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立医疗机构在新医改中管理体系构建

2009-08-25刘晓英

湘潮(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

刘晓英

摘 要: 医疗机构作为社会健康产品的提供者,承担着保障并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职能。因直接服务于人类生命,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出发,必须十分强调责任管理。公立医院改革是新的医疗改革中重要一环,为主动适应政策、市场、形势的变化,更应该在战略的高度,从责任体系的构建、责任文化的打造、责任意识的培训、责任的落实等几方面全方位搞好责任管理。

关键词:公立医疗机构;责任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34-02

医疗机构作为社会健康产品的提供者,承担着重要的保障并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职能。因直接服务于人类生命,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出发,必须十分强调责任管理。公立医院是新的医疗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为主动适应政策、市场、形势的变化,更应该在战略的高度,从责任体系的构建、责任文化的打造、责任意识的培训、责任的落实等几方面全方位搞好责任管理。

一、责任的内涵及责任管理的意义

责任即分内应尽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过失。责任意识不强,就难以很好地履责,并有可能由此造成过失。从大的层面来讲,一个国家需要在国际社会中积极承担责任,这样可在世界舞台更有影响;一个单位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因为责任是组织文化和精神内核的“魂”,可让组织得到永续健康发展;从自身来讲,责任心强、勇于担当的人可以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与尊重,让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意义。

一个由责任意识非常强的员工团队组成的组织无疑是富于创造力与战斗力的,医院就是这样一个需要工作人员高度履责的地方。医院作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场所,面对鲜活的个体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丝毫偏差,稍不留意,将给个体与家庭带来终身的痛苦与遗憾。医务人员对病患的直接责任,管理人员对工作流程顺畅的履责,后勤支持系统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医院运转机器上的一个个“小齿轮”,只有每个齿轮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履行职责,认真避免差错,互相“咬合”得紧密,才能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服务,医院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功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在医疗机构中,并不是所有医院的运转都高效顺畅,管理人浮于事、推诿拖拉的情况真实存在,也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并都能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履责。于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造成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强调在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院中要加强责任管理,从个体到科室再到医院整体,构建完备的责任体系,确保医疗安全,确保患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二、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结果导向,促进责任落实效果

1.建立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用人与分配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人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保证配置紧凑,无闲置浪费,人人都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建立正确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医院内部竞争;运用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员工可以感受到公平,责任落实有现实基础。

2.明确规章制度,理顺工作流程,使医院运转始终处于井然有序状态。合理设定组织架构,明晰部门职责,业务流程合理有序,协调及时到位,员工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胜任岗位要求。经常防止并分析组织无序的原因,动态管理,通过有效的方法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地落实责任。

3.参考供应链运作模型(SCOR),强调管理中的细化。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就如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供应链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通过分解,化整为零,积零为整,最终达到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4.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体系。拟定岗位说明书并组织实施,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防止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

5.管理者对责任的落实要常抓不懈。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十分重要,必须明确部门专人负责进行检查、指导

等,受理各类投诉并进行及时处理。创新监督体制,强调科主任负责制。

三、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加强责任环节控制,促进管理科学化

1.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规范诊疗与技术操作常规,运用监察、考核与奖罚手段,从细节落实起,强化过程监督与责任管理,保证医疗质量。

2.建立临床路径依赖,确保医疗安全,持续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的诊疗行为来降低治疗费用,消除由于临床医师个体差异如责任心不强、临床经验不足等可能导致的医疗质量安全隐患。

3.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四、建设学习型组织,营造氛围与环境,培育独特的组织责任文化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员工职业发展之路。

医务工作者直接服务于人类生命,终身学习是其职业最大的特殊性。医院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学习制度,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严格规定学习时间和任务内容。二是根据医院发展方向与专业需要,结合员工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为员工科学设定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能够有的放矢去努力去追寻,对自己负责的同时对他人负责。

2.用终身学习与责任来点燃激情的火种。激情与活力缺失的状态与两种原因相关,一是学习能力欠缺,不能敏锐地从外界感知并获得信息,二是对工作缺乏责任感,不愿意精益求精。两种原因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工作动能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在医院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同时,更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进取的氛围,加强软、硬件建设,尽量提供利于学习的环境,同时通过责任文化的灌输,让大家由内向外焕发激情,内心坚毅,目光远大。

