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之我感

2009-08-28王红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直观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孙 艳 王红军

与现代媒体日益频繁接触的学生已不满足于“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创新教育的全面展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正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着传统教学手段表现单一的缺陷。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全面调动学生感觉器官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超越有限的教学时空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感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起着推进作用。

第一,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在接触多媒体时好奇、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利用好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接受语文知识。

如,在讲授叙述文时,教师以前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述事件或画面,学生也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把握,从而往往会造成认识偏差。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将原来抽象的叙述变为直观、可感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从形、声、色等各方面感知事物,使教学活动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单一教学模式向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转变。这种教学方法扩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再如讲散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配上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美妙的意境,让学生慢慢地咀嚼、品味,感受语言的朦胧美、模糊美。

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知识容量,加快知识的整合速度,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而且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等客观教学环境的限制,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教学中会有些知识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就可把课文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可以将以往教学中无法展现的东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时,教师通过放映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来体会梦游的奇特——“列缺霹雳,丘峦崩催。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通过视觉,体会梦游的境界——“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美妙的仙境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很快就走进了李白的梦中,再配上音乐去朗读,体会得更加深刻。

再如,进行文言文单元教学时,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等都需要大量的板书,学生觉得乏味。若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既可刺激他们的感官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可以节省时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作文教学中,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的良好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文是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历来是学生学习中薄弱的环节,学生视作文为洪水猛兽。一到写作文时,大多数学生就搜肠刮肚、东抄西摘地凑成一篇作文上交老师,以视完成作业。看看学生上交的作文,或内容重复,没有新意、或弄虚作假、或言不达意,不是不对题,就是空洞无物。最另教师头痛的是,为数不少的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

上作文课前,教师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声音、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观察、想象,再根据自己的观察确定写作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观察、体验、认识和描述事物,提高作文能力,还可以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多媒体教学省时、快捷、高效,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扩大了信息量,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它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借助于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和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猜你喜欢

直观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