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现状与思考

2009-08-28杨学军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3期
关键词:技术装备装备考核

杨学军

我区农村中小学校技术装备近几年来本着以教育装备技术发展促进信息化技术发展、以信息化发展促现代化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这项基础工程的发展客观地讲,仍然存在地区推动不平衡,应用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有如下现状:

1存在着“一重三轻”的现象

一是重建设轻管理。为数不少的学校为了达标的需要,不惜代价,克服投入不够的困难,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要求,配齐设施设备,以求达标升级,但是,对教育装备的科学管理、系统管理还没有纳入学校综合管理系列之中,常出现时紧时松,前紧后松等现象。二是重建设轻应用。近几年来,我区大部分地方农村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条件越来越好,档次越来越高。但是,一些学校由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问题。只是把利用教育技术开展的实验教学、空中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示范活动,集中教研活动之用,使用不能常态化、常规化。学校不能把使用现代媒体教学列入教师业务考评的重要内容。致使部分教师产生应酬心态。没有很好利用它来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三是重建设轻研究。部分学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结合校情、结合教师的使用情况对设施设备的高效利用、维护和保养更新,怎样扩大普及应用面,怎样以此为契机渐渐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法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做到以用促研、以研促用、促普及、促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没有形成特色教学、优秀的教法,制约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成长。

2装备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不够

目前,在农村学校由于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存在差异,教学装备及应用管理没有完成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系列之中,有“两张皮”现象,因此,教育技术管理、应用、评价、考核,一则地位不高、二则与教师的教学绩效联系不紧,反过来导致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该实验的课不上实验、不演示,该用媒体形象直观的手段不使用,以言代之简单方便,最后导致教育技术装备的作用不能发挥,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提高,教育技术的信息化、现代化就成为一句空谈,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必将成为一句口号。

3激励导向作用发挥不够

农村中小学校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的原因,他们对使用现代媒体有生疏感,畏难情绪,缺乏成功体验,缺乏鼓励鞭策,加之学校的积极推动不力,如奖励、评先评优,同时,学校抓示范引领,借鉴外来典型推动不够,使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产生以上诸多现象的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

3.1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观念、管理思想落后。学校管理者没有从着眼教育发展的大局构建学校科学的管理思想,把装备工作当作标准、条件,没有以此很好地服务教学、推动教学科研,促进教师成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2管理制度的构建不到位。应用现代技术的教学应该列入学校常规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应该作为评价考核教师工作的基本指标,它不仅仅是示范课、公开课的必须手段,而是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创新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和基本能力。

鉴于以上管理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推动真正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建议如下:

①加大对装备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装备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校领导认识到,装备工作不仅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新增长点。

②建、管、用、研并举,努力开创装备工作的新局面。一是要落实装备经费,完成各项装备建设任务。二是要加强管理,特别是要把装备工作纳入到目标考核之中,今后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装备工作的考核,加大“农远”工作考核力度。三是狠抓应用,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使用效益,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使教师应用比例、学科应用面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四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以研促教。全面普及与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五是看重实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充分肯定实验员、实验课前准备工作量和实验教学、科技制作的工作量,并列入津补贴(或绩效工资)范畴。六是教育技术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装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把培训、管理、应用、研究、考评、督查、指导并举,整体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技术装备装备考核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内部考核
防晒装备折起来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欢迎订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5年版)
合成洗涤剂工业技术装备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