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2009-08-28高冬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子弹手段玻璃

高冬梅

在高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海量激增,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潮流,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体现在我们教学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渗透于现代教学过程中。加快信息知识的传递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生动形象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及发展特征,还可使学生看到瞬息万变的事物变化过程。比如我们对学生说:“不是子弹打碎玻璃,而是空气把玻璃打碎。在子弹还没有碰到玻璃时,玻璃就已经先碎了。”学生会大惑不解。但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击碎玻璃的全过程,然后用慢速度放映出来,学生就会看到事情的真相:子弹一边慢慢地自转,一边慢慢地前进,它的四周包围着一团火焰,当子弹还没有碰到玻璃,子弹前边的激波已经使很规则的一小块玻璃变形,子弹从这个地方穿过玻璃以后,玻璃才开始出现放射状的裂纹,然后玻璃才碎成一片片。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高速前进的子弹前面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带有破坏性的冲击力,玻璃是被空气冲击波打碎的,当子弹穿过后,又引起后继空气的震动,进一步将玻璃打碎。

再如,进行急行跳高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要点及纠正错误时,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把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环节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帮助学生比较、对照、加深理解、巩固记忆。这种对事物现象进行验证与分析的方法令人一目了然,使得课堂教学气氛非常良好,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表现手法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直观表现力,它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或加工。使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都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转化,进而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情景再现于课堂。使那些看不见、辨不明的变成看得见、认得清的,抽象变成具体,复杂变得简单,形象地呈现在眼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理解、去感受。把枯燥无味的文字表述,变成直观、生动的形象演示,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这正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习带来的无穷魅力。

精选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教改中,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多个班级的授课教师来说,利用多媒体,同一教学内容可反复使用,大大节约了师资,精简了教材。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渗透,准确地记录并及时传递了教学内容和科研成果,便于外地专家授课和举行学术讲座,使大批学生得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受确有专长的教师的教学,给师生创造了提高能力的大好机遇。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方的施兵布阵,了解对方的实力,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训练形式,掌握了最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渗透,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动作模拟、声情融汇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们感知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电化教学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这种发展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必须着眼于未来。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推动了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使得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讲解,哪怕是我们认为准备的语言多么风趣、幽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也会慢慢降低。例如一个小故事,我们在讲解的同时,配上多媒体画面来展示故事情节,并用声音来渲染情节,学生马上会兴趣大增,认真听课,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接受度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不妨多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来丰富我们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变化,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手段揭开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使教师的教学既能无限延展,又能向纵深开拓。

总之,立足今天,放眼未来,我们必须把多媒体手段引入我们的教学,使学生能得到立体的、全方位的发展,更加迅捷高效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猜你喜欢

子弹手段玻璃
两颗子弹
为什么有的塑料连子弹都不能穿透?
我是大毒虫——子弹蚁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