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2009-08-24范莉莉蒲宗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8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原则

陈 蕾 范莉莉 蒲宗山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分析。首先分析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原则,然后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战略,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原则;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8-0086-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国内外有许多关于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发展的研究,但本文所提到的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却很少见到。本文所讨论的中小企业特指那些处在创业及创业初期或者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企业,分析它们如何通过构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使企业持续发展下去。

1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核心竞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该理论是一种以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是建立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能为企业带来相对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但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相反,有时会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应依据以下原则:

(1)持久原则。企业一旦成立,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生存并发展下去。企业只有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才能实现其他方面的目标。

(2)有价值的创新原则。企业要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需要对企业进行有价值的创新,这样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不可替代原则。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些方面具有其他企业不能替代的方面,那么它就能满足顾客的独特需求,从而越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比较优势原则。每个企业应该都有自己一定的优势,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自己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才可能持久地获取有利的竞争地位。

(5)难以模仿原则。企业的某种资源应难以被其他的企业所模仿,才能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2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战略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认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内部资源。不管任何企业,它都要具备相关的资源。在企业初期应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资源:

1)技术。技术是决定新产品的市场力和获利能力的根本因素。获得技术的来源主要通过自创和引进两种。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一般不具备研发能力,技术来源为引进,而保持技术优势主要取决于技术来源单位的研发能力和企业的开发能力。技术作为企业资源,要充分估计企业是否有能力自己开发或借助于其他企业开发,这种能力通常包括研发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财务能力。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决定了技术引入的成功。因此,对于要引入技术的企业来说,应具备与技术引入相匹配的能力。

2)资金。在技术引入前期的研发阶段,往往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许多隐含的,不可预见的费用,因此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来说,要有充分的资金准备。虽然所需资产的投入是分阶段的,但也必须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融资渠道,但许多中小企业融资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3)关键人才。由于发展初期,企业规模较小,对企业关键人才的需求不能像大企业那样高,所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创业者的素质、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创业者还应注重关键人才的合理组合,使每个成员各尽其才,做好自己的工作。通过有效的结构组合,发挥出企业巨大的力量。

(2)企业所处的战略环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战略环境及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战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经营环境。构成战略环境的因素很多,但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只需对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而且企业必须重视预测有关环境因素将来发生突变的情况,战略环境有关因素变化的结果,可能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也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企业通过对自己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应该知道有关环境因素将在何时发生变化,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是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影响会有多大以及应当采取何种对策。企业应把握环境的现状和趋势,利用有利条件,避开不利条件,在发展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3)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企业能够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发挥其作用的能力。企业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能力。研发能力是企业永保竞争活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越能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财务能力。财务能力主要是企业资金是否充足,是否能支撑得起企业的发展,充足的资金为企业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3)管理能力。创业初期,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大多数取决于创业者个人,这就要求创业者应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否则随着公司进一步的发展。管理问题往往会成为抑制企业发展的瓶颈。一些创业失败的例子表明,很多企业具有优秀的技术成果没有得到发展,没有注重管理能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4)营销战略能力。主要是企业对产品的营销战略能力。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营销策略。在产品引入初期,企业的经营风险非常高,研制的产品是否能成功,成功后是否能被顾客接受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应采取快速渗透策略,即以低价格和高促销费用推出新产品(当然也要考虑企业的资金问题),目的在于先发制人,以最快的速度打人市场,该策略可以为企业带来最快的市场渗透率和最高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在产品引入初期就能够尽量获得成功,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案例分析

甘肃省平凉市曾有一家小企业(五金加工厂),创办于1987年,该企业刚开始主要的产品为农田犁,辅以加工一些零部件,在最初的几年,此厂的效益很好,前途很乐观,该厂的厂长不甘于以一种产品为主,因此开始考察新的项目,一次出差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煤气发生炉这个项目,而此项目当时在国内都不是很成熟,此厂的厂长只是觉得自己有能力把这个项目做下来,于是花了10万元买下了这并不成熟的技术图纸,可是他低估了此项目的难度,在随后的8年中,他开始了艰难的研制路程,虽然厂里有涉及最初的产品,那也只是为了赚取些收入以弥补在煤气发生炉上所花费的费用,但是研制煤气发生炉是相当大的一笔费用,这样一个小厂怎么能承受得起这么大的研制费用,于是在研制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厂长就开始找用户,也就是第一家愿意试用此产品的用户(规模小),而且在未使用此产品前,同意先陆续预付此产品售价的60%,这样厂里的研制费用又显得不是那么紧张,但是由于此项目的难度非常大,此厂又没有多余的资金请更多的技术人员,于是厂长带领仅有的几名技术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研究,在随后的6年中,投入了相对于此企业来说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由于厂长的执著,研制的第一台煤气炉终于投入使用了,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此项目可以为企业带来重大经济利益的时候,与该厂准备签约的第二家用户(规模大),在当地发现了大量的气田,这对于此项目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由于该厂在完成第一台煤气炉后,资金存在大量的缺口,又出现不利于此项目的天然资源,厂长终于从各个方面倦怠了,感觉力不从心,于是开始调整自己的轨道,目标位也定得很低,又开始做农田犁及一些配件来偿还债务,而煤气发生炉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研制成功后搁置了。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此企业存在以下问题:①此厂厂长在企业刚开始发展很好的情况下,就开始想扩大企业的规模,想法是没有错的,可是他在引入技术之前应全面评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否有能力完成此项目,即使有能力完成,也应该评估一下企业能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还是盲目引入了此技术(与企业资源完全不匹配),企业不仅没有壮大,反而由于研发的大量耗费使一度陷入瘫痪,由于厂长的坚持此项目最终成功了,可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初厂长如果能够现实一些,从力所能及的小项目逐步发展起来,或许当初的小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大企业了。②企业比较小,没有更多人参与决策,最终的决策由厂长一人作出,由于项目太大,技术人员又少,资金短缺,造成了长达8年的研制过程。③在产品试制成功以后,又没有能很好地利用此产品,也就是产品在引入期就失败了,主要原因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即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田对此项目造成了不利发展,还有内在原因即资金的长期短缺,资金缺口很大,创业者在引入技术的过程中,可以说虽然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风险性,但最终由于8年的研发过程及出师不利,导致其最终失去创业的信心与决心,从而放弃对创业成功的执著追求。

4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应不断分析自身的特点,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快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选择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大学生职业指导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新时期足球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
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力构建研究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