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媒体手段享受语文课美感

2009-08-28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3期
关键词:手段美的多媒体

王 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

1精选音像素材在视听中感受美

初中语文课文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利地带动学生审美的灵感。用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做到目观其形,耳闻其声,也就是说,学生的视听器官到生理上的愉悦,同时学生情感和作品的情感也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形成了相应的审美心理,从而感知课文的整体形象美。

2展示生动画面在情景中体验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背影》一课中,我制作了一组有背景的幻灯片,一是背景离乡的电影画面,二是出示书中的朱自清画像,三是出示父亲买橘子背影的画面,并配以二胡独奏《牵手》这样的几幅画面依次展示,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情景设置,进一步体会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激起学生的情感。

3丰富相关资料在比较中鉴赏美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教学抽象的讲述为直观形象的演播,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如人物描写中,爱慕虚荣、贪图享乐而最终付出沉重代价的玛蒂尔德令人鄙视又让人同情:父亲那蹒跚地走着,又艰难地爬上月台的背影使人感动;还有那滕胧幽静的月下荷塘,高大崔巍的雨中泰山,都令人神往。教学这类课文时,我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4巧设情趣悬念在想象中表达美

在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不仅要引导学生寻找美,感受美、理解美,而且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表达美,以达到语文教学中扩展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如在《岳阳楼记》一课中,范仲淹用妙笔把岳阳楼的湖光山色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时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发挥想象“假如你来到岳阳楼前,看到这般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用心体会,之后也会踊跃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与感受。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美的能力。

可见“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的电教媒体,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真正进入“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手段美的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好美的雾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