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束花
2009-08-27
星期天和一个朋友去医院看望病人。在楼下我们买了一大把包扎得十分精致的红色康乃馨,然后向住院部的护士打听那位病人的病床。忙忙碌碌的护士头也没抬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病床号,我们一间间地寻找过去,终于在走廊尽头一个光线阴暗的角落里找到了那间病房。
我们轻轻敲门,屋里传来一个妇人沙哑的声音:“请进。”门推开了,屋里屋外的人都吃了一惊。杂乱的病床上蜷缩着一个头上缠满绷带的小男孩,白色的绷带使小男孩本来就缺乏血色的脸蛋看起来更加苍白。小男孩看见我们,眼中闪电般掠过一丝诧异,又继续呻吟起来。坐在旁边的母亲眼中布满血丝,一脸茫然,木讷地站起来,慌乱地整理着床头,想给我们腾出一个坐的地方。
我们知道走错了房间,但朋友一点儿也不窘迫。她从容地把康乃馨放在了床头柜上,用手轻轻拽拽小男孩身上盖着的被子,温和地对他说了声:“祝你早日康复。”男孩的脸上顿时一片灿烂,像是洒满了阳光。朋友再转过头来,与仍然摸不着头脑的母亲握手道别。
走出病房,朋友说,小男孩的床头连一束花都没有,而我们手中正好有一束。说到这里,她眼中分明湿润起来。
很久以后,这件事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是自己单独前往,在发现走错房间后就会立即把门关上,那么,留在自己记忆中的永远是小男孩那张被痛苦扭曲的脸。所以我要感谢那位朋友,是她大度和从容的做法,让我在记忆中留下了小男孩那张洒满阳光的脸。
其实,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这样一束鲜花,它可以是伸给蹒跚前行的耄耋老人搀扶的一只手臂,可以是让在痛苦中挣扎的人能够依靠的宽厚肩膀,可以是说给历经挫折的人一句安慰的话语,也可以是送给街头流浪者的一个关切的眼神。我们手中的这束鲜花,对久经干旱的农民是甘霖,对独行沙漠的旅人是绿洲,对探索者是希望,对冰冻的心灵是温情。
(选自《牛城晚报》)
W博士品读
文章通篇洋溢着淡淡的温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我”和朋友走错房间后各自的不同表现,对朋友的爱心表示赞美。是啊,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束花,这束“花”就是大度和从容的爱心。
【毛玉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