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布什不一样的美国人
2009-08-26冯磊
冯 磊
一个美国人。他的名字叫做葛瑞格·摩顿森。摩顿森,原为登山家。1993年,摩顿森来到喜马拉雅山区,准备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为了救援同伴,他在雪山上遇险。之后,得到了当地人(巴尔蒂人)的救助,并且和那些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当地的“学校”里,摩顿森亲眼目睹了74个男孩和4名女孩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用棍子在地上抄写——实际上,当地压根就没有学校,因为政府无法提供老师。而雇用老师每天得花费1美元的代价,当地村庄无力支付这1美元。于是只好与邻村合请一位老师(这个场景,特别像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农村看电影的场景,那时候,往往几个村子共同请一支放映队,片子在一个晚上轮流放映,名为“跑片”),这位老师,在村里每周只能上三天课……摩顿森的心都碎了,在发现和体验了巴尔蒂人的善良之后,他因此对当地人的穷困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摩顿森许诺要给当地人建一所学校。这,需要12000美元。
为了完成自己的诺言,回到美国之后,他向自己认为可能伸出手来的人发出了580封信,呼吁大家帮助他完成自己的心愿。在此期间,他非常节俭,每天只吃两顿饭,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建学校这件事情上。在经历了种种曲折之后,摩顿森得到了一张支票。为了修建学校,摩顿森再次返回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他把别人捐助的12000美元都花光了,却还没有建好一所三间房子的学校。这真是糟糕透了。但是,在1995年9月,摩顿森不仅接到了赞助人追加的10000元捐助,而且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属。这个光棍汉从认识对方到结婚,总共只花了不到6天时间。此后,他在当地陆续建起了60多所学校。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喇昆仑山脉,为了使当地孩子能够受到教育,摩顿森曾经冒险,曾经穷困潦倒,曾经被塔利班绑架,而这些遭遇并没有将其击败。在当地,以及在美国,有众多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支持他的工作。在“帮山区孩子建小学”的号召下,身患绝症的科学实业家、浑身酒气的绑匪,都像小说人物一样出场。摩顿森修建学校的故事,也因此有了更多扑朔迷离的情节,糅合了更多的人性化的色彩。这,确实是一个传奇。
《三杯茶》是一本书。书的作者,就是上述文字中提到的葛瑞格·摩顿森。内容讲述的就是作者摩顿森个人在中亚修建学校的故事。这本书在美国出版以后,曾经连续90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不仅如此,这本书的作者还与村上春树同获桐山文学奖。
美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三杯茶》?有人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在与中亚人(当然也包括塔利班)打交道的过程中,走了一条与美国前总统布什完全不同的道路。布什用武力解决塔利班的武装,而摩顿森则用教育改变当地人的贫穷面貌。与布什总统的收获迥然不同的是,摩顿森获得了当地人的接纳与认可。即使在9·11事件期间,他修建学校的工作仍然没有停止……
中亚的贫穷、教育、塔利班、公益事业、美国,上述词汇的每一个都曾经在我们的视野里被放大和重视。而这些浓缩了最近十多年以来人类社会众多焦点事件的词汇,在今天,齐齐聚集在一个人和一本书的身上。这,就是《三杯茶》的故事。
人生是短暂的,短暂到我们不得不将所有的时间用在经营一件事情上。人生是匆忙的,生老病死想来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人生的意义有所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爱心无国界,公益无国界。当摩顿森的故事摆放在我们面前,我们确实应该因为多了这么一个先行者而温暖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