头、片尾歌曲等,经过适当处理后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的教学效率对比中进行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

为了在教学中追求效率的最优化,我们提出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原则。各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在同样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应多采取简单易行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应将各种媒体或技术进行很好地整合,而不应该为了求新、求奇,就把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放在首位,盲目地崇拜技术,追求技术高、精、尖、全。有些老师为了上一节公开课,几乎把所有的新技术一股脑儿全部用上,结果人累得满身大汗,课却上得支离破碎。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节约时间上的对比和展示效果上的对比。例如,教低年级学生写字时,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还是出示课件,这就要看教师的书写功底和实际效果。

根据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前景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

学生的发展应面向未来,我们的教学也应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教师应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或发电子邮件、或在BBS上贴帖子、或进入虚拟社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想考分一样多的同学,一个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一个知识狭隘,仅限于考试范围,孰优孰劣?另外,教师在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时还要关注学生对待学习、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共同分享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应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指导,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出一批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人。

猜你喜欢

手段课件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理论”与“实践”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