3.培养共同的愿景与价值观,建立医院核心责任文化。

员工通过文化塑造,行事做人均按照既定的行为准则来执行,实现行为的模式化。倡导以下几种责任文化:

(1)责任胜于能力,能力由责任来承载。负责任是一种态度,自己主观可以支配与决定,而人的能力有大小,受许多后天条件等影响,责任总是先于能力的。一名医生再优秀,再有天赋,如果不能以责任为前提,就易发生许多诸如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紧张等情况。而良好的医患关系,与病人良好的沟通总是源于强烈的责任心与同理心,这样即便在诊疗过程中因能力或见识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局限,往往都能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尊重。

(2)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机会总垂青于那些不管领导在与不在,不管什么情境下总是在岗位上孜孜以求的人,有责任才能被赋予使命,对工作负责的同时可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3)不找借口,认真执行。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总能看到一些人习惯于用这样那样的原因或借口来为工作没做好而开脱,如果改变一下心态,凡与人相处或对于交办的工作总是以“是”而不是“否”,总是以积极而真诚接纳的态度来对待,久而久之,就可能变得与环境更相容,更受欢迎,也会赢得更多发展与提升的机会,因为在此过程中,实际是在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

(4)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日事日毕。在人性中,每个人都有放纵、散漫的一面,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设定目标,再进行分解,用时间给自己加压,讲究效率,不积累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每天总结,每天整理,积极履行对自我的责任,让自己在一种良好的习惯中得到提高。

(5)忠诚组织,努力维护集体利益。忠诚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千百年来受到提倡与推崇,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才的频繁流动,忠诚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一天,就要认认真真地履行好岗位职责,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到完美,不泄漏组织秘密,不做不利于组织的事情,努力维护集体形象与利益,直到离开。这样做了,不仅可得到组织的更大信任,更会让他人感受到人格的力量,得到尊重与敬仰。

4.营造一种有责任的氛围,同化那些责任意识淡漠的人。

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都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但如果周围的同事都很有责任感,都在努力地工作,尽可能多地履责,医院整体环境是一种充满责任的氛围,那么这样的员工易被别人的精神所感染,进而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五、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认同感,落实责任培训效果

许多优质服务的措施其实都很简单,但要坚持不懈地做到就很难,要通过教育与培训,让员工认识到“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每项制度的执行上,在每项工作的履行上,能从医院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那么医院整体面貌会焕然一新,这就是一种最佳的“软广告”,哪家医院做到了,哪家医院就会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抢占到发展的先机。而要改变人的思维惯性和行为习惯,培训是必须的。首先要有“教练型”的领导干部。领导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职权范围内积极承担领导职能,不推不拖,遇事公平果断处置。其次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管理。入职与任职等各类培训中加入责任培训内容,强化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三是建立员工手册。涵盖岗位职责、医院文化、行为准则、医德规范等内容,要求每个员工熟知并在工作实践中遵守。四是利用院刊、院报、网站等载体开辟责任论坛等,倡导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及时报道医疗运行过程中积极履责的行为与失责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自觉约束个体行为。五是创新培训形式,提倡多样化,丰富化。如专题报告会,课堂讲授、个别谈心辅导、电影电视片、展览会、图片、幻灯等形象化手段均可以应用。

六、开展优质服务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唤起与提高责任意识

建立以患者为圆心,由内向外依次为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后勤人员、职能科室,最外层为院领导的服务关系,行政支持系统服务好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服务好患者,不断提升员工与患者的满意度。围绕这样的服务模式与宗旨,开展多种多样的优质服务活动,树立典型,让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责任意识。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正式发布,公立医院改革成为重点环节,医疗机构在新的政策环境中如何找准定位,把握机遇,实现大的跨越发展,增强责任意识,构建科学的责任体系,抓好服务质量,提高软文化的竞争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李建君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
浅谈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的构建
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
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浅议
网络思政教育的构建与创新研究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浅议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