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09-08-26赵其龙
赵其龙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学好数学也包括其他学科不二的法宝。而兴趣的培养在于在课堂课外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和正确的引导。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就会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下降。
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有效设计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直是我们长期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十几年在一线教学的经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如何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关心学生,善于师生交流,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前提
学生非常注重的是“我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教师的形象可以影响学生对其所担任课目的学习兴趣,应该相信的是,除极个别智力缺陷的学生外,每个学生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学好数学。老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绝不可以用暂时的成绩来划分“好生”与“差生”,易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疏远的任何事情都不要做;厌恶数学老师,极有可能发展到厌恶学习数学,甚至放弃学习数学。应当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和蔼可亲的,老师的信任和爱护会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应当相信他们会比昨天更聪明。另外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学生在教学上的民主要求更迫切,他们不喜欢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多希望能够和老师平等交流,探讨学而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强,思想越活跃。教学中千万不要搞注入式,应想方设法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坚持民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创造出和谐的气氛,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新知,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方法巧妙、逻辑严谨、形式抽象多样,这些特点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学习困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能从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提炼出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使数学课变成饶有兴趣的一种探索,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求知的情境中。
(一)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锄头,8像葫芦,9像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有时我也通过儿歌的助学激趣,儿歌语句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等形式,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如教学大月小月时,可给学生出示儿歌:七前单月大,八起双月大。这样,学生记得快,记得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我在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复习“人民币”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在教学乘法时,可以设计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在又红又大的苹果上分别写有不同的算式,树旁画上表示不同结果的各种篮子,让学生将算式与结果对应的苹果摘到各自的篮子,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从而集中注意力。同时,对学生准确回答的问题加以肯定,对不懂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并加以鼓励,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同样多”的概念时,先将两队小朋友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画面的观察分析中建立起“同样多”的概念。由于学生喜欢拔河比赛之类的游戏竞赛活动,所以学习就感兴趣。在讲比多(少)应用题时,事先用白、黑纸版各剪兔子纸型11个和6个。教学中运用教学绒板,进行贴示,从贴示中说明“白兔比黑兔多、“黑兔比白兔少”、“白兔比黑兔多多少”、“黑兔比白兔少多少”等概念,之后又要学生依据“同样多”“多多少”“少多少”来说明图示或自己动手摆图形,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仅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类应用题的有关概念和解法,而且提高了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和爱好。
三、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打下了铺垫。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四、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让他们切实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参加者,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中,要诱发学生可利用旧概念去认识新概念,应用己学习过的公式、法律、去解决新的问题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发展。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让每个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的六个面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纸,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火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观察,都能有条有理的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紧接又引导学生观察其它部分,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加了这一教学活动,兴趣也很高,斗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最后又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做了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做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学生得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
五、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我总是设计各种情节有趣、形式新颖的练习形式。
例如:在口算练习时,主要形式有:听算、打手势算、抢答、举卡片、猜算式等形式,大受学生喜欢,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同时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摘苹果、拔萝卜、出手指、点灯笼等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六、创设竞争性情境,激发其“争”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学实践也表明,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的形式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我的教学中,经常恰当的开展一些有意的比赛活动,尽可能的使全班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竞争活动当中来,用竞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上《统计》时采用了小组比赛的形式,哪组表现好或者答对问题,就奖励一朵小红花,最后看哪组的红花多,哪组就为获胜队,最后比赛结果又形成了一幅统计图,让其回到这堂课的主题上来。比赛贯穿整节课,每名学生都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都想为自己组赢得更多的红花,都希望自己的队获得胜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精心设计练习,及时给予肯定,激发学生“成就感”
众所周知,一个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老师在设计练习题也是一样,结合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巧设练习,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千万不能出难度过大的题,让学生看到题就像当头一棒一样,觉得什么都没有学会,甚至放弃学习。
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就可以使他们愿意上学、乐意上学、想着上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尽可能的挖掘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适时的给予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八、创造应用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家长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开始会感到枯燥无味,应该从多方面启发,并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应尽可能地创造实际应用的机会。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了元、角、分以后,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买小商品的办法熟悉元、角、分。高年级学了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图形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实际测量家具、房屋等物体的面积,使他们在实地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感到知识学得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加深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孩子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探讨的永恒的话题。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成绩和优秀的心态,而这将是学生一生受用不止的资源。
参阅文献:
① 王盛松,《漫谈“自主”》,《江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②韩清林,《关于“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河北教育》1999年第12期
③欧阳国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理性思考之一》,《素质教育论坛》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