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我省高校社会贡献率的对策
2009-08-28程曦刘业明
程 曦 刘业明
高校经济效益外部化,在推动我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审计亦任重道远。笔者结合审计实践,就如何提高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高校社会供给、办学质量以及提高高校社会贡献率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应进一步强化高校社会贡献率意识
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应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贡献、创新贡献、人才贡献、智力贡献,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强化高校的生存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贡献意识,提高教育资源的吸纳和利用能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高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质量效益。提高高校社会贡献率,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发展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政治效益。
二、建立高校成本核算体系,增强经济发展效益贡献
树立成本意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一定时间内为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高校在校学生学习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体现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大类。其特点:(1)高校的“产品”主要是学生,而高校培养的学生既是维持生活需要的消费主体,又是教育经费耗费承担的客体。(2)教育成本计算具有不确定性。成本投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社会结构等方面,无法计量。
我国高校开展新校区基本建设,在建成5000亿元资产的同时形成了高达2000多亿元的债务。诚然,扩大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之一,但是不计成本,不考虑生源数,盲目扩张,导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负担沉重,学校濒临“破产”的做法并不可取。某些高校为扩张引资兴建学生公寓,甚至出现收取的住宿费不够支付其引资租赁费,用收取学生学费去弥补租赁费不足的现象。面对种种现象,究其根本就是高校未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
(一)高校应当强化预算管理,增强办学成本意识。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须贯穿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预算管理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指标控制的原则。二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财务管理原则。三是“以人为本,共同参与”的协调管理方式。
(二)建立健全适合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及核算体系。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已由只注重社会效益的纯事业单位,转变为既注重社会效益又兼顾自身效益的半事业、半经营性单位。而目前还没有制定关于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制度及核算准则。因此,尽快建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并将成本核算制度纳入高校日常管理制度范围,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制度保证。明确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范围、对象、周期及项目,使成本核算对象化。
(三)建立并完善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考核与评价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预算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的过程,也是检验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否达到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成本评价控制指标体系,以保证评价工作公正、合理、有效。
三、建立高校发展指标体系,增强社会发展政治效益
高校发展指标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有关指标,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的指标来全面衡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各有关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各项高等教育措施的相关性。通过量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从而使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的研究者能够在全面、准确、客观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运作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衡量、监控和评价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保持其优点和长处,克服其缺陷和不足,并逐步完善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
(一)高校应当对其发展指标进行调研认真测算。要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口、社会与经济背景进行调研,对投人高等教育的财力与人力资源全面测算,测算高校的生均学习环境和组织管理资源,要计算维护高校的教学秩序所必须的资源,对高等教育社会产出和劳动力市场产出创造的社会效益进行调研。
(二)高校应建立具有科学性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理论体系应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且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式。同时,在确定每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名称、含义和口径范围时(如对指标含义质的规定等),在理论上必须有科学的根据,在实践上必须可行且有实效。这样,才能真正用来搜集资料并予以数量表现,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果,从而使人们可以据此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结合具体国情,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应当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制度,构建基于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努力做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逐步形成高等教育讲绩效和有绩效的良好氛围,使高校进一步发挥作为新兴产业火车头、高新技术孵化器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服务。